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四季豆已成为常见的蔬菜,这对四季豆栽培提出更高的要求。四季豆栽培过程中病虫害发生率不断提升,只有掌握正确的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才能提高四季豆產量与质量。本研究中详细分析四季豆栽培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提高四季豆的产量。
关键词:四季豆;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全国各地广泛种植四季豆,已成为人们餐桌上常见蔬菜。但近些年四季豆产量降低、存在严重病虫害问题,直接制约四季豆栽培技术发展的因素。因此要不断研发新的栽培技术,推动四季豆产量与质量提升,增加农户收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一、四季豆栽培要点
1.选择合适品种。四季豆品种繁多,但为了保证豆子的质量、产量和颗粒的饱满性,应根据种植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豆种选择。例如,我们罗甸县,因气候原因,经过反复研究和考察,最终确定红花四季豆半扁圆四季豆作豆种种植,而且此种豆子在满足当地气候等实际要求的同时,还具有结荚多、耐寒、采收期长等多重优点。
选种过程中应该重视对种子质量以及发芽率以及生长因素等条件的考量,对于选好的种子及时处理准备播种。发芽测试是正式播种前的重要工作,通常在试验后发芽率要达到90%以上的种子才可以进行播种。具体在播种时,应该对残破、不完整的种子去除,提高发芽率。为提高四季豆种子的发芽率和产量,在种子选择时必须考虑其地区和气候的适应能力,选择颗粒饱满的种子。将一些有腐烂、干瘪或者虫蛀等不适合播种的种子舍弃,以免影响四季豆出芽率,进行二次补种。选种完成后经过晒种与催芽处理,条件允许时可以利用药剂处理四季豆种子,形成一层药服,抵御病虫害侵蚀。
2.做好施肥管理。进行四季豆种植时,在土地选择上要确保土地地势高、排水性好,而且要保证此地在2-3年内没有进行过豆类农作物种植。在土地选定之后,要先进行整修,确保深沟高畦,而且畦高保证在0.3m左右,畦宽1.5m左右,地整好之后要上基肥,平均每亩保证30kg复合肥、300kg有机肥、100kg过磷酸钙。当豆苗长出,每亩地还要喷洒2kg的米乐尔来防范秋老虎对豆苗的伤害,施撒1kg浓度50%的多菌灵和1kg浓度80%的敌克松来防止豆苗枯萎病和根腐病。要注意的是,这些肥料和农药在喷洒之前,一定要按照比例规定进行配比,否则会严重影响豆苗的正常生长。
3.田间管理工作。查苗是田间管理的重要工作。查苗要及时,并根据情况进行补苗。通常为保证成活率,可以使用带土移栽的方式进行补苗。为保证新苗的长势,应该在补苗结束后,及时进行洒水、施肥。另外,定苗过程中应该尽量保持同一穴内的两个植株的长势相同。在幼苗的生长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两次中耕和一次浅耕。对于灌溉条件较差的种植区域,应该通过适当增加肥料的方式保证土壤中养分的供给。同时在田间管理的过程中,还应该对病虫害引起重视。种植技术尽管提高了植株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但依然需要加强重视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必要时采用农药进行治理,以免降低产量。
4.避免落花落过现象发生。造成四季豆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是早晚温湿度差异过大、光照不足或者营养补给跟不上等。所以,要防范四季豆落花落果现象,首先在种植时,要选择合适的株距,两株之间距离不应过密,合理布局,防止因植株间距过密而造成的掉落现象;其次,可以给豆苗枝叶喷洒一定的植物调节剂,防止因为早晚温湿度、光照等原因造成的掉落现象;最后,做好后续营养补给工作,防止因营养补给不足而产生的掉落现象。
5.及时采收。一般情况下,在四季豆种植60d左右后就可以进行采收活动。为保证豆荚饱满、豆质脆嫩,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豆子采收。而且采收活动一般选择在早上或者傍晚时刻进行,每2-3d采收一次;若是盛收时期,则可以间隔1d采收一次。
二、病虫害防治措施
1.病虫害防治。
(1) 病害防治。①根腐病。四季豆栽培时根腐病较为常见,直接影响四季豆生存。一旦出现根腐病,要采用50%多菌灵 80%的敌克松800倍溶液浇灌根部,连续浇灌两次。②叶斑病。发病后采用1000倍10%叶斑清溶液 叶面肥绿芬威,连续喷洒2-3次。
(2)虫害防治。整地过程中喷洒米乐尔消灭地老虎,2㎏/亩;叶蝉、蚜虫等采用5%高效大功臣1500倍溶液连续喷洒作物。
2.其他防治措施。下种前应该施足基肥,同时合理使用氮肥、钾肥及磷肥,控制水量,确保生长,大幅度提高抵抗力。花期管理是保证四季豆产量的重要工作。此时对植株进行检查时,应该及时去除小株、残株和弱株,从而提高四季豆质量,促进生长。
需要喷洒一定的农药,对四季豆的生长高度进行控制,防止四季豆发生倒伏或者折断。进入花起,应该重视施肥,通常施肥需要两次,主要以氮肥为主。此时的病虫害主要为四季豆螟虫和纹枯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控制。四季豆进入花期以后,对四季豆进行补肥,此时还应该进行中耕除草,同时对虫害进行防治。
3.植株隔离措施。针对遭受虫害的植株应该做好相应的隔离工作,避免由于传染导致四季豆的大面积损害,同时及时停止对原有幼苗的种植工作;通过一定的科学研究,对幼苗抵抗能力进行不断提高,改善幼苗的抗病能力;在培育过程中,对水植以及旱植进行交替试验,提高防治效果;为保证四季豆的生长质量,尽量使用人工除草的方式,减少杀虫剂以及农药的使用;使用科学的方式对害虫进行诱杀,保证四季豆的生长环境了;必须使用农药对害虫进行杀灭时,应该对农药的毒性进行控制,保证植株不受影响。生长过程中受到杂草的影响,对四季豆生长环境与产量造成影响。传统除草方式就是利用人工进行,但若是四季豆种植面积过大,需要浪费大量人力与时间,而且杂草又会长出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四季豆有着广泛种植,在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经济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应该积极推广四季豆栽培技术,做好栽培培训,政府加强扶持力度,不断提高四季豆栽培技术水平,做好病虫害预防工作,为市场提供安全的四季豆及相关产品。希望通过本文论述为一线栽培者提供经验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安农.秋四季豆的管理要点[J].农家之友.2017(09):112-114.
[2]连秀叶.秋四季豆无公害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2015(09):78-81.
[3]郑惠冰,陈少珍.四季豆质量安全生产关键技术[J].上海蔬菜.2015(05):62.
关键词:四季豆;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全国各地广泛种植四季豆,已成为人们餐桌上常见蔬菜。但近些年四季豆产量降低、存在严重病虫害问题,直接制约四季豆栽培技术发展的因素。因此要不断研发新的栽培技术,推动四季豆产量与质量提升,增加农户收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一、四季豆栽培要点
1.选择合适品种。四季豆品种繁多,但为了保证豆子的质量、产量和颗粒的饱满性,应根据种植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豆种选择。例如,我们罗甸县,因气候原因,经过反复研究和考察,最终确定红花四季豆半扁圆四季豆作豆种种植,而且此种豆子在满足当地气候等实际要求的同时,还具有结荚多、耐寒、采收期长等多重优点。
选种过程中应该重视对种子质量以及发芽率以及生长因素等条件的考量,对于选好的种子及时处理准备播种。发芽测试是正式播种前的重要工作,通常在试验后发芽率要达到90%以上的种子才可以进行播种。具体在播种时,应该对残破、不完整的种子去除,提高发芽率。为提高四季豆种子的发芽率和产量,在种子选择时必须考虑其地区和气候的适应能力,选择颗粒饱满的种子。将一些有腐烂、干瘪或者虫蛀等不适合播种的种子舍弃,以免影响四季豆出芽率,进行二次补种。选种完成后经过晒种与催芽处理,条件允许时可以利用药剂处理四季豆种子,形成一层药服,抵御病虫害侵蚀。
2.做好施肥管理。进行四季豆种植时,在土地选择上要确保土地地势高、排水性好,而且要保证此地在2-3年内没有进行过豆类农作物种植。在土地选定之后,要先进行整修,确保深沟高畦,而且畦高保证在0.3m左右,畦宽1.5m左右,地整好之后要上基肥,平均每亩保证30kg复合肥、300kg有机肥、100kg过磷酸钙。当豆苗长出,每亩地还要喷洒2kg的米乐尔来防范秋老虎对豆苗的伤害,施撒1kg浓度50%的多菌灵和1kg浓度80%的敌克松来防止豆苗枯萎病和根腐病。要注意的是,这些肥料和农药在喷洒之前,一定要按照比例规定进行配比,否则会严重影响豆苗的正常生长。
3.田间管理工作。查苗是田间管理的重要工作。查苗要及时,并根据情况进行补苗。通常为保证成活率,可以使用带土移栽的方式进行补苗。为保证新苗的长势,应该在补苗结束后,及时进行洒水、施肥。另外,定苗过程中应该尽量保持同一穴内的两个植株的长势相同。在幼苗的生长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两次中耕和一次浅耕。对于灌溉条件较差的种植区域,应该通过适当增加肥料的方式保证土壤中养分的供给。同时在田间管理的过程中,还应该对病虫害引起重视。种植技术尽管提高了植株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但依然需要加强重视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必要时采用农药进行治理,以免降低产量。
4.避免落花落过现象发生。造成四季豆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是早晚温湿度差异过大、光照不足或者营养补给跟不上等。所以,要防范四季豆落花落果现象,首先在种植时,要选择合适的株距,两株之间距离不应过密,合理布局,防止因植株间距过密而造成的掉落现象;其次,可以给豆苗枝叶喷洒一定的植物调节剂,防止因为早晚温湿度、光照等原因造成的掉落现象;最后,做好后续营养补给工作,防止因营养补给不足而产生的掉落现象。
5.及时采收。一般情况下,在四季豆种植60d左右后就可以进行采收活动。为保证豆荚饱满、豆质脆嫩,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豆子采收。而且采收活动一般选择在早上或者傍晚时刻进行,每2-3d采收一次;若是盛收时期,则可以间隔1d采收一次。
二、病虫害防治措施
1.病虫害防治。
(1) 病害防治。①根腐病。四季豆栽培时根腐病较为常见,直接影响四季豆生存。一旦出现根腐病,要采用50%多菌灵 80%的敌克松800倍溶液浇灌根部,连续浇灌两次。②叶斑病。发病后采用1000倍10%叶斑清溶液 叶面肥绿芬威,连续喷洒2-3次。
(2)虫害防治。整地过程中喷洒米乐尔消灭地老虎,2㎏/亩;叶蝉、蚜虫等采用5%高效大功臣1500倍溶液连续喷洒作物。
2.其他防治措施。下种前应该施足基肥,同时合理使用氮肥、钾肥及磷肥,控制水量,确保生长,大幅度提高抵抗力。花期管理是保证四季豆产量的重要工作。此时对植株进行检查时,应该及时去除小株、残株和弱株,从而提高四季豆质量,促进生长。
需要喷洒一定的农药,对四季豆的生长高度进行控制,防止四季豆发生倒伏或者折断。进入花起,应该重视施肥,通常施肥需要两次,主要以氮肥为主。此时的病虫害主要为四季豆螟虫和纹枯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控制。四季豆进入花期以后,对四季豆进行补肥,此时还应该进行中耕除草,同时对虫害进行防治。
3.植株隔离措施。针对遭受虫害的植株应该做好相应的隔离工作,避免由于传染导致四季豆的大面积损害,同时及时停止对原有幼苗的种植工作;通过一定的科学研究,对幼苗抵抗能力进行不断提高,改善幼苗的抗病能力;在培育过程中,对水植以及旱植进行交替试验,提高防治效果;为保证四季豆的生长质量,尽量使用人工除草的方式,减少杀虫剂以及农药的使用;使用科学的方式对害虫进行诱杀,保证四季豆的生长环境了;必须使用农药对害虫进行杀灭时,应该对农药的毒性进行控制,保证植株不受影响。生长过程中受到杂草的影响,对四季豆生长环境与产量造成影响。传统除草方式就是利用人工进行,但若是四季豆种植面积过大,需要浪费大量人力与时间,而且杂草又会长出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四季豆有着广泛种植,在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经济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应该积极推广四季豆栽培技术,做好栽培培训,政府加强扶持力度,不断提高四季豆栽培技术水平,做好病虫害预防工作,为市场提供安全的四季豆及相关产品。希望通过本文论述为一线栽培者提供经验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安农.秋四季豆的管理要点[J].农家之友.2017(09):112-114.
[2]连秀叶.秋四季豆无公害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2015(09):78-81.
[3]郑惠冰,陈少珍.四季豆质量安全生产关键技术[J].上海蔬菜.2015(0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