向时间要成果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三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xing7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朝九晚五,碌碌无为终其一生;有人静待满山花开花落,坐看天边云卷云舒;有人在忙碌中赋得清闲,有人在空闲时始终忙碌。而无论忙与闲,向时间要成果是制胜法宝。
  忙中有闲,是为自省。
  林语堂曾言:“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只要看他如何利用闲暇时光。”规则而充实的生活是成就严歌苓的奠基石。晨练,八小时的写作,长跑,出席活动……而在一天的忙碌结束后,严歌苓总会留出时间“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读报,品茶,这忙中偷闲实为她一天中最有价值的时光。读报使她知晓天下事,反思作品是否紧跟时代,反映大众心声,品茶使她深入思考,三省吾身。
  罗曼·罗兰有言:“弓弦拉得越紧,生命之箭射得越远。”而此言有缺。一味拉紧,再有韧性的弦也会绷断。很多时候给生命一个缺口,给灵魂放一个假,才有机会在纷扰的红尘中静悟得失,于安宁中体会别样的生活情趣。
  闲中有忙,是为沉淀。
  “要捧着一把茶壶,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质的精髓。”和乐先生如是说。2014年,普里斯顿建筑大奖终于镌刻上了国人的辉芒。王澍,在毕业十年后咿呀流转的时光中一直在寂寞地等,等雨洗去浮沉,等花吐露芳蕊,等光阴打磨墙角的细缝,终以《瓦园》斩获大奖。旁人看似他很清闲,只有他自知是忙:忙于汲取建筑大师作品中的精华,忙于领悟建筑艺术中的真谛,忙于为自己沉淀。
  如果王澍选择入世,市井生活断然不会培养出一位建筑大师。如果郑庄公急于求成,定不会知己知彼,在有母族相助而飞扬跋扈的公叔段轻狂之时一举“克段于鄢”。汤要久熬出味,人要百炼成钢。
  由此观之,是忙是闲并不是判断成功的唯一标准。可以在忙中自省,也可以在闲中沉淀,究其目的,都是为向时间要成果,实现人生的目标与价值。也只有正确处理好忙与闲的关系,时间才会给你想要的成果。
  作者挖掘矛盾背后的逻辑合理性,探讨并平衡“忙”与“闲”,得出“是忙是闲并不是判断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向时间要成果,实现人生的目标与价值”,造就和谐自我。文章找到立论的最佳平衡点,既左右互搏,又相辅相成,说理透彻,兼具文彩,文后点题,互为应和,体现了一定的思辨能力。
  (武汉中學 刘惠老师)
其他文献
开会的时候,遇到一位老太太,又美丽又丑陋的老太太。  她气宇轩昂地坐在椅子里,像倨傲高贵的女王。女友说,瞧,核桃皮似的,还打扮得艳如桃花,语气中的不屑无遮无拦。  我还发现老人扶在椅子把手上的左臂不停抖动,从袖口伸出的则是一只干燥如树皮样的手。  但,无法否认,她打扮得极其精致:梳得纹丝不乱的发髻。两只银光闪动的大耳环,朱红色光滑如水的裙子。连指甲都精心修剪过。我微微笑了笑,算打招呼,目光不由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