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血液分析属于临床检验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当前临床工作中的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检验指标[1]。为了提高血液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本院检验科根据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组制定的41条血细胞复检规则[2]制定了本检验科血液分析的血涂片复检规则,对部分特殊的血液标本进行人工复核,并且部分数据进行人工的较正(如血小板,白细胞的数量等)[3],尽量提供给临床接近病人真实水平的血液分析结果。但是由于存在着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部分血液分析结果并不能反应病人体内的真实状况,为了减少此类情况的出现和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临床沟通尤显重要,进行临床沟通后大部分错误结果可避免发生。
【关键词】血液分析;人为因素;波动;临床沟通
患者血液分析结果在短时间内出现明显的波动,常是临床某些疾病和病情变化的重要指针,然而少部分血液分析结果的波动并不是病人体内真实的波动,而是由于各种人为因素所造成的,为了给临床科室提供尽可能真实的血液分析结果,避免医疗纠纷,检验科和临床科室的沟通尤显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尽量的剔除由人为因素引起的血液分析的结果误差,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通过在LIS系统上结果比对,将我院检验科在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100份不同病种血液分析结果波动明显异常的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
1.2方法途径
1.2.1检验科工作人员从血液分析的工作流程来对标本波动的情况进行评估,即排除或发现是否检验工作流程中质量分析中、分析后检验科的原因所引起的波动。
1.2.2对已排除检验科自身原因所引起波动的标本,检验科安排检验医师立即到病人所在科室,了解病人的状态、采血和标本的运送过程。排除或发现是否检验工作流程中质量分析前临床科室和标本运送所引起的波动。
1.2.3通过在LIS系统上结果比对,将我院检验科在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100份不同病种血液分析结果波动明显异常的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首先排除检验流程中检验科内的问题(也就是检验分析流程中分析中分析后过程中的问题),然后此类标本在和临床取得联系。获得检验流程中分析前(采血和标本运送)关于此类标本的信息。最后通过和临床各环节的沟通总结分析解决问题。
2结果
血液分析结果波动明显的病人20%是病人自身状况的反应,78%是由血液分析检验工作流程中分析前的人为因素所引起,2%是由血液分析检验工作流程中分析中、分析后的人为因素所引起。
通过分析发现,生理因素、人为因素以及设备因素、试剂因素对血液分析结果均有影响。其中检验流程中分析前影响因素中的人为因素是主要的影响因素,而这种人为因素只能通过和临床的沟通才能发现和解决[4]。
3讨论
血液分析是临床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项目,近来年随着高端血常规分析仪的不断问世、血液分析的质控方法学的加强以及及血液分析血细胞复检规则的不完善,检验科已能够向临床提供较好的血液分析结果,但是由于标本的来源、运送及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误差,导致了少量标本血液分析的结果并没有真实的反映病人的实际情况,导致临床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如何减少或杜绝此类误差,是检验科和临床之间共存的一个话题。传统的检验观念是仅对此检验标本负责,只要标本未做错,检验科就没有任何的责任。但是目前的检验观念已更新为不仅对标本负责,更要对病人负责。因为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由患者投诉,医疗机构要拿出证据证明在诊治工作中一切医疗行为是正确无误的,即便是当初检验科确实没有做错临床所提供的标本,也没有发错结果,但由于检验科所发的结果与病人的实际情况不符,还是不能够脱离责任。因此对那些已排除检验科内部原因所引起的血液分析波动明显的病人,不能盲目急于发出结果,而要及时的和临床科室进行沟通[5]查出血液分析结果的波动的原因。从上述结果我们也可以看出血液分析结果波动明显的病人78%是由血液分析检验工作流程中分析前的人为因素所引起,2%是由血液分析检验工作流程中分析中、分析后的人为因素所引起。也就是说,主要的人为因素为血液分析检验工作流程中分析前的影响因素,而这部分影响因素是检验科不可能控制的[6],例如采血时间、采血的位置、采血者的技术、采血者的责任心等等。而这些具体的信息也只有能临床沟通中才能获得[7]。
与临床科室沟通的检验人员也需要一定临床知识,目前在检验科此岗位的固定工作人员是检验医师,检验医师得到检验人员所提供的信息后,来到患者所在的臨床科室,可以自已先去看一下病人,了解病人的大体情况。然后和主管医生其得联系,例如HB明显减低(<20g/L)的患者排除临床有无内脏出血或手术出血,WBC明显增高的病人是不是术后病人或感染加重的病人等等。和临床医师沟通共同排除病人自身变化外,就必需和标本采集者(护士)取得联系,了解当时采血的过程,实际情况证明,68%血液分析的波动都是由标本采集者(护士)不合格的操作所引起,例如在输液同侧采血造成血液的稀释、采血技术不熟练反复在血管内抽吸造成微凝块和溶血的产生、真空管内的采血量不够或不及时不充分的混匀等等,更有甚者偶有标本张冠李戴,采错病人的情况出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要得到一个准确的检验结果,有待于医生和护士对检验的了解和支持,仅靠检验人员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沟通。沟通不仅可以解决问题,还可以促进临床医生和检验人员的共同进步[7]。
4结论
为了减少血液分析中人为因素所引起的波动,必须要改变以前保持的传统工作理念(仅为此标本负责),而要本着对病人负责的态度,不仅要排除检验科内部的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且要及时和临床沟通[4],剔除临床标本采集过程和运送过程中的人为因素。为临床提供符合病人真实水平的血液分析结果。
参考文献
[1]张宇.血常规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2,6(10):390-391.
[2]朱晓辉,何菊英,朱忠勇.应用血液分析仪后复查血片的内容和方法及程序[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26(10):785-787.
[3]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全国血液学复检专家小组工作会议纪要暨血细胞自动计数复检规则释义[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30(4):380-382.
[4]邹单东,韦美德,等.检验科与临床沟通的重要性[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11(5):1402-1403.
[5]屈爱春,赵俊娟.加强医学检验与临床沟通的意义[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0):253-254.
[6]丛玉隆.临床实验室分析前质量管理及对策[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8):483-485.
[7]栾建敏.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12).
【关键词】血液分析;人为因素;波动;临床沟通
患者血液分析结果在短时间内出现明显的波动,常是临床某些疾病和病情变化的重要指针,然而少部分血液分析结果的波动并不是病人体内真实的波动,而是由于各种人为因素所造成的,为了给临床科室提供尽可能真实的血液分析结果,避免医疗纠纷,检验科和临床科室的沟通尤显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尽量的剔除由人为因素引起的血液分析的结果误差,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通过在LIS系统上结果比对,将我院检验科在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100份不同病种血液分析结果波动明显异常的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
1.2方法途径
1.2.1检验科工作人员从血液分析的工作流程来对标本波动的情况进行评估,即排除或发现是否检验工作流程中质量分析中、分析后检验科的原因所引起的波动。
1.2.2对已排除检验科自身原因所引起波动的标本,检验科安排检验医师立即到病人所在科室,了解病人的状态、采血和标本的运送过程。排除或发现是否检验工作流程中质量分析前临床科室和标本运送所引起的波动。
1.2.3通过在LIS系统上结果比对,将我院检验科在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100份不同病种血液分析结果波动明显异常的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首先排除检验流程中检验科内的问题(也就是检验分析流程中分析中分析后过程中的问题),然后此类标本在和临床取得联系。获得检验流程中分析前(采血和标本运送)关于此类标本的信息。最后通过和临床各环节的沟通总结分析解决问题。
2结果
血液分析结果波动明显的病人20%是病人自身状况的反应,78%是由血液分析检验工作流程中分析前的人为因素所引起,2%是由血液分析检验工作流程中分析中、分析后的人为因素所引起。
通过分析发现,生理因素、人为因素以及设备因素、试剂因素对血液分析结果均有影响。其中检验流程中分析前影响因素中的人为因素是主要的影响因素,而这种人为因素只能通过和临床的沟通才能发现和解决[4]。
3讨论
血液分析是临床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项目,近来年随着高端血常规分析仪的不断问世、血液分析的质控方法学的加强以及及血液分析血细胞复检规则的不完善,检验科已能够向临床提供较好的血液分析结果,但是由于标本的来源、运送及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误差,导致了少量标本血液分析的结果并没有真实的反映病人的实际情况,导致临床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如何减少或杜绝此类误差,是检验科和临床之间共存的一个话题。传统的检验观念是仅对此检验标本负责,只要标本未做错,检验科就没有任何的责任。但是目前的检验观念已更新为不仅对标本负责,更要对病人负责。因为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由患者投诉,医疗机构要拿出证据证明在诊治工作中一切医疗行为是正确无误的,即便是当初检验科确实没有做错临床所提供的标本,也没有发错结果,但由于检验科所发的结果与病人的实际情况不符,还是不能够脱离责任。因此对那些已排除检验科内部原因所引起的血液分析波动明显的病人,不能盲目急于发出结果,而要及时的和临床科室进行沟通[5]查出血液分析结果的波动的原因。从上述结果我们也可以看出血液分析结果波动明显的病人78%是由血液分析检验工作流程中分析前的人为因素所引起,2%是由血液分析检验工作流程中分析中、分析后的人为因素所引起。也就是说,主要的人为因素为血液分析检验工作流程中分析前的影响因素,而这部分影响因素是检验科不可能控制的[6],例如采血时间、采血的位置、采血者的技术、采血者的责任心等等。而这些具体的信息也只有能临床沟通中才能获得[7]。
与临床科室沟通的检验人员也需要一定临床知识,目前在检验科此岗位的固定工作人员是检验医师,检验医师得到检验人员所提供的信息后,来到患者所在的臨床科室,可以自已先去看一下病人,了解病人的大体情况。然后和主管医生其得联系,例如HB明显减低(<20g/L)的患者排除临床有无内脏出血或手术出血,WBC明显增高的病人是不是术后病人或感染加重的病人等等。和临床医师沟通共同排除病人自身变化外,就必需和标本采集者(护士)取得联系,了解当时采血的过程,实际情况证明,68%血液分析的波动都是由标本采集者(护士)不合格的操作所引起,例如在输液同侧采血造成血液的稀释、采血技术不熟练反复在血管内抽吸造成微凝块和溶血的产生、真空管内的采血量不够或不及时不充分的混匀等等,更有甚者偶有标本张冠李戴,采错病人的情况出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要得到一个准确的检验结果,有待于医生和护士对检验的了解和支持,仅靠检验人员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沟通。沟通不仅可以解决问题,还可以促进临床医生和检验人员的共同进步[7]。
4结论
为了减少血液分析中人为因素所引起的波动,必须要改变以前保持的传统工作理念(仅为此标本负责),而要本着对病人负责的态度,不仅要排除检验科内部的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且要及时和临床沟通[4],剔除临床标本采集过程和运送过程中的人为因素。为临床提供符合病人真实水平的血液分析结果。
参考文献
[1]张宇.血常规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2,6(10):390-391.
[2]朱晓辉,何菊英,朱忠勇.应用血液分析仪后复查血片的内容和方法及程序[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26(10):785-787.
[3]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全国血液学复检专家小组工作会议纪要暨血细胞自动计数复检规则释义[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30(4):380-382.
[4]邹单东,韦美德,等.检验科与临床沟通的重要性[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11(5):1402-1403.
[5]屈爱春,赵俊娟.加强医学检验与临床沟通的意义[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0):253-254.
[6]丛玉隆.临床实验室分析前质量管理及对策[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8):483-485.
[7]栾建敏.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