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有效教学的特点,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了人教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对策,最后根据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个课堂教学实例,证实了本文分析的有效性,对于一般情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人教版
【中图分类号】G623.2
1.引言
在新的教育形式下,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当前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必须关注课堂,追求“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育的质量。“有效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1]。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2.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2.1部分教师对教学目标不够清晰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对小学语文的总目标和分各年级段的分目标都有明确的表述。小学语文学习的总目标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语言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工具,我们要掌握它;(2)语文承载文化,我们要学习可以学习的文化;(3)要通过学习语文培养我们高尚的思想,如爱国、爱人、坚强、勇敢、礼貌、讲信用等;(4)通过学习语文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自学、沟通、合作探究的能力。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重视对目标落实而忽视其他,或者落实的浮光掠影。
2.2部分教师教学方法落后
许多有成就的教师总结出各种优秀的教学方法,但是想推广比较难,教学是一门很深奥的艺术,并不是教师听一二节好课就可以学会的。俗话说教无定法,虽无定法,但大的原则还是有的,好的课是一定让学生主动的开心的积极参与的,好的课堂教学一定是可以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都得到很好培养的,而不少教师远远不能做到这些,原因是胸中无教法,或教法简单、无趣[2]。
2.3身边的教学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运用
在不同的地区,教学资源是有很大差异的,无论是教学的硬件,还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是有差异的,这些方面通常我们教师无法改变。重要的是我教师要用好身边教学资源的意识和用好身边教学资源的能力,要把身边的教学资源充分合理的运用。而当前部分教师还不能够充分利用好身边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
3.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对策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将成为最具有生命力和智慧的生灵,他们的潜能得以充分的开发,课堂教学质量也因之切实得以提高。课堂有效教学存在的问题严重抑制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作为有效教学,就必须把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以关注教学效益与质量的方法[3],要求教师把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统一起来。借鉴优秀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下面列举实施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几条途径:
3.1制定准确、明确且有层次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有定向的作用。语文教学目标的明确是指不要过于宽泛。在一篇课文中,哪些知识只要一般了解,哪些知识需要理解并会运用,要着重训练听说读写中哪一项能力,应达到什么程度等等,都应尽量细化,明确到位。
3.2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4]。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
3.3提高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的程度
在一堂课上,如果70%以上的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这就可以说是一堂高效率的课。”教师教的过程,学生未必在学,即使在学,很可能是被动地学,低效甚至无效地学。真正有效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要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因此,教师单方面的积极性,不争取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是无论如何难以实现有效教学的。学生可以参与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质疑解惑、与他人合作和教学评价等教学的全过程。
4.课堂实例
在一堂课上,如果70%以上的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这就可以说是一堂高效率的课。”教师教的过程,学生未必在学,即使在学,很可能是被动地学,低效甚至无效地学。真正有效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要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因此,教师单方面的积极性,不争取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是无论如何难以实现有效教学的。学生可以参与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质疑解惑、与他人合作和教学评价等教学的全过程。例如在读《在南极的日子》这篇课文前,我用征求的目光巡视了一下全班同学,诚恳地说:“老师要读课文了,你们对老师有什么建议和要求吗?”孩子们稍加思索,大胆地说道:“我希望老师的声音要洪亮。”“老师读的时候要把作者和考察队员之间的深厚感情表达出来。”……我读完后,学生纷纷举起了小手,“老师读得很好,很有感情。”“老师的声音有的地方不够洪亮。今天,纪念标揭幕,智利、苏联、乌拉圭和民主德国的考察队的队员和孩子们都来了。这一句中有几个国家,我就没有听清楚。”我对学生点点头,微笑着说:“谢谢同学们,我再读的时候一定注意。”接着,我又充满感情地读了一遍,学生高兴极了,他们有的露出了会心的笑容,有的竖起了大拇指!因为老师真的听从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和自己一起读书、一起学习了。
5.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要自觉的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一切从实事求是出发,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出发,不搞花架子,做到确实让学生喜欢语文,爱学语文,轻松学语文,确实做到提高每堂课的教学效益,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任重而道远,是我们每个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瑞士.裴斯泰洛齐.教育史讲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美.赫钦斯.教育中的冲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4]巢宗祺、雷实、陆志平.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人教版
【中图分类号】G623.2
1.引言
在新的教育形式下,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当前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必须关注课堂,追求“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育的质量。“有效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1]。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2.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2.1部分教师对教学目标不够清晰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对小学语文的总目标和分各年级段的分目标都有明确的表述。小学语文学习的总目标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语言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工具,我们要掌握它;(2)语文承载文化,我们要学习可以学习的文化;(3)要通过学习语文培养我们高尚的思想,如爱国、爱人、坚强、勇敢、礼貌、讲信用等;(4)通过学习语文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自学、沟通、合作探究的能力。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重视对目标落实而忽视其他,或者落实的浮光掠影。
2.2部分教师教学方法落后
许多有成就的教师总结出各种优秀的教学方法,但是想推广比较难,教学是一门很深奥的艺术,并不是教师听一二节好课就可以学会的。俗话说教无定法,虽无定法,但大的原则还是有的,好的课是一定让学生主动的开心的积极参与的,好的课堂教学一定是可以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都得到很好培养的,而不少教师远远不能做到这些,原因是胸中无教法,或教法简单、无趣[2]。
2.3身边的教学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运用
在不同的地区,教学资源是有很大差异的,无论是教学的硬件,还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是有差异的,这些方面通常我们教师无法改变。重要的是我教师要用好身边教学资源的意识和用好身边教学资源的能力,要把身边的教学资源充分合理的运用。而当前部分教师还不能够充分利用好身边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
3.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对策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将成为最具有生命力和智慧的生灵,他们的潜能得以充分的开发,课堂教学质量也因之切实得以提高。课堂有效教学存在的问题严重抑制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作为有效教学,就必须把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以关注教学效益与质量的方法[3],要求教师把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统一起来。借鉴优秀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下面列举实施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几条途径:
3.1制定准确、明确且有层次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有定向的作用。语文教学目标的明确是指不要过于宽泛。在一篇课文中,哪些知识只要一般了解,哪些知识需要理解并会运用,要着重训练听说读写中哪一项能力,应达到什么程度等等,都应尽量细化,明确到位。
3.2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4]。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
3.3提高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的程度
在一堂课上,如果70%以上的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这就可以说是一堂高效率的课。”教师教的过程,学生未必在学,即使在学,很可能是被动地学,低效甚至无效地学。真正有效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要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因此,教师单方面的积极性,不争取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是无论如何难以实现有效教学的。学生可以参与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质疑解惑、与他人合作和教学评价等教学的全过程。
4.课堂实例
在一堂课上,如果70%以上的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这就可以说是一堂高效率的课。”教师教的过程,学生未必在学,即使在学,很可能是被动地学,低效甚至无效地学。真正有效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要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因此,教师单方面的积极性,不争取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是无论如何难以实现有效教学的。学生可以参与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质疑解惑、与他人合作和教学评价等教学的全过程。例如在读《在南极的日子》这篇课文前,我用征求的目光巡视了一下全班同学,诚恳地说:“老师要读课文了,你们对老师有什么建议和要求吗?”孩子们稍加思索,大胆地说道:“我希望老师的声音要洪亮。”“老师读的时候要把作者和考察队员之间的深厚感情表达出来。”……我读完后,学生纷纷举起了小手,“老师读得很好,很有感情。”“老师的声音有的地方不够洪亮。今天,纪念标揭幕,智利、苏联、乌拉圭和民主德国的考察队的队员和孩子们都来了。这一句中有几个国家,我就没有听清楚。”我对学生点点头,微笑着说:“谢谢同学们,我再读的时候一定注意。”接着,我又充满感情地读了一遍,学生高兴极了,他们有的露出了会心的笑容,有的竖起了大拇指!因为老师真的听从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和自己一起读书、一起学习了。
5.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要自觉的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一切从实事求是出发,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出发,不搞花架子,做到确实让学生喜欢语文,爱学语文,轻松学语文,确实做到提高每堂课的教学效益,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任重而道远,是我们每个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瑞士.裴斯泰洛齐.教育史讲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美.赫钦斯.教育中的冲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4]巢宗祺、雷实、陆志平.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