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础力学课程在理工类大学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biao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础力学课程是理工类专业重要的支柱性课程,是高等院校各类理工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后续课程的学习。文章剖析基础力学的内涵、作用,对使用基础力学原理和思想促进大学理工类专业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基础力学;理工类大学;教学
  基础力学包含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和弹性力学等课程,它是高等院校各理工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对于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基础力学既属于自然科学,也属于工程科学,它的基础性和应用性同样鲜明,是理工类专业的支柱课程,其教学效果影响着后续课程的学习。
  一、基础力学的分析方法对其他学科学习的影响
  现代工业,力学是基础,力学的方法是基础,这种基础是科研的一种方法,或者叫力学的思维方法[1]。
  它是用合理的模型来处理实际问题,即在处理问题时,把它抽象化、模型化。模型要保留实际问题的重要特征而省略次要因素,这种科学的方法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所以力学是基础课,是各个学科中最基本的课程,力学教育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科学训练。通过力学的教育使学生掌握这套方法,这是力学教育最根本的问题。
  要解决一个工程实际问题,首先要建立力学模型,这是把一个工程问题转化为一个力学问题的第一步。例如在理论力学中,力学模型包括质点(质点系)和刚体;在材料力学中,力学模型就是一种最简单的变形体——杆件;而在弹性力学中,力学模型就是一般的变形体。
  可以认为,这三门课程所采用的力学模型,就是人们对物体受力后的力学性质的认识水平不断地提高而将力学模型不断改进的一个生动例子。
  二、基础力学教育对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的作用
  基础力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大有作为:一方面是因为它能够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论分析水平;另一方面在于它和人类的工程进步息息相关,在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航空航天工程、水利电力工程、船舶工程、能源工程和生物工程等领域均有力学的广泛应用。
  在基础力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都结合工程实例对一些定理、公式加以解释,使理论学习深入浅出。如讲到摩擦时,用汽车轮子有花纹来说明。轮胎上的花纹并不是为了漂亮,而是为了防止车轮在平滑的路面上滚动时打滑。当讲到圆轴合理截面空心轴比实心轴合理时,用人的四肢的骨骼、麦子茎的截面也是空心圆截面加以说明。通过举例,使同学们觉得力学并不深奥,而是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基础力学实验能够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工程现象的理解,以及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团队协作能力。如材料力学性能测定实验,首先通过计算机模拟有关实验过程,然后上机操作。
  三、基础力学教育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影响
  力学充满了对称和谐之美[2]。从牛顿力学开始,我们惊叹世间竟有如此的力学理论,优美的数学公式、完备严密的系统逻辑、充满了美感。在材料力学中,一个简单的卡式定理竟然将广义力和广义位移如此和谐地通过偏导联系在了一起,尽显对称之美。变分原理更是体现了对称互补性、简单和统一性。实际上个人修养和力学之美处处相同。力学之美在乎对称、和谐、简单、统一,个人修养则表现在谈吐举止之间的优雅、礼貌、谦逊,做人做事之间的敬业、坚韧、自信、诚实、一诺千金。
  强度是力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同样也折射出人性的光芒,任何材料都有强度、做人也有强度。什么是做人的强度呢?一句话,做人的强度就是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突破的道德底线,热爱国家、孝敬父母,是情感底线;遵纪守法、服务社会,是行为底线;自尊自信、团结合作,是人格底线。稳定性的概念也体现出为人的态度,杆件失稳表现出的三种状态(即稳定平衡、不稳定平衡和中性平衡)不正是体现了坚忍不拔、屈于困难、随遇而安的三种人生态度吗?
  基础力学教育既重视知识传授,又重视能力培养,更重视素质的提高,这是教育的巨大突破。理工类大学通过加强基础力学教育,能增强学生几方面能力:①增强获取知识的能力;②增强创新意识与素质培养;③增强科研能力、动手能力,能够初步验证、指导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④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和对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的人文修养。
  参考文献:
  [1]刘伟,刘俊卿, 刘新东, 等.基础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31): 198.
  [2]周宏伟.浅论基础力学教学中的人文因素[J].力学与实践, 2007, 29(01): 79—80.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士官学校由学历教育转变为任职教育,文化课教学目标从侧重知识传授转化为侧重能力培养,高等数学课程必须全面推进考核评价方法的改革。本文分析了当前高等数学课程考核评价方法现状,讨论了改革的必要性,并给出了改革的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高等数学”;士官;考核;评价;改革  一、“高等数学”课程考核评价方法现状  当前,士官学校“高等数学”课程采用“终结性考核×70% 形成性考核×30%=总成绩
目的因肿瘤切除造成的颊部洞穿缺损的修复是个棘手问题。文中评价折叠双皮岛游离腹直肌皮瓣修复颊部洞穿缺损的效果。方法应用折叠双皮岛游离腹直肌皮瓣修复4例颊部洞穿缺损,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次提到“非连续性文本”这一名词。对于许多老师来说,这个知识点还比较空白,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应注重链接生活,感受阅读需要;指向生活,培养阅读能力;设计文本,发展实践能力。  关键词: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  “非连续性文本”是国际PISA阅读素养测试项目之一,指由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使用说明书、地图、目录等组成的文本。它的特点是
绿色建筑全程式设计实际上就是以设计流程为主要的切入点,设计的角度是站在常规的设计角度上来看待问题,然后再结合我国目前的一些设计理念和前卫的设计思想,通过全方位的设
在我们这个时代,“爱”是一个已经被说腻了的词,很多时候我们都严重亵渎了它。所以我更愿意感受悲悯,它不声张,但它是持久的,发自内心的。悲悯,不是居高临下的同情,不是身怀
生活中满眼皆“景”。怎样引领小学三年级学生“写景”跃入新视野,是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值得认真商榷的问题。本文将研究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深入“文本语境”,聚焦生活,巧创”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