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现实关注长远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l2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教学既要立足现实,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又要关注长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数学的思想和思维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要创设问题情境;要开展合作学习;要关注学习过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改革;问题情境;合作学习;关注过程;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5-0070-03
  多年以后,放下数学课本,开始工作和独立生活,曾经的数学学习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或者说数学教给了我们什么,这时时引起一线教师的思考。或许,那些定理、公式、做题的技巧统统丢在了脑后,但是数学思维、数学思考、团队合作精神……却深植人心,潜移默化地引领、指导着我们的工作、生活。因此,数学教学既要立足现实,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还要关注长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习得方法,获取思想。
  随着我国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国际数学教育界对中国数学“双基”教学的逐渐关注,我国数学教育专家、学者也加强了相关研究,提出:我国数学“双基”教学应该与时俱进,并提出将“双基”发展为“四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基于此,一线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把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平时的教学中,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具深刻性和创造性。
  201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数学新教材引路课暨新课标培训活动中,有8位教师执教了8节风格各异的引路课,教研室王小芃和杨玉辰老师现场逐课点评、答疑,还组织听课教师进行评课互动交流。本次活动值得称赞的是,执教教师的课平实高效,精彩纷呈,更多地关注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现将自己的几点收获与大家分享。
  一、创设问题情境,注重与生活链接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各种版本的新课标教材也都是按照“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叙述方式编排的。可见“问题情境”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新课改极力倡导的教学方式之一。
  这次活动中,有两名老师同时执教“旅游方案”的内容,可以说是同课异构。其中,新石小学张湘琦老师的课,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课前,要求学生阅读承德避暑山庄旅游方案,发现一些数学信息,并与小组同学交流达成共识。课上,再进行全班交流。一来可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二来可以交流汇报学习成果。为后面的计算做好了铺垫。众所周知,承德是河北省旅游名胜,有的学生去过,有的学生正想去;去过的正好讲一讲经验,没去过的借此机会可以了解一下,为自己今后的出游指点迷津,也可以替父母出谋划策。所以以承德避暑山庄为话题,不仅有益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学生以后的旅游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这节课正是有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他们才能兴致盎然、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数学问题的研究,后面旅游费用的问题就能顺利解决。因此,本课中,教师有意识地将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现实认知巧妙地融合于一体,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数学学习的收获就不仅仅在于知识的累积。
  二、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也是新课标强调的重要学习方式。然而如何做到让小组合作学习真实有效,这需要一线教师进行深入的思考。
  在两位老师所执教的“旅游方案”中,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其中中山路小学郭晓燕老师执教的“旅游方案”给我的印象较深。现摘录片断如下:
  ……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主阅读学习纸上的所有内容,并把有关的数学信息勾画下来,在有疑问的地方做好标记,接下来师生共同交流解决疑问,为后面的小组合作学习扫清部分障碍。然后出示小组合作建议,内容如下:
  学生小组进行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师:下面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如果有问题可以随时举手,老师会帮助你(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只见好多学生举起了手,老师一一帮他们解答,也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一段时间后,老师要求一组同学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要求其他组的成员认真听,有问题可以提出来交流。)
  ……
  从上面的教学中不难看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体现得淋漓尽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设计的数学问题适合学生合作探究
  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是一定要有适合合作学习的内容,一定要使学生产生想要与同学交流自己想法的动机。如果学习内容很简单,硬要拿出来要求大家合作学习,显然价值不大。我们发现,在很多时候小组合作学习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学生觉得没有必要合作,更没有交流的动机,久而久之就疲于合作,不愿意合作,小组合作的实效性也就无从谈起。本节课老师为学生设计了一个比较大的问题:组团旅游、乘火车旅游、自驾游,这三种方式旅游的必要费用都有提供,要求学生估算每个方案需要的费用。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探索的余地和思考的空间。教学实践表明,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确实体现了合作学习的价值。
  (二)教师真正参与其中,指引活动步步深入
  常见有些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在探究,老师在旁观,好像是你们研究你们的,我干我的,小组合作跟老师没有多大关系。从而导致合作学习只是走走过场,流于形式,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而在郭老师的这节课中,老师始终参与其中,并不时地给予帮助,置身于合作的全过程。在这里,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启发、引导作用是非常关键的,能指引活动的步步深入,直至目标的实现,并贯穿于探索活动过程的始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引导者。
  (三)给足学生充分探索的时间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为一线老师广泛采用,但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有些教师急于完成预设的教学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时,看到少数学生有了结果,多数小组成员还意犹未尽就终止合作,匆匆收场,制约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深入发展。而郭老师在这节课中,给足了时间。面对困难,学生在小组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在老师的引领下,解决了问题,获得了最大的成功体验。可见,充足的时间是小组合作的有效保障。   (四)评论小组合作的价值
  汇报交流时,小组成员共同参与,教师评价针对小组,真正体现了小组合作的价值。交流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一种手段。学生在交流中思维产生碰撞,认识达到升华,也就是所谓的“真理愈辩愈明”。通过交流,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而平时我们见的更多的是小组合作完毕进行交流时,只是小组里的某一个成员发言,或者是中心发言人发言,而其他的成员则坐享其成,久而久之,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挫伤,合作探究参与不参与都行,认真参与不认真参与都可以,有点像吃大锅饭的意思,试想学生的积极性如何调动?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又怎能实现小组合作的时效性?在本节课中郭老师要求学生小组4人合作学习,共同参与汇报交流(一人汇报一部分),对小组4人的汇报及时进行准确的评价,真正把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到底。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的价值,学生的思维在小组交流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五)及时反思
  及时反思,可以使模糊的认识变得渐渐清晰,知识得到升华。在反思中提升,在反思中进步。反思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小组汇报交流结束,郭老师一句“对本组不满意的方案进行修改”,使小组合作学习达到了完美,学生在经过努力后喜滋滋的站在成功的顶峰汇合了。
  三、关注学习过程,促进主动发展
  数学学习不仅是简单的记忆和运用,而且应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促进他们的主动发展。
  新课程注重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理念已经渐渐深入人心。现在的一线教师不但竭力让学生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所谓的“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就是这个道理。在今天的这两节课中,郭晓燕老师的教学值得我们深思。她耐心倾听学生的回答,提问……,并及时地给予指导和鼓励。在此,“重结果,更重过程”的教学理念有了深刻的体现
  从“旅游方案”这两节课中可以看出,两位做课老师都能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围绕教学内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注重与人合作能力的培养,自主探索的体验……立足现实,学生获得了数学知识技能;同时关注长远,培养了学生继续学习的本领,这种数学精神、数学思想方法将永远铭刻在每个学生的脑海里,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世界观的形成。
  在轰轰烈烈的新课改实施过程中,一线教师开始慢慢思考:课怎样上才能保证学生既掌握了数学知识,又能实现学生的持续发展,还会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久远的影响。学生不要华而不实的架子,而要实实在在的课堂。在各行各业都很浮躁的现实面前,教师首先要把握好自己,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数学课到底该怎样教,才能既立足现实,又能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使学生学有用的数学;使数学学习对他们的未来有一定的影响,而不是只为应付当下的考试;努力使数学学习对他们今后的幸福生活添一抹绿,使他们在事业上能够走得更远。
其他文献
有一道填空题:红领巾的面积大约是16 ( )(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这是一道没有多大难度、并不需要用到很多的数学知识的题目,正确率却很低,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学生居然无法估算出天天陪伴他们的红领巾的面积!是学生对红领巾了解得太少,还是我们在教学上出现了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层面上,还要让学生能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遇到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17-0079-02  “先学后教”的课堂是以学生“学”的活动为主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要从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的角度出发进行考虑。这里的“学什么”解决的是“学习目标”的确定问题,而“怎么学”回答的则是如何将学习目标转化为学习任务,以及为完成学习任务所要经历
关键词:小学数学;脑筋急转弯;教学片断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7-0014-01  我在教学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时间”时,课堂讨论一道判断题:“每年的二月都有28天。”一学生说:“我认为这句话不对,平年的二月有28天,闰年的二月有29天。”同学们纷纷表示赞同。这时有一名平时非常爱动脑筋的学生高高地举起了手,着急地甚至想从凳
由于不常见,我们把过去将来完成时、将来完成进行时和过去将来完成进行时归纳到一节来讲。   过去将来完成时:   过去将来完成时构成:should / would have done sth.   过去将来完成时用法:   1、 过去将来完成时表示在过去将来某一时间以前发生的动作,并往往会对过去将来某一时间产生影响。   We hoped that she would have got t
摘 要:国家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已经走进课堂。深刻理解课程名称的改变,才能正确贯彻“以德治国”“依法治国”大政方针;采取何种教学策略,关系到综合性活动课的质量;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适应新的教育形势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01-0050-03  教材体现着
摘要:超越传统教学的定位,从诗人个人情感与中国节日文化的融合处解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能感觉到王维对于健康、吉祥、团圆生活的思念与渴望。放大这个文化视角,能够为教者与学者开启一扇门打开一扇窗,更加高品质地享受中国古诗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七颗钻石;美好愿望;艺术构想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6-0031-02  听来难以置信
摘 要:绘本教学可以将图片与文字相结合,不仅能够对文中的文字进行解释,还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故事情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巧妙运用绘本具有深远意义。构建高效、趣味的英语课堂,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通过分析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的优势以及当前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选择合适的绘本,构建情境、创新教学形式,科学引导、丰富阅读想象这三种途径,从而打造具有趣味性、高效的英语课堂,有效培养学生的英
摘 要:数学教学讲究科学,教师要读懂教材,读懂学生。数学教学要讲究艺术,教师要精心预设,努力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巧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探究,依据学情,或深入浅出,或深入深出,从而达到精彩生成。  关键词:同课异构;数学教学;科学与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0-0057-03  2014年12月,我有幸参加了秦皇岛市小学数
摘 要: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而“教书”和“育人”同等重要。在实际教学中,英语教师有责任将德育贯穿于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既教授英语学科知识,又要提升学生的道德品格修养。以爱国主义教育、学习雷锋精神、尊敬师长、环保教育、遵章守纪、责任担当六大方面为切入点,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渗透德育。  关键词:小学英语;德育教学;情感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
“As I come over the hill, I hear the wood thrush singing his evening lay. This is the only bird whose note affects me like music, affects the flow and tenor of my thoughts, my fancy and imagination.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