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讨X光片在颈椎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3月份~2014年4月份入我院就诊的颈椎病患者30例,采取X光片检查。观察分析颈椎病患者的类型以及X光片检查前后患者对于X光片及颈椎病的认知度。结果 经X光片检查,神经根型颈椎病14例,椎动脉型6例,交感神经型5例,脊髓型3例,颈型2例,食管压迫型0例;检查后患者认知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3.3%>50.0%),两组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研究可知,X光片可有效诊断颈椎病的类型,从而为颈椎病的治疗提供可靠信息,且明显提高患者对X光片及颈椎病的认知度,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关键词】 X光片 颈椎病 临床价值 认知度
【中图分类号】 R44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7-0023-01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综合征,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韧带增厚,导致颈椎脊髓、神经或椎动脉受压,从而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及继发性一系列改变[1]。颈椎病不仅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还会导致患者生活舒适度降低。为了提高颈椎病类型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改善疾病预后,我院选取30例颈椎病患者实施X光片检查,并取得一定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份~2014年4月份入我院就诊的颈椎病患者30例,采取X光片检查。两组患者均经临床明确诊断为颈椎病患者。观察组患者年龄范围为(41~79)岁,平均年龄为(64±2.1)岁,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对照组患者年龄范围为(40~78)岁,平均年龄为(65±2.7)岁,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颈椎X光片 对患者采取X光片检查,实施不同方位的拍摄,正位观察有无枢环关节脱位、齿状突骨折或缺失等;侧位观察颈椎曲度、活动度、有无骨赘生成、椎间隙有无变窄、椎间孔大小以及项韧带钙化情况;斜位观察椎间孔的大小及钩椎关节骨质增生的情况。
1.3 观察指标
认知度根据我院自制的认知度调查表,分别发放于30例颈椎病患者,具体内容包括对颈椎病的类型、病因、诱发及加重因素和X光片检查等内容的认识程度,总分100分,≥90分评“优”,(80~89)分评“良”,(60~79)分评“中”,<60分评“差”,认知为评“优”和“良”的患者总数占总例数的百分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颈椎病类型
经X光片检查结果显示,30例颈椎病患者,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14例,椎动脉型6例,交感神经型5例,脊髓型3例,颈型2例,食管压迫型0例。
2.2 X光片检查前后患者认知度分析比较情况
X光片检查前患者认知度为50.0%,检查后为93.3%,检查后认知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X光片检查前后患者认知度分析比较情况(n)
注 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颈椎病,即颈椎综合征,临床包括颈椎骨关节炎、颈椎间盘脱出症、颈神经综合征和增生性颈椎炎[2]。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化所致的脊髓、神经、血管损害的相应临床症状和体征[3]。多发生于45岁以上人群,男性居多,好发部位依次为5~6颈椎、4~5颈椎和6~7颈椎。导致颈椎病发生的原因较为复杂,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是颈椎病发生和发展的最基本原因[4-5]。颈椎椎管发育性狭窄对于颈椎病的发生与发展十分不利。颈椎的过度活动或局部所承受压力负荷过重等慢性劳损也可诱发颈椎病,如不良的睡姿、不当的工作姿势等。颈椎病的类型有多种,包括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颈型和食管压迫型[6-7]。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严重程度不同,其中以神经根型颈椎病最为常见,其次为椎动脉型、脊髓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可为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如吞咽困难、视力障碍、高血压颈椎病、下肢瘫痪,严重时可发生猝倒,致使意外发生,因而准确诊断颈椎病类型对于患者的疾病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X光片在医学影响上已经存在很多年的历史了,目前已发展成为世界上应用最早的非创伤性的检查技术[8]。通过释放X射线,根据人体密度不同,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吸收,然后经过显影、定影将显示出不同密度的阴影。本研究中,经X光片检查,正位拍摄发现患者有枢环关节脱位、齿状突骨折现象,侧位发现患者颈椎发直、生理弯曲改变,颈椎活动度异常、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以及项韧带钙化,侧位拍摄发现钩椎关节骨质增生。X光片在颈椎病检查中能清晰表现颈椎情况,准确提供鉴别颈椎病类型的信息,且创伤性小,安全可靠,能清楚让患者掌握颈椎病相关病变知识以及X光片检查的信息[9-10]。
综上所述,X光片检查能为颈椎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的颈椎病相关信息,且无创伤性,安全易操作,可改善疾病预后,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马素凤,姜铁权,尹磊.X线多体位摄片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0,12(3):172-173.
[2] 王兴辉.X线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62-63.
[3] 张咏,贾连顺,周许辉.颈椎退变性滑脱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18(15):1306-1307.
[4] 谢世军.数字化X线摄影在颈椎病诊断中的价值[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7):87.
[5] 蔡平.脊髓型颈椎病术后轴性症状的成因及防治措施[J].中国中医急症,2011,(6):940-941.
[6] 王光明,杨小庆,燕敦华,等.食管型颈椎病数字化X线吞咽造影录像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12):111-113.
[7] 沈毅强,陈岩,李雪.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检查在颈椎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1,(2):140-141.
[8] 张锋,周钢,王顺生.颈椎病327例X线诊断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1,6(18):5-6.
[9] 高德刚. 动态X光片在颈椎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运用[J].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 24(8): 2450.
[10] 周卫锋. CT结合X光片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24): 71-72.
【关键词】 X光片 颈椎病 临床价值 认知度
【中图分类号】 R44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7-0023-01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综合征,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韧带增厚,导致颈椎脊髓、神经或椎动脉受压,从而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及继发性一系列改变[1]。颈椎病不仅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还会导致患者生活舒适度降低。为了提高颈椎病类型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改善疾病预后,我院选取30例颈椎病患者实施X光片检查,并取得一定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份~2014年4月份入我院就诊的颈椎病患者30例,采取X光片检查。两组患者均经临床明确诊断为颈椎病患者。观察组患者年龄范围为(41~79)岁,平均年龄为(64±2.1)岁,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对照组患者年龄范围为(40~78)岁,平均年龄为(65±2.7)岁,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颈椎X光片 对患者采取X光片检查,实施不同方位的拍摄,正位观察有无枢环关节脱位、齿状突骨折或缺失等;侧位观察颈椎曲度、活动度、有无骨赘生成、椎间隙有无变窄、椎间孔大小以及项韧带钙化情况;斜位观察椎间孔的大小及钩椎关节骨质增生的情况。
1.3 观察指标
认知度根据我院自制的认知度调查表,分别发放于30例颈椎病患者,具体内容包括对颈椎病的类型、病因、诱发及加重因素和X光片检查等内容的认识程度,总分100分,≥90分评“优”,(80~89)分评“良”,(60~79)分评“中”,<60分评“差”,认知为评“优”和“良”的患者总数占总例数的百分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颈椎病类型
经X光片检查结果显示,30例颈椎病患者,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14例,椎动脉型6例,交感神经型5例,脊髓型3例,颈型2例,食管压迫型0例。
2.2 X光片检查前后患者认知度分析比较情况
X光片检查前患者认知度为50.0%,检查后为93.3%,检查后认知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X光片检查前后患者认知度分析比较情况(n)
注 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颈椎病,即颈椎综合征,临床包括颈椎骨关节炎、颈椎间盘脱出症、颈神经综合征和增生性颈椎炎[2]。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化所致的脊髓、神经、血管损害的相应临床症状和体征[3]。多发生于45岁以上人群,男性居多,好发部位依次为5~6颈椎、4~5颈椎和6~7颈椎。导致颈椎病发生的原因较为复杂,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是颈椎病发生和发展的最基本原因[4-5]。颈椎椎管发育性狭窄对于颈椎病的发生与发展十分不利。颈椎的过度活动或局部所承受压力负荷过重等慢性劳损也可诱发颈椎病,如不良的睡姿、不当的工作姿势等。颈椎病的类型有多种,包括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颈型和食管压迫型[6-7]。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严重程度不同,其中以神经根型颈椎病最为常见,其次为椎动脉型、脊髓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可为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如吞咽困难、视力障碍、高血压颈椎病、下肢瘫痪,严重时可发生猝倒,致使意外发生,因而准确诊断颈椎病类型对于患者的疾病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X光片在医学影响上已经存在很多年的历史了,目前已发展成为世界上应用最早的非创伤性的检查技术[8]。通过释放X射线,根据人体密度不同,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吸收,然后经过显影、定影将显示出不同密度的阴影。本研究中,经X光片检查,正位拍摄发现患者有枢环关节脱位、齿状突骨折现象,侧位发现患者颈椎发直、生理弯曲改变,颈椎活动度异常、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以及项韧带钙化,侧位拍摄发现钩椎关节骨质增生。X光片在颈椎病检查中能清晰表现颈椎情况,准确提供鉴别颈椎病类型的信息,且创伤性小,安全可靠,能清楚让患者掌握颈椎病相关病变知识以及X光片检查的信息[9-10]。
综上所述,X光片检查能为颈椎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的颈椎病相关信息,且无创伤性,安全易操作,可改善疾病预后,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马素凤,姜铁权,尹磊.X线多体位摄片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0,12(3):172-173.
[2] 王兴辉.X线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62-63.
[3] 张咏,贾连顺,周许辉.颈椎退变性滑脱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18(15):1306-1307.
[4] 谢世军.数字化X线摄影在颈椎病诊断中的价值[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7):87.
[5] 蔡平.脊髓型颈椎病术后轴性症状的成因及防治措施[J].中国中医急症,2011,(6):940-941.
[6] 王光明,杨小庆,燕敦华,等.食管型颈椎病数字化X线吞咽造影录像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12):111-113.
[7] 沈毅强,陈岩,李雪.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检查在颈椎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1,(2):140-141.
[8] 张锋,周钢,王顺生.颈椎病327例X线诊断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1,6(18):5-6.
[9] 高德刚. 动态X光片在颈椎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运用[J].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 24(8): 2450.
[10] 周卫锋. CT结合X光片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24): 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