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半农(1891-1934),语言学家、作家,江苏江阴人。
刘半农为我国汉字首创了“她”字,作为女性第三人称的代词。而此前,汉语中表示第三人称时,男女不分概用“他”字,看得人晕头转向。而在我国近现代早期小说中,如鲁迅的《阿Q正传》等,不想用“他”字指女性,又没有别的字代替,只好都用“伊”字表示女性第三人称。
1920年6月,刘半农在《新青年》上发了题为《“她”》的文章,提出:“中国文字中,要不要有一个第三位阴性代词?如真要的,我们能不能用‘她’字?”不久,他又在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发表《“她”字问题》。自此以后,“她”字作为女性第三人称代词的用法,便固定了下来。
(摘编自《学人轶事》,叶新编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
问题21:汉字“她”的发明者是谁?
1989年央视春晚,冯巩、牛群合说的相声《生日祝辞》中,牛群塑造了一个官僚气息很浓的科长形象。他咬文嚼字,装腔作势,生日祝辞每说完一句必然紧接着说“但是”,一次次的转折将气氛搞得十分尴尬,最后冯巩不得不说:“你再说‘但是’我跟你急!”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句子中凡有“但是”出现,我们往往更关注“但是”之后的内容。对此,著名作家毕淑敏有她自己的解读和看法。
问题22:(1)毕淑敏建议用什么词代替“但是”?
(2)她提出这样的建议的理由是什么?
(阅读材料见2012年4月“读写版”)
做作业的时候要打草稿,这大概是所有同学共同的经验。有的同学在打草稿的时候,就是在纸上杂乱无序地顺手演算;但也有同学喜欢在草稿纸上按顺序编号演算。
问题23:你知道按顺序编号演算有什么好处吗?
(阅读材料见2011年12月“读写版”)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你们有每天坚持阅读的习惯吗?也许你会说,每天功课那么多,哪有时间读书啊!读书真的需要一次花很多的时间才有效果吗?
问题24:你知道达尔文是怎么做的吗?
(阅读材料见2011年12月或2012年7-8月“读写版”)
刘半农为我国汉字首创了“她”字,作为女性第三人称的代词。而此前,汉语中表示第三人称时,男女不分概用“他”字,看得人晕头转向。而在我国近现代早期小说中,如鲁迅的《阿Q正传》等,不想用“他”字指女性,又没有别的字代替,只好都用“伊”字表示女性第三人称。
1920年6月,刘半农在《新青年》上发了题为《“她”》的文章,提出:“中国文字中,要不要有一个第三位阴性代词?如真要的,我们能不能用‘她’字?”不久,他又在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发表《“她”字问题》。自此以后,“她”字作为女性第三人称代词的用法,便固定了下来。
(摘编自《学人轶事》,叶新编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
问题21:汉字“她”的发明者是谁?
1989年央视春晚,冯巩、牛群合说的相声《生日祝辞》中,牛群塑造了一个官僚气息很浓的科长形象。他咬文嚼字,装腔作势,生日祝辞每说完一句必然紧接着说“但是”,一次次的转折将气氛搞得十分尴尬,最后冯巩不得不说:“你再说‘但是’我跟你急!”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句子中凡有“但是”出现,我们往往更关注“但是”之后的内容。对此,著名作家毕淑敏有她自己的解读和看法。
问题22:(1)毕淑敏建议用什么词代替“但是”?
(2)她提出这样的建议的理由是什么?
(阅读材料见2012年4月“读写版”)
做作业的时候要打草稿,这大概是所有同学共同的经验。有的同学在打草稿的时候,就是在纸上杂乱无序地顺手演算;但也有同学喜欢在草稿纸上按顺序编号演算。
问题23:你知道按顺序编号演算有什么好处吗?
(阅读材料见2011年12月“读写版”)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你们有每天坚持阅读的习惯吗?也许你会说,每天功课那么多,哪有时间读书啊!读书真的需要一次花很多的时间才有效果吗?
问题24:你知道达尔文是怎么做的吗?
(阅读材料见2011年12月或2012年7-8月“读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