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法治思想中依法依规论述的法理意蕴与实践指向——以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为分析背景

来源 :广西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kkk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关于“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关系的重要论述是一体化推进生态文明法治体系建设的总依据、总遵循,是新时代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实践中探索的新经验、新方略、新理论。在生态环境治理领域中,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下显现新的特质,具备深厚的政理逻辑、法理基础和时代特质,表现为“党的领导”在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中的“高位推动”作用以及注重党内法规与环境法律的分层保障和衔接协调。新时代持续推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必须坚持统筹推进、一体化构建,将生态文明法治实践中发挥“先行先试”的党内法规与党的主张依据法定程序转化为环境法律的两种方式加以明晰和固定,进而指向生态环境治理中党内法规与环境法律的衔接协调、分层保护,为进一步凝练生态文明法治保障体系供给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引。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关于“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关系的重要论述科学地回答了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基本立场、动力机制、实施方式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应以其为指引,进一步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理论与实践向深刻变革与纵深发展。
其他文献
在藏区,学校教育教学普遍使用藏语、汉语和英语三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这样的教育教学方式称之为"三语"情景模式。在"三语"情景下的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也是相辅相成的,经常练习写作不仅可以巩固和发展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还可以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然而,目前藏区中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是相对滞后,写作能力也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提高的。那么,制约藏区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高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呢?
期刊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指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生态环境保护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有力保障。本文从效用价值论、外部性与产权理论两方面对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共同富裕进行了理论阐释,认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共同富裕的阶段性成效主要包括生态环境保护成效和农民增收成效。在此基础上,本文深入研究了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共同富裕的主要挑战,提出了以创新驱动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打通绿水青山转化通道、升级生态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教学贯穿着英语教学的始终,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项技能,但是词汇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是教师和学生公认的难点。作为一名高中英语老师,我深感词汇教学的困难和压力,也一直在寻求如何能让学生更有效的掌握并运用词汇的方法和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快乐学习中掌握词汇,增加词汇量,从而合理的使用词汇。十几年的高中英语教学生涯,我观察到学
期刊
学位
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其中,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方面。在实践上,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开创了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协同共进的新路子,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进程,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扎实的实践成果。在理论上,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
地表基质调查是当前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中的全新领域,其如何开展还缺乏统一的行动指南。文章在初步总结地表基质调查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要从全国、大区、关键地段三个层次、分阶段组织开展全国地表基质调查的总体思路。结合海南岛地表基质发育的地质背景和赋存条件,就南方强风化区地表基质调查工作如何开展进行了实例分析。建议按照分区逐级调查与分类补充调查相结合、调查与研究并重的原则,开展海南岛全域-流域-重点区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