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时机要好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s8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材——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便是老师的情感,教材蕴含的情感靠老师去传递、去触发,从而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的。真情交融不仅表现在师与生之间,而且表现在师生情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那教师应该如何才能走进文本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呢?了解写作背景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途径。
  背景就是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现实环境,它包括作品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个人经历等。在教学中,适时介绍背景有助于学生打破时空的阻隔,更好地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走进作者的心灵,理解作者的感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他们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因此,背景材料是语文教师教学的一大“法宝”,大多数教师会选择在授课初始时,认为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快地走进文本,但笔者却认为长期这样,势必会削弱学生主动探究文本的能力,不利于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那什么时候介绍为宜呢?笔者认为应因文本而异,选好时机,发挥背景资料的最大价值。
  一、欲铺垫激趣,选在导入时
  有些文本的时代背景如果不在课前介绍,则会使学生理解困难;有些文本的写作背景则包含着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这样的文本都可以选择在课堂导入时介绍背景。前者能为课堂教学作知识性、情感性的铺垫,后者能为整个课堂的教学激趣。如法国作家都德《最后一课》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而且牵涉到法国的历史,需要一开始就介绍背景。在课前先介绍一下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被迫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普鲁士不仅占据了这两个城市,而且还要求他们放弃自己的语言改学德语。了解了这样的背景,学生才能更快地走进文本。再如唐朝诗人刘禹锡被贬官至和州,结果受到和州知县的几番刁难,半年时间令刘禹锡三次搬家,居室越来越小,前两次刘禹锡不以为然,还写下了两副对联表达自己安贫乐道的情怀,最后一次,他愤而写下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千古铭文《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这样的写作背景立刻就能调动起学生学习文本的热情。
  二、欲解疑答惑,选在初读时
  由于时空的限制和阻隔,有些文本在学生初读时可能会产生诸多疑惑,适时介绍写作背景可令学生豁然开朗。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学生初读时可能会想:康桥是哪里?为什么要“别”康桥?为何是“再别”?第一次“别康桥”是什么时候呢?两次别康桥的原因一样吗?作者再别康桥时流露出怎样的感情呢?这时教师出示背景介绍: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这首诗主要抒发了一种留恋之情、惜别之情和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解决了这些问题,学生走进文本,体会作品传达的情感也就得心应手了。
  三、欲深化中心,选在精读时
  有些文本的背景不介绍,似乎也不影响学生的阅读,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肯定比较肤浅,不够深刻。要想让学生对文本的主题、思想有更透彻的了解,可以将背景介绍安排在精读文章时。如鲁迅先生的《社戏》,文章看似写了一些童年趣事,表达了对童年生活、对农村淳朴的人们的怀念,但果真如此吗?在精读文章时,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文章写于1922年,由于辛亥革命不够彻底,在封建军阀的统治下,封建思想仍紧紧地禁锢着大家的头脑,封建礼教仍牢牢地束缚着人们的手脚,一切都没有进步,一切都没有朝气。在这种气氛之下,儿童教育就更成为封建教育制度的牺牲品了。枯燥无味的教育内容,僵化呆板的教学方法,学生身心备受摧残。少年儿童渴望自由,追求发展,向往大自然的美好风物及人与人之间的亲密融洽、友爱互助的关系。鲁迅先生的《社戏》,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以一个少年儿童观察社会,观察人情的角度,生动真切而又寓意深邃地发出了时代的呐喊:封建教育制度是非推翻不可的了!这样,文章的主题就更鲜明了,学生对文章中心的认识无疑得到了提升!在精读文本时,还可以补充介绍一些名家对作品的评价、感悟,或是作者本人所言,这样的资料补充也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主题。
  四、欲拓展延伸,选在总结时
  有些文本,言虽尽却意无穷,教师在总结时,可抓住契机适时进行背景的补充介绍,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拓展延伸。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讲述了菲利普先生一家乘船去英国旅行,巧遇多年未见的他们误以为已成大富翁的叔叔——正在卖牡蛎的于勒,菲利普夫妇看见他穷困潦倒的样子,如见瘟神,只顾寻思脱身之计,哪里还有什么手足之情?文章中的于勒,自始至终都未发现他的亲人就在眼前,是不是菲利普夫妇做人太自私自利呢?这是不是当时社会中的个别现象呢?教师在总结全文时请学生以“假如于勒是个富翁”为情境改写文章,要求作品的主题不变。这时,就要适时地补充背景:文章写于1883年,当时的法国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激烈。小资产阶级贫困破产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一部分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成员,纷纷踏上了漂洋过海的险途,梦想着有朝一日能腰缠万贯荣归故里。本篇小说就是以这样的社会背景写出来的。表达出作者对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的不满。在这样的背景解说中,学生的改写才不会偏离主题。无论于勒是富裕还是贫穷,他的哥哥嫂子惦记着的不是人,而是钱。
  当然,适时介绍文本的写作背景不仅有以上几种情况,如果文本涉及的背景材料比较复杂,而且与理解内容息息相关,可因文而异,根据背景材料与课文内容及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合理地分解,分层次介绍,多层面运用。总而言之,要让背景资料成为师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纽带,发挥背景资料的最大价值,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富魅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陈俊学校)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数学是理论自然科学中的重要分支——素有“科学之王”之美誉;从数学的起源来看,她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量的抽象——从客观存在的有限性演变为认识领域的无限性;从人文环境来看,数学有着无与伦比的美学情趣——古希腊有一句名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关键词】数学 美 感受  毕达哥拉斯将自然界的和谐统一于数。他认为,数本身就是世界的秩序。他的名言是:凡物皆数。但在一次集会上,一位学者提出了
【内容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新课改的深入,英语课堂教学已从侧重于语言知识的传授转向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但是,大多数学生在口语课堂上消极参与、沉默不肯开口。口语课堂常出现教师说学生听的变异模式。本文阐述了学生消极参与、不肯开口的因素,旨在探索出一些较灵活的符合实际的Speaking教学方法,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从而充分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  【关键词】Speaking教学 消极参与 对策 
【内容摘要】本文阐述了高中地理教学如何设计与操作必修教材中的“活动”。结合该主题,针对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二单元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教材中“洋流”部分的“活动”实施了设计与操作,记录了课堂操作的过程,以此进行小结与反思,肯定了“活动”对学生地理学习、合作交流、批判性思考以及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提高的积极作用,同时也简述了“好活动”设计中在案例选取上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地理 必修教
何谓有效性,一是指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而这个发展更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使学生获得积极地学习(生命)体验,师生共同成长。二是指有效学习。学习时间(学习某知识时花费的时间多少,或说学习效率)、学习结果、学习体验是实现有效学习必须坚持的三要素。三个指标相互关联、互为影响,但学习体验是灵魂。积极的体验态度会使学生乐于学习,并不断提高
【内容摘要】写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小学生喜欢写字,开启“写好字”之门?通过反复实践,我认为以下几点尤为重要:指导学生认清字形;引导学生掌握笔顺;鼓励学生认真练写;多多表扬等。通过扎扎实实的教与学,并持之以恒,定能开启小学生“写好字”之门,从而终生受益。  【关键词】写好字 认清字形 掌握笔顺 认真练写 多多表扬  新的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写字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目标:掌握汉字的
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对教育工作的影响无处不在。其中,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出现,对语文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交互式电子白板是基于PC机的一种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输入设备,通过USB接口与计算机相连,配合投影仪使用,以电子笔取代鼠标,电子白板取代投影布,直接在电子白板上操作计算机。它通过与投影机、计算机的联机使用,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功能和互联网信息传递功能,可以轻松实现书写、标注、几何画图、编辑、打印、存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识字量和理解能力的局限,学习课文时,要想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深刻道理,阅读无疑是行之有效的最佳途径。  《我不是最弱小的》这篇课文情节简单,文字鲜活,是一篇极具生命教育意义的经典之作。  在景色宜人、空气清新的森林里,一家人赏花聊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演绎了一出动人的戏:妈妈把雨衣递给托利亚,托利亚又把雨衣递给了莎纱,这雨衣就是一份关爱,这关爱传递到每一个人的心里。弱小的
【内容摘要】数学是一门比较独特的学科,很多知识枯燥、乏味、难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改善课堂的学习气氛,同时能解决班级内部学习成绩层次不一的问题,使学生之间互取对方之长处,最终实现共同进步的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施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本文从小组合作学习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结束阶段三个方面,理论联系实际,谈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  【关键词】小组合作 高中数学
【内容提要】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从老师自身做起:教师要有激情,教师要威严、谦和,待人公平公正,教学目标明确,因材施教,诚实和谦虚,这样才有可能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构建和谐课堂,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积极性 老师 激情 威严 公平公正 因材施教 和谐  近期常听同事说他们的班级学生听课的状态不是很好,学生听课好像没什么激情,昏昏欲睡。是的,不知不觉高三的数学复习也进入了第二轮 ——
一、问题的提出  如何使学生从课业、考试的奴役中解放出来,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呢?我经常思索着这样一个事实:小孩都以玩为乐,尽管有时他们玩得并不轻松、劳心劳力,可依然乐不可支、甚至废寝忘食。我们当然不能把学习都变成游戏,但可以从小孩的游戏中探寻乐趣产生的内在根源,得到启发。我想小孩子喜欢玩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玩能发挥他们的智慧、力量和才能,使他们从成功中获得精神上的欢乐。孔子云:“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