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对经济影响的分析,得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生产和消费的缺口,并分析了可能解决这个缺口的方法。最后给出了对策。
关键词:科技创新;金融创新;经济发展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多么经典且富有哲理的一句话,。人对于私利的追求,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动力基础,并促其不断向前发展。尽管偶尔会有危机让其停止向前,但最终却无法改变其发展的方向。科技创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另一方面,不断创新的金融市场也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接下来笔者将说明科技创新对生产的影响,以及金融创新对信用的影响,进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解释其可能成为引发经济危机的一个因素。
一、科技创新
由于知识的普及程度,科技增长速度在加快,其中某个时期可能会遇到瓶颈,但若有影响较大的发明出现,将会带动整个生产力的提高,大大促进生产的发展,进而使得社会产品大量增加。私利的追求会让人去不断地进行创新。尤其现在的社会,其发展使得人民大众追求个人幸福的权力越来越大,自由也相对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每个人对于追求个人财富、个人荣誉的主导性也越来越大。科技作为重要的生产力,对生产来说,可以降低成本,但在初始阶段,研发成本可能是比较昂贵的,然而这种昂贵的成本体现在产品价格上随着社会发展维持的时间越来越短暂,或产品技术周期越来越短。科技的另一个作用是使得产品多样化。新的产品层出不穷。这些新产品是要被消费掉的,否则经济难以为继。在科技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人们的收入也会随之提高,但提高的速度要落后于科技发展的速度,而且还有个时间滞后的问题,但和科技作为生产力转化为生产、进而形成满足人们的产品或服务的速度相比,收入的提高速度有可能高于或低于这一转化速度,还有很多其它因素影响这两者的发展速度,比如经济发展当时的劳动力是否充足,整个经济发展所处的周期阶段等。
二、金融创新
随着社会发展,在科技增长转化生产后,社会总生产与人们平均收入之间可能会形成一个缺口。第一种情况,当人们的平均收入高于社会总生产,造成社会产品供给不足时,通过消费会带动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之后伴随科技转化生产投资的速度加快,这个缺口可能会渐渐的得到弥补。第二种情况,当人们的平均收入低于社会总生产时,在这种情况下信用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作用。其一,在信用较为发达的地方,如美国,通过信用弥补这一缺口来消费掉过剩的投资,使得经济继续向前发展。在这一过程当中,新产品得到普及,人们的生活也得到改善,在下一期若是收入水平可以提高到和信用透支大体相当的水平,弥补了上次的缺口,或信用保持良好不会出现大的问题,则经济会继续发展,接下来再用信用去弥补下一个缺口,但若收入不是提高的很快,人们透支的信用会越来越大。用收入弥补这一缺口是最为稳妥的一个方法。第二个方法是通过不停的信用膨胀或资产泡沫方式。当人们的收入不能弥补上一个透支缺口时,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例如以前满足于富人的信用卡,现在平民化了,整个社会的信用都被扩大了,也因此透支了未来很大一部分的消费,经济运行的风险也随之增大。在信用膨胀的过程中,金融创新起到了最为重要的作用。随着金融创新,杠杆交易不断增大,并形成了一个持续的信用资金链条。金融创新通过形成日益自由的金融市场,使其参与人员越来越多,聚集的财富越来越大,无疑膨胀了很多人的的财富,并逐渐使得金融市场表现为脱离实体经济的趋势,而独自运行,但无论怎样,这个虚拟的金融市场都和实体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由信用连接的这个链条断裂,使得金融市场出现大的动荡,风险也一定会被传导到实体经济中去。其二,在信用不发达的地方。由于透支未来信用所占比例很小,新产品的普及速度远不如前者,即使信用链条断了,也很难造成整个社会经济的危机。其危害程度取决于信用透支额度占整个消费额度的比例。超过了这个比例,一旦信用发生问题,将会引起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于成为经济危机发生的一个导火索。这就是为什么这次经济下滑可以从金融领域引发到实体经济的所在。
在投资品很少和信用不发达时,人们的消费主要来自于收入,所以消费是很谨慎的,社会消费和投资也保持了协调发展,这就是生产—消费链条。此时经济运行相对平稳。由于消费不足或生产过剩,也会引发经济问题,甚至经济危机。比如由于过度投资导致某项物品价格大幅上涨,偏离其真实价值,当价格暴跌时,可能会引发经济危及,但危机过后,人们手中至少还有一些实物资产。而现在债券投资大行其道,楼市也是其中之一。当股市和楼市走强时,越来越多的资金被吸引到这个市场。无疑会膨胀一些人的财富,而这些大部分是来源于财富转移,而真实的经济增长率并不能支持如此高的个人财富增长率。财富增加会促进投资者购买其在未投资之前消费不起的商品,或更新自己的现有产品,这加大了现时的消费。结果是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社会总供给产品增加。这种情形特别容易出现在经济走向繁荣和繁荣的后期阶段。但是任何资产的价格都不可能无限上涨,当股市、楼市价格由于其他因素而开始严重下跌时,资产缩水,财富蒸发,消费减少,结果就是产品过剩。若此时,人们还透支了未来的信用,消费的下滑更是雪上加霜,出现严重的生产—消费缺口,经济下行,直到经过消费或生产的调整,使其二者达到一个相适应的水平,经济又会恢复其动力,继续向前发展。
在上面谈及信用和个人从投资所获得的收入问题时,国家的货币政策也有很大的影响。这次金融危机,从全球来看,笔者认为是消费与投资相脱节,金融创新起到了一个催化的作用。美国和一些发达国家透支了消费,而我国和一些其他产品出口国家则透支了生产。对于我国,既然是透支了生产,那么治疗方法有两种,其一是减少生产,但这样会面临严重的失业问题,影响非常大;其二是提高消费或透支消费来带动内需,消化过剩的产品,以达到这两者的大体平衡,保持经济的继续发展。若是后者,透支消费,则等经济好转时,用收入的提高来弥补这次的信用透支,经济运行将不会受到大的影响,而且人们的生活也会向前迈上一个步伐,若是不能弥补这次消费透支的落差,则会为以后的经济运行埋下隐患。
三、结论和对策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科技的创新不仅给社会带来发展的动力,也给生产和消费两者之间埋下了缺口的种子,而这种缺口如果只是靠信用来弥补,将会为经济的发展埋下风险的隐患。所以更为稳妥的办法是在科技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如何将发展的成果更大的惠及人民大众。笔者认为最好的措施是通过资本市场的发展,大众持有股份,通过立法的形式对公司的分红进行规定,以此增加人们的收入,使得生产消费保持平衡发展,这也有利于缩小社会收入差距,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同时对金融创新进行有效监管,使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保持平衡发展。任何市场本身都保持着一个大体的供需平衡,而各个市场之间又都存在着微妙的平衡联系,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整个市场都会受到影响,继而可能是经济的失衡,并引发危机。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健全、高效的金融市场监管机制和一个宏观生产指导机制。以此让经济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人民出版社.1978.
[2]菲利普•莫利纽克斯,尼达尔•沙姆洛克.金融创新[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科技创新;金融创新;经济发展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多么经典且富有哲理的一句话,。人对于私利的追求,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动力基础,并促其不断向前发展。尽管偶尔会有危机让其停止向前,但最终却无法改变其发展的方向。科技创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另一方面,不断创新的金融市场也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接下来笔者将说明科技创新对生产的影响,以及金融创新对信用的影响,进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解释其可能成为引发经济危机的一个因素。
一、科技创新
由于知识的普及程度,科技增长速度在加快,其中某个时期可能会遇到瓶颈,但若有影响较大的发明出现,将会带动整个生产力的提高,大大促进生产的发展,进而使得社会产品大量增加。私利的追求会让人去不断地进行创新。尤其现在的社会,其发展使得人民大众追求个人幸福的权力越来越大,自由也相对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每个人对于追求个人财富、个人荣誉的主导性也越来越大。科技作为重要的生产力,对生产来说,可以降低成本,但在初始阶段,研发成本可能是比较昂贵的,然而这种昂贵的成本体现在产品价格上随着社会发展维持的时间越来越短暂,或产品技术周期越来越短。科技的另一个作用是使得产品多样化。新的产品层出不穷。这些新产品是要被消费掉的,否则经济难以为继。在科技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人们的收入也会随之提高,但提高的速度要落后于科技发展的速度,而且还有个时间滞后的问题,但和科技作为生产力转化为生产、进而形成满足人们的产品或服务的速度相比,收入的提高速度有可能高于或低于这一转化速度,还有很多其它因素影响这两者的发展速度,比如经济发展当时的劳动力是否充足,整个经济发展所处的周期阶段等。
二、金融创新
随着社会发展,在科技增长转化生产后,社会总生产与人们平均收入之间可能会形成一个缺口。第一种情况,当人们的平均收入高于社会总生产,造成社会产品供给不足时,通过消费会带动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之后伴随科技转化生产投资的速度加快,这个缺口可能会渐渐的得到弥补。第二种情况,当人们的平均收入低于社会总生产时,在这种情况下信用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作用。其一,在信用较为发达的地方,如美国,通过信用弥补这一缺口来消费掉过剩的投资,使得经济继续向前发展。在这一过程当中,新产品得到普及,人们的生活也得到改善,在下一期若是收入水平可以提高到和信用透支大体相当的水平,弥补了上次的缺口,或信用保持良好不会出现大的问题,则经济会继续发展,接下来再用信用去弥补下一个缺口,但若收入不是提高的很快,人们透支的信用会越来越大。用收入弥补这一缺口是最为稳妥的一个方法。第二个方法是通过不停的信用膨胀或资产泡沫方式。当人们的收入不能弥补上一个透支缺口时,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例如以前满足于富人的信用卡,现在平民化了,整个社会的信用都被扩大了,也因此透支了未来很大一部分的消费,经济运行的风险也随之增大。在信用膨胀的过程中,金融创新起到了最为重要的作用。随着金融创新,杠杆交易不断增大,并形成了一个持续的信用资金链条。金融创新通过形成日益自由的金融市场,使其参与人员越来越多,聚集的财富越来越大,无疑膨胀了很多人的的财富,并逐渐使得金融市场表现为脱离实体经济的趋势,而独自运行,但无论怎样,这个虚拟的金融市场都和实体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由信用连接的这个链条断裂,使得金融市场出现大的动荡,风险也一定会被传导到实体经济中去。其二,在信用不发达的地方。由于透支未来信用所占比例很小,新产品的普及速度远不如前者,即使信用链条断了,也很难造成整个社会经济的危机。其危害程度取决于信用透支额度占整个消费额度的比例。超过了这个比例,一旦信用发生问题,将会引起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于成为经济危机发生的一个导火索。这就是为什么这次经济下滑可以从金融领域引发到实体经济的所在。
在投资品很少和信用不发达时,人们的消费主要来自于收入,所以消费是很谨慎的,社会消费和投资也保持了协调发展,这就是生产—消费链条。此时经济运行相对平稳。由于消费不足或生产过剩,也会引发经济问题,甚至经济危机。比如由于过度投资导致某项物品价格大幅上涨,偏离其真实价值,当价格暴跌时,可能会引发经济危及,但危机过后,人们手中至少还有一些实物资产。而现在债券投资大行其道,楼市也是其中之一。当股市和楼市走强时,越来越多的资金被吸引到这个市场。无疑会膨胀一些人的财富,而这些大部分是来源于财富转移,而真实的经济增长率并不能支持如此高的个人财富增长率。财富增加会促进投资者购买其在未投资之前消费不起的商品,或更新自己的现有产品,这加大了现时的消费。结果是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社会总供给产品增加。这种情形特别容易出现在经济走向繁荣和繁荣的后期阶段。但是任何资产的价格都不可能无限上涨,当股市、楼市价格由于其他因素而开始严重下跌时,资产缩水,财富蒸发,消费减少,结果就是产品过剩。若此时,人们还透支了未来的信用,消费的下滑更是雪上加霜,出现严重的生产—消费缺口,经济下行,直到经过消费或生产的调整,使其二者达到一个相适应的水平,经济又会恢复其动力,继续向前发展。
在上面谈及信用和个人从投资所获得的收入问题时,国家的货币政策也有很大的影响。这次金融危机,从全球来看,笔者认为是消费与投资相脱节,金融创新起到了一个催化的作用。美国和一些发达国家透支了消费,而我国和一些其他产品出口国家则透支了生产。对于我国,既然是透支了生产,那么治疗方法有两种,其一是减少生产,但这样会面临严重的失业问题,影响非常大;其二是提高消费或透支消费来带动内需,消化过剩的产品,以达到这两者的大体平衡,保持经济的继续发展。若是后者,透支消费,则等经济好转时,用收入的提高来弥补这次的信用透支,经济运行将不会受到大的影响,而且人们的生活也会向前迈上一个步伐,若是不能弥补这次消费透支的落差,则会为以后的经济运行埋下隐患。
三、结论和对策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科技的创新不仅给社会带来发展的动力,也给生产和消费两者之间埋下了缺口的种子,而这种缺口如果只是靠信用来弥补,将会为经济的发展埋下风险的隐患。所以更为稳妥的办法是在科技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如何将发展的成果更大的惠及人民大众。笔者认为最好的措施是通过资本市场的发展,大众持有股份,通过立法的形式对公司的分红进行规定,以此增加人们的收入,使得生产消费保持平衡发展,这也有利于缩小社会收入差距,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同时对金融创新进行有效监管,使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保持平衡发展。任何市场本身都保持着一个大体的供需平衡,而各个市场之间又都存在着微妙的平衡联系,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整个市场都会受到影响,继而可能是经济的失衡,并引发危机。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健全、高效的金融市场监管机制和一个宏观生产指导机制。以此让经济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人民出版社.1978.
[2]菲利普•莫利纽克斯,尼达尔•沙姆洛克.金融创新[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