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深时见鹿,梦开时有光

来源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ry_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书店闲逛的时候看到了这本《布鲁克林有棵树》,大抵是书中弗兰西执着生活与世相爱的样子,像极了年少时不完美的自己,于是我買下了它。
  这本书讲述的是在二十世纪初的布鲁克林,一个贫穷的小女孩弗兰西的成长经历。弗兰西的童年浸满了苦水,家里条件不好,母亲偏爱弟弟,父亲又早早过世,她在学校也常受人轻视。然而不论生活多么坎坷,她都如同那郁郁葱葱的天堂树一样,执着地扎根在世间,蓬勃地生长在阳光下。
  贝蒂·史密斯笔下的弗兰西只是一个孩子,却饱尝了人生的艰辛,卖垃圾、打工……她从始至终都没有自怨自艾,也没有愤世嫉俗,而是小心翼翼地活在人间,并且努力通过学习改变人生。
  书中有一节常常被人提起——弗兰西和弟弟尼雷在上学前要去打天花疫苗,但他们玩泥巴馅饼忘了洗手,手臂上十分肮脏、沾满泥巴的弗兰西受到了医生和护士的鄙夷:“这些人这么肮脏地活着,实在不应该。”但弗兰西回答:“我弟弟是下一个,他的胳膊和我一样脏,请不要吃惊。你不用和他说。跟我说好了。”护士很吃惊:“我真不知道我们说的这些话她居然都懂。”
  为什么弗兰西会不懂呢,难道仅仅因为她的手上沾满泥巴,仅仅因为她出身贫穷便不该有文化不该被尊重吗?
  弗兰西在图书馆看书时曾想象过自己未来的生活。等她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房子,不要豪华椅子,不要花边窗帘,也不要室内橡胶树,她只要这样的书桌,放在客厅里,还有白墙壁。每个星期六晚上都有一本干净的绿色记事本,一排闪亮的黄色铅笔,削好放在那里随时派上用场。还有金褐色的碗,里头总放着一朵花,或是一些叶子,或是一些浆果,还有书……她从来都不曾放弃希望,也从来没有想过未来会同现在一样艰难,她心中的未来自有春光弥漫。
  这是一个怀有梦想的少女,对学习充满渴望,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作者没有写弗兰西长大后的情景,可正如书中描述的,谁能阻止一个心有梦想憧憬光明的人走向美好呢?
  你不能,我不能,生活亦不能。
  年少时期的我并不出彩,没有什么可以称道的特长,没有靓丽的外形,更没有富裕的家庭条件。会犯错,经历过嘲笑,也曾长期处在低谷中。那时候的我啊,真像迷失在丛林中的鹿,暴躁慌张迷茫不安,但那又怎样?
  谁能真正困住一只鹿,谁能阻挡一只鹿走向自由呢?
  正如书中几句灿烂的话——
  活着,奋斗着,爱着我们的生活,爱着生活馈赠的一切悲欢,那就是一种实现。
  你看一切,要好比你是第一次或最后一次看到那样。如果这样的话,你在世上的日子就会充满荣光。
  即使再清贫的岁月,也不能失去对幸福美好的向往,那些摆脱平庸的梦总能编织我们简单的生活,为我们简单的时光点缀希望。不能说我们总要多热爱生活,但总要有一颗懂得欣赏和珍惜的心。
  我们曾是少年,可我们不会永远年少。我活在这人间一次,难道不应该迎着阳光走去吗?
  编辑/胡雅琳
其他文献
进入高中特别是高三后,许多同学都将学习生活安排得非常紧凑。但我却认为,即便再忙碌,也要给生活留点白。  留白,是艺术之美。作为中国画的传统技法和精髓所在,它讲究在画面上恰到好处地留有空白,目的是在有限的纸面上营造出较强的空间感,更好地突出主题,烘托意境,激发遐想。南宋马远创作的《寒江独钓图》,画面极尽简洁,只有一叶扁舟和一个独自垂钓的渔翁,四周除了寥寥几笔微波之外,全是空白。然而,就是这片空白,表
期刊
白云女士:  嘿,你好。你有空吗?我是你的女儿,今年十六岁,我想和你说点什么。  收到这封信,还有我送给你的我最爱的口红,你会不会感到惊讶?我很少送礼物给你,大约只有一次,那还是小学的时候,母亲节,老师要求每个同学送给母亲一份礼物。当时,我送给你一张贺卡。我那时颇为自己的画画天赋感到自豪,于是在上面画了蓝天、白云、森林和房子,然后在天空上写下“母亲节快乐”五个大字。  我很喜欢在家里翻旧东西,每年
期刊
一  他又梦见了深深的坠落。  一片沉寂里,他昏昏沉沉地坠落,如同一截断藕。天与地有着一样的深蓝色,模糊不清,仿佛重回最初的混沌状态。风从四面八方吹过来,穿透他的身体。  他以为自己就要死了。他甚至能想象到骨骼与地面相撞击,然后整个人支离破碎的场景。偏偏就在这时,有什么东西阻止了他下坠的势头,这东西柔软而有弹性,随着他往下陷了好几米,然后又重新弹起,竟稳稳地接住了他。  他难以置信地伸手去抓,发现
期刊
一个酷暑的午后,我闯进了一个陈旧的小区。  踩着枯叶,踮着脚走过那些无人问津的巷子,走过那些猛地出现在拐角的野猫,漫步在那年代久远的陡峭楼梯上,蹲下身子打量已经锈蚀的栏杆,默默注视着身边的筒子楼……  忽而发现这小区根本不存在结构布局,它就像个赌气的孩子,这儿的还有那儿的房子,都随心意建便是了。又或许它本是布局严谨的,只是光阴似水,房子初建时的丁点幼苗无拘无束地生长抽发,那些綠色的枝蔓自在地进行了
期刊
全市最大的自然博物馆。  大家都在议论那对像镰刀一样锐利的大角,人声鼎沸。人群中,余晖默默伫立在原地,身着黑衣,庄严肃穆,像是在参加一场葬礼,与周围的人群格格不入。  他的目光久久凝视着高台上那硕大的盘羊角,盘羊角以极其嚣张的姿态绕了一个大弯,最终直直地指着天空。余晖仿佛看到了那对大角的主人,那只神话一般的盘羊。他不禁从心底里发出了一声叹息。  角啊,我知道你想告诉我这么一个故事……  内蒙古高原
期刊
夏日的热气从水澄的裙角袭到两颊,一条小蚯蚓在路面上翻滚着身子。水澄舔了一下上唇的开裂处,绕开小蚯蚓,站到明晃晃的候车牌旁。马路对面站着两个戴黄帽子的姑娘。  恰逢公交车刹车时,她们踏着软软的斑马线一路小跑过来。三人在入口处停顿了半秒,水澄不自觉地往后一缩。司机朝她们仨撇撇嘴,粗暴地摁了一声喇叭。  “不好意思。”  水澄脸红了,在车子拐弯的刹那,屁股半摔半坐地落到了一个座位上。  两顶压得低低的“
期刊
渡 黄河清  月光还是那段月光  少年还是清冷的霜  从江南衍生的惆怅  无处安放  等繁星都溺水  沉入故园的黄昏  世界只余最后一盏灯  跳动,再跳动  它已经倦了,倦了  這边是长安,那边  又是何处  飒飒又飒飒  扫不掉的是钟声  江春留不住船只  聊赠的梅花  被丢弃在哪个角落  烛油上漂泊的  是他的扁舟  嘘——终于熄灭  他不会再来了  纸船渡不过的  是银河不会飘的云 付炜  
期刊
每天早上起来,我看着镜子里浑浑噩噩度日的自己:眼里猩红的血丝,带着未消的倦意和酒精留下的痕迹,乌黑的眼圈,灰蒙蒙的皮肤。我慢慢地抹掉镜子上风吹进来的尘垢,然后想一个在吃崆苴之前总会想的问题:生命为何如此漫长。  这是3148年的夏天,污染已经十分严重,在这个城市里,天空是灰蒙蒙的,人类是灰蒙蒙的。工厂排放大量有毒气体,无节制地破坏着地球上的资源。所谓地球上最强大的高级生物——人类,在苟延残喘地活着
期刊
ONE  我有个堂姐,是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我從小就生活在她的阴影之下。  以前我年纪小不懂事,还觉得有个人人都夸赞的姐姐挺自豪的,等上了中学,我恨不得她从我生活里消失。她不就是成绩好点,文采好点,唱歌拿过奖吗?有什么了不起。  她在市一中上学,我们这边的一中,如果中考成绩不过线,是可以用钱补分的。我中考前那段时间,爸妈叨叨得最多的就是:“看看你姐,一分钱不用花,凭成绩考上一中。再看看你,老师说这
期刊
刚开始知道要每周上交随笔时,我很是反感,高中学业繁重,又伺必在这种事情上浪费时间呢?每个周二的晚上,都是我最纠结的时候,有时左思右想了一节课,本子上才写下了寥寥几行字。当我试图从脑海中捕捉值得一写的经历时,才发现我的生活是如此索然无味,除了高山般的试卷,就是潮水般的痛苦郁闷。身边同学打趣道:随笔,随笔,就是随便写两笔。这种说法虽然幽默,但我想,一周才交一次的作业,哪怕是出于尊重老师,也该用点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