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通氏骨折经皮闭合穿针术后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

来源 :河南外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巴通氏骨折患者经皮闭合穿针术后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方法,指导患者及家属全面、准确掌握康复训练方法,制定系统、连续的康复计划,最大限度恢复伤肢的功能.方法 术后伤肢麻醉消失后即指导做握拳、手指、关节屈伸活动,每次训练20~40次,每日数次,根据骨折的三期辨症施治,适时调整训练方法和强度.结果 经该方法指导训练,50例患者随访2~3个月,全部患者伤肢功能恢复正常,收到满意效果.结论 该方法是巴通氏骨折患者经皮闭合穿针术后肢体功能重建的有效措施,对患者功能的康复有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满足患者及家属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需求,积极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艾滋病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状态下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的可能性、完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30例患者均在入院后24 h内完成术前准备,在全身麻醉下采用改良的三孔法置入腹腔镜器械,行输卵管切除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适应证及手术操作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12例因短暂性脑缺血伴有颈动脉硬化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的短暂性脑缺血表
目的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通过分析老年普外科患者存在的风险问题,根据老年疾病的特点、普外科患者的特点、护理人员的因素,提出护理风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围产期缺氧窒息导致脑缺氧缺血性损害。本病发病率高,病死率高,重者多留有永远性神经系统后遗症,是我国围产儿死亡及新生前期后致残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