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静脉搭桥Rex手术治疗小儿肝外门静脉梗阻的初步探讨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441060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颈内静脉搭桥Rex手术(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左支吻合术)治疗小儿肝外门静脉梗阻的手术效果。

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共收治肝外门静脉梗阻8例,行颈内静脉搭桥Rex手术治疗,随访1~9个月,评价手术效果。手术方法:取上腹正中纵行切口,首先切断肝圆韧带,并沿其向Rex窝分离,解剖出门静脉左支矢状部3 cm;沿结肠中血管找到肠系膜上静脉,分离出3 cm;取左侧颈部横切口,切取颈内静脉7~9 cm。将颈内静脉在门静脉左支和肠系膜上静脉之间搭桥行两个端侧吻合。

结果

8例中男5例,女3例,平均年龄4岁(1岁4个月至7岁),表现为消化道出血6例,脾功能亢进6例,出血合并脾亢4例。术前肝功能及凝血大致正常,胃镜检查7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1例无曲张。超声及CT均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行经肝静脉逆行门静脉系统造影,显示门静脉左支矢状部存在7例,未显示1例(术中证实为闭锁)。7例手术探查Rex窝内有血流,完成Rex手术,1例门静脉左支闭锁,改行Warren手术。吻合后经肠系膜上静脉造影显示搭桥血管通畅,肝内门静脉系统显影,肝外侧枝曲张血管明显减少或未显示。吻合后门静脉压力明显降低,吻合前PVP为(27.00±3.74)mmHg,吻合后PVP为(19.00±2.71)mmHg,吻合前后PVP压力差为(8.00±3.42)mmHg,P=0.001。术后随访,全部患儿无再次出血,6例术前脾亢患儿5例得到缓解,1例未缓解;3例于术后半年复查胃镜,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由重度转为轻-中度;超声检查门静脉血流均通畅,无血栓及狭窄,术后门静脉左支直径为(7.10±2.47)mm(3.3~10.5 mm)。

结论

Rex手术对于小儿门静脉梗阻具有良好治理效果,在降低门静脉压力的同时,恢复了肝脏血流,是EHPVO根治性手术方式,应该作为治疗小儿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的首选手术方法。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采用激光散斑衬比分析(LSCA)技术无创性观察分析不同部位和大小的疣体激光治疗前后的血流变化,以探讨LSCA技术用于激光治疗寻常疣疗效量化评价的可能性。方法采用脉冲染料激光(PDL)治疗17例寻常疣患者30处病灶,使用LSCA观察和记录治疗前、治疗后10 min、治疗后3周疣体及其周围正常皮肤血流变化及散斑流速指数(SFI)值,以评估PDL治疗的效果。结果寻常疣患者治疗前疣体的血流SFI值(1
目的探讨头皮血管肉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分析肿瘤分期、治疗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02年9月至2013年6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整形烧伤科收治的16例原发于头皮且无转移的血管肉瘤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按照AJCC2010年第7版软组织肉瘤分期标准分期,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绘制生存曲线,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患者生存率以及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16例患
目的探讨从武汉地区门诊皮肤软组织感染(SSTI)患者中分离的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携带杀白细胞毒素(PVL)基因及耐药特征。方法收集2011—2013年在武汉市5所医疗机构门诊就诊SSTI患者中分离的182株MSSA,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多重PCR法检测mecA基因和PVL基因。结果182株MSSA中有65株PVL阳性,阳性率为35.71%。不同病种PVL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
目的研究胆道闭锁患儿Kasai术后肝脏纤维化及生化指标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随访的胆道闭锁Kasai术后患儿进行复查资料收集,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以上,资料完整的121例纳入研究。按照Kasai术后胆红素降至正常的时间,以术后3个月、6个月为界分为优、良、差三组,获取患儿术时年龄、术前和术后Fibroscan肝脏硬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