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深深感觉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制约新课程改革步伐的重要"瓶颈"之一,从而也越来越重视发展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这一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作用。
【关键词】发展;小学课堂;评价原则
发展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是一种以促进教师反思,开发教师潜能,促进教师的未来发展为目标,对教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状态和进程进行的价值判断。发展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就是用科学的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衡量或评定教师与学生在课堂内一切促进他们自身不断发展的教学活动的价值。它是对学生、教师、学校和新课程评价的综合的、微观的体现,它不仅是评价"课"是否"达标"或对考察对象"划分等级",而更应该是通过发展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来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新课程本身的改进、提高和发展。
发展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发展性",除了指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八大功能性内涵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促进人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促进人的发展首先是指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还包括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一、发展性评价具有以下重要特征:
1、全面发展为目标。
2、注重过程评价。
3、关注个体差异。
4、注重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
二、发展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
1、促进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2、促进教师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3、促进教师群体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发展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原则有:
1、全体参与和共同进步的原则。
强调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共同进步,不仅改善少数教师的教学,而且要改善全体教师的教学。通过促进每一位教师的未来发展,实现全体教师的共同进步。
2、导向性原则。
评价致力于以人为本,注重评价对象的个人价值、伦理价值和专业价值,以"有效教学"为标准,以促进教师对自己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命历程中认识自我,改善自我,发展自我为目的,以开发教师潜能,改进和提高每一位教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能力、专业水平,促进教师的未来发展为主攻方向。评价能充分反映学科教育发展和教师未来发展要求,学校发展需求,具有导向和促进功能。
3、关注过程,体现民主的原则。
评价实施建立在评价者、评价对象彼此理解,评价目的、标准、方法、形式、程序和结果处理的基础上,不由学校或评价者强加于评价对象。
4、自评、他评和学校评相结合的原则。
评价以自评为主,辅以他评和学校评。教师在学习、理解评价标准的基础上,自觉地、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价, 通过不断的自我评价,树立起"有效教学"的意识;为了帮助教师开展自我评价和有效地进行反思分析总结,扩大改进和提高的思路,明确努力的方向,学校创设一,种相互帮助的氛围,鼓励教师间开展相互评价。通过自评、他评和学校评,促进教师需求和学校需求、教师心态和学校氛围、 教师的现实表现和未来发展、教师受益和学校受益等方面的融合。
5、定性分析为主的原则。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之所以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的功效 ,不能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进和提高,不能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以定量测量的方式进行评价 。要么过于笼统抽象,不易操作,要么面面俱到、过于繁杂而没有实效。在课程改革进程中,有必要建立一种科学、有效、易操作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法,一种以定性分析为主的评价方法,即评价不是打出教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得分,而是以"有效教学 "为标准,以定性的方式对教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状态进行分析,帮助教师总结和发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成效、已有的优势、存在的不足;为教师指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个人发展的方向。这不仅可以节省在评价指标和细化方面耗费的大量时间、精力,还有利于发挥评价的功能,提高评价的质量和效益,尤其是对教师开展自我评价无疑是一种简易、有效的方法。
6、与奖惩脱钩的原则。
要实现评价的目的,起到评价的效果,评价不但要坚持自评为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为主,而且,还要坚持评价结果不能与奖惩挂钩,以避免或消除评价对象的疑虑心理和消极态度,确保绝大部份教师积极参与评价, 开诚布公地开展评价,准确#真实#有效地进行评价。
四、发展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对课堂教与学的评价是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主体部分,用什么标准去衡量一堂课的质量和效益,关系到评价的导向是否正确,并直接关系到对评价对象的评价是否公正、合理,是否符合素质教育和人的发展要求。
1、基础两方面含义:一是教学目标符合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要定位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二是教学要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从学生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出发,要沟通学生的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情感世界。因为一切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2.开放性。包括教学空间的开放(课内外的结合、教室环境和课桌凳的摆放等)、教学内容开放(教师的指导语、提问、教学内容的多方面沟通和显现方式等)和教学行为的开放(不把学生当作实现教案的工具,及时把握教学的动态生成资源,尽量减少对学生的约束限制等)。
3、主体性。包括朋友般的师生关系、教师主体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平等对话合作交流的活动方式、多种方式鼓励学生质疑并不断提高质疑水平、正确、合理地评价学生的提问、应答和练习等。
4.差异性。要求教学目标、内容行为方式要有层次性;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注意给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尽最大努力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特别是情感精神方面的需求。
综上所述,发展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既是一种培养和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有效办法,也是培养小学生发展性数学思维的良好途径。优质的课堂教学原则的确立,是教学观念变化的结果,无疑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作为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都应遵守这一原则,共同开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局面!
【关键词】发展;小学课堂;评价原则
发展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是一种以促进教师反思,开发教师潜能,促进教师的未来发展为目标,对教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状态和进程进行的价值判断。发展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就是用科学的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衡量或评定教师与学生在课堂内一切促进他们自身不断发展的教学活动的价值。它是对学生、教师、学校和新课程评价的综合的、微观的体现,它不仅是评价"课"是否"达标"或对考察对象"划分等级",而更应该是通过发展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来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新课程本身的改进、提高和发展。
发展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发展性",除了指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八大功能性内涵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促进人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促进人的发展首先是指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还包括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一、发展性评价具有以下重要特征:
1、全面发展为目标。
2、注重过程评价。
3、关注个体差异。
4、注重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
二、发展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
1、促进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2、促进教师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3、促进教师群体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发展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原则有:
1、全体参与和共同进步的原则。
强调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共同进步,不仅改善少数教师的教学,而且要改善全体教师的教学。通过促进每一位教师的未来发展,实现全体教师的共同进步。
2、导向性原则。
评价致力于以人为本,注重评价对象的个人价值、伦理价值和专业价值,以"有效教学"为标准,以促进教师对自己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命历程中认识自我,改善自我,发展自我为目的,以开发教师潜能,改进和提高每一位教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能力、专业水平,促进教师的未来发展为主攻方向。评价能充分反映学科教育发展和教师未来发展要求,学校发展需求,具有导向和促进功能。
3、关注过程,体现民主的原则。
评价实施建立在评价者、评价对象彼此理解,评价目的、标准、方法、形式、程序和结果处理的基础上,不由学校或评价者强加于评价对象。
4、自评、他评和学校评相结合的原则。
评价以自评为主,辅以他评和学校评。教师在学习、理解评价标准的基础上,自觉地、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价, 通过不断的自我评价,树立起"有效教学"的意识;为了帮助教师开展自我评价和有效地进行反思分析总结,扩大改进和提高的思路,明确努力的方向,学校创设一,种相互帮助的氛围,鼓励教师间开展相互评价。通过自评、他评和学校评,促进教师需求和学校需求、教师心态和学校氛围、 教师的现实表现和未来发展、教师受益和学校受益等方面的融合。
5、定性分析为主的原则。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之所以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的功效 ,不能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进和提高,不能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以定量测量的方式进行评价 。要么过于笼统抽象,不易操作,要么面面俱到、过于繁杂而没有实效。在课程改革进程中,有必要建立一种科学、有效、易操作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法,一种以定性分析为主的评价方法,即评价不是打出教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得分,而是以"有效教学 "为标准,以定性的方式对教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状态进行分析,帮助教师总结和发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成效、已有的优势、存在的不足;为教师指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个人发展的方向。这不仅可以节省在评价指标和细化方面耗费的大量时间、精力,还有利于发挥评价的功能,提高评价的质量和效益,尤其是对教师开展自我评价无疑是一种简易、有效的方法。
6、与奖惩脱钩的原则。
要实现评价的目的,起到评价的效果,评价不但要坚持自评为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为主,而且,还要坚持评价结果不能与奖惩挂钩,以避免或消除评价对象的疑虑心理和消极态度,确保绝大部份教师积极参与评价, 开诚布公地开展评价,准确#真实#有效地进行评价。
四、发展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对课堂教与学的评价是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主体部分,用什么标准去衡量一堂课的质量和效益,关系到评价的导向是否正确,并直接关系到对评价对象的评价是否公正、合理,是否符合素质教育和人的发展要求。
1、基础两方面含义:一是教学目标符合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要定位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二是教学要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从学生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出发,要沟通学生的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情感世界。因为一切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2.开放性。包括教学空间的开放(课内外的结合、教室环境和课桌凳的摆放等)、教学内容开放(教师的指导语、提问、教学内容的多方面沟通和显现方式等)和教学行为的开放(不把学生当作实现教案的工具,及时把握教学的动态生成资源,尽量减少对学生的约束限制等)。
3、主体性。包括朋友般的师生关系、教师主体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平等对话合作交流的活动方式、多种方式鼓励学生质疑并不断提高质疑水平、正确、合理地评价学生的提问、应答和练习等。
4.差异性。要求教学目标、内容行为方式要有层次性;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注意给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尽最大努力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特别是情感精神方面的需求。
综上所述,发展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既是一种培养和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有效办法,也是培养小学生发展性数学思维的良好途径。优质的课堂教学原则的确立,是教学观念变化的结果,无疑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作为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都应遵守这一原则,共同开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