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口语交际能力是衡量现代人社会交往能力的主要标准。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和家长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了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作用,教育机构也从多方着手,改进和提升着语文口语交际课堂的教学效果,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还从在着流于形式、为了说而说、目标混乱等不足。鉴于此,本文从实际走访和调查问卷两种方式着手,以期为提高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一些个人见解。
關键词:小学语文;口语教学;口语交际。
分类号:G623.2
人是社会性动物,听和说是人类区别于其它物种的主要形式。一个能够充分表达自我价值和需要的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将会获得更多地机会。口语交际交际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国家对口语交际课都非常重视,只是名称不同,虽然我国在课程标准中也将口语交际能力提到了尤为显著的位置。但在目前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口语交际教学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1.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是高素质公民的必备能力之一。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思维快速发展时期,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1.1教材为王,忽视学生的学习实际水平
问卷调查显示,口语交际课中的内容,主要来源于语文教材,80%的教师都是按照语文课本的内容和要求来开展自己的口语教学活动。但问卷调查又显示,92%的同学表示自己想要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进行口语锻炼。现在教学中,两者的矛盾更加的明显。就我校的实际状况来看,教师在进行口语交际课时,所有内容来源都是语文课本,有些话题看似非语文课本上的,但实在是语文课后题的延伸,尤其是新手教师,将语文课本中的内容奉为口语交际课程的圭臬,完完全全的忽视了学生现有的实际水平。例如:在谈大自然感受这一口语交际话题中,因为,我校学生城镇生源居多,他们很少全面的接触大自认,所以,在面对该话题时,很多孩子不知所措,表达出来的语言没有深意,无法引起别人的共鸣。
1.2教学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
随着教师和家长认识的提高,部分教师已经开始有意识的丰富口语教学形式,将话语权交给学生,但问卷调查显示还有33%的教师沿用着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形式。主要表现为:第一,传统的教学形式任然广受老教师的喜欢。口语交际是语言碰撞的交往活动,他需要学生在交流中找到问题,提升能力。老教师由于受到固有思想的影响,总是喜欢在口语交际课堂中先传授语言知识,再讲解说话技巧,然后让学生尝试着表达。这就缩短了学生自主表达,自主实践的时间,使得学生成为了被动的接收容器,消磨了学生表达的欲望和兴趣。第二,课堂讨论成为了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形式。发挥学生主体性这一理念已经被教育者彻底接受,但也存在着泛化使用的现象。很多教师不管交际话题是否适合讨论,只要是口语交际课,就一定让学生自己讨论自己表达,这种表达虽然表面看起来很欣欣向荣,但实际内容冗沉乏味。第三,口语交际被异化为口头作文。在口语可开始之前,很多时候教师会让学生提前收集资料,准备内容,在口语课时让学生将自己已经构思好的“文章”背出来或者念出来,这就有背口语交际课的教学目的。虽然,口语交际能力有利于语言表达的提升,但二者有是有明显不同的,教师不能将二者的界限模糊化。
1.3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学生的积极参与是达到目标效果的重要推动力。口语交际课是开放型课堂,学生其它有极高的兴趣,小学生也是表达欲望最为强烈的时期,口语教育课堂应该是火花四溅、热闹非凡的,但问卷调查显示,有31%的学生从未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效果也时好时坏,非师生心中的理想状态。S老师和L同学对这一现象给与了充分的回应。S老师:“有些学生他性格内向,不善于说话,一个班同学有很多,所以很难照顾到所有同学。”L同学:“老师喜欢的同学老师会一直叫他回答问题,老师不喜欢的同学,就很少回答问题了,有时候谁要是调皮,老师也不会让他回答问题的,这是一种惩罚。”
1.4教学评价和指导单一滞后
问卷调查显示,78%的教师只用一种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书面评价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很少见,学生互评成为了主流得评价方式。因为,小学生自己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有限,他们彼此的互评如果没有教师的及时指导,将是无效的,有时候甚至是伤害别评价同学的。除此之外,教师自己给与学生的评价也是空洞单一的。未能 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给与多样化、有针对性的评价。
2.提高口语交际教学效果的策略
2.1努力提升教师素养,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教师要将终身学习的理念贯穿一生,首先,教师要掌握口语交际教学的目的,学习口语教学的理论。只有理论基础扎实,教师在口语交际课堂中才能收放自如。其次,教师要丰富知识储备,提升个人文化修养。文化修养是隐形课程,她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小学生的很多行为处事方法都是受教师影响的,所以,教师要广泛涉猎,提升自身气质。
2.2优化口语课程设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设计是课程实施的先决条件,教师要注重口语课程的设计,主要表现为:首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过程中,要联系学生实际,具有生活化的特点。这样学生就会有话可说。其次,教师要放宽选题范围。在一堂口语交际课的设计之初,教师要准备两个话题,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由选择,充分尊重和保证学生的主体性。
2.3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调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讨论是口语交际课中非常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有着先天优势,但教师也要灵活运用。首先,构建组合讨论。每次讨论时教师要重新分组,以防小组长期合作产生倦怠。其次,讨论过程中要注意全员参与。具体做法是同学们轮流做发言代表。最后,注重过程性评价。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善于观察,及时给与指导,以防讨论偏离话题。
参考文献:
[1]浅谈如何指导小学语文低年级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J]. 陶志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11)
[2]语文教育过程中对小学生的能力培养研究[J]. 王秀丽.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2011(03)
[3]关于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的调查[J]. 丁炜. 上海教育科研. 2002(10)
關键词:小学语文;口语教学;口语交际。
分类号:G623.2
人是社会性动物,听和说是人类区别于其它物种的主要形式。一个能够充分表达自我价值和需要的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将会获得更多地机会。口语交际交际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国家对口语交际课都非常重视,只是名称不同,虽然我国在课程标准中也将口语交际能力提到了尤为显著的位置。但在目前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口语交际教学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1.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是高素质公民的必备能力之一。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思维快速发展时期,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1.1教材为王,忽视学生的学习实际水平
问卷调查显示,口语交际课中的内容,主要来源于语文教材,80%的教师都是按照语文课本的内容和要求来开展自己的口语教学活动。但问卷调查又显示,92%的同学表示自己想要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进行口语锻炼。现在教学中,两者的矛盾更加的明显。就我校的实际状况来看,教师在进行口语交际课时,所有内容来源都是语文课本,有些话题看似非语文课本上的,但实在是语文课后题的延伸,尤其是新手教师,将语文课本中的内容奉为口语交际课程的圭臬,完完全全的忽视了学生现有的实际水平。例如:在谈大自然感受这一口语交际话题中,因为,我校学生城镇生源居多,他们很少全面的接触大自认,所以,在面对该话题时,很多孩子不知所措,表达出来的语言没有深意,无法引起别人的共鸣。
1.2教学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
随着教师和家长认识的提高,部分教师已经开始有意识的丰富口语教学形式,将话语权交给学生,但问卷调查显示还有33%的教师沿用着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形式。主要表现为:第一,传统的教学形式任然广受老教师的喜欢。口语交际是语言碰撞的交往活动,他需要学生在交流中找到问题,提升能力。老教师由于受到固有思想的影响,总是喜欢在口语交际课堂中先传授语言知识,再讲解说话技巧,然后让学生尝试着表达。这就缩短了学生自主表达,自主实践的时间,使得学生成为了被动的接收容器,消磨了学生表达的欲望和兴趣。第二,课堂讨论成为了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形式。发挥学生主体性这一理念已经被教育者彻底接受,但也存在着泛化使用的现象。很多教师不管交际话题是否适合讨论,只要是口语交际课,就一定让学生自己讨论自己表达,这种表达虽然表面看起来很欣欣向荣,但实际内容冗沉乏味。第三,口语交际被异化为口头作文。在口语可开始之前,很多时候教师会让学生提前收集资料,准备内容,在口语课时让学生将自己已经构思好的“文章”背出来或者念出来,这就有背口语交际课的教学目的。虽然,口语交际能力有利于语言表达的提升,但二者有是有明显不同的,教师不能将二者的界限模糊化。
1.3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学生的积极参与是达到目标效果的重要推动力。口语交际课是开放型课堂,学生其它有极高的兴趣,小学生也是表达欲望最为强烈的时期,口语教育课堂应该是火花四溅、热闹非凡的,但问卷调查显示,有31%的学生从未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效果也时好时坏,非师生心中的理想状态。S老师和L同学对这一现象给与了充分的回应。S老师:“有些学生他性格内向,不善于说话,一个班同学有很多,所以很难照顾到所有同学。”L同学:“老师喜欢的同学老师会一直叫他回答问题,老师不喜欢的同学,就很少回答问题了,有时候谁要是调皮,老师也不会让他回答问题的,这是一种惩罚。”
1.4教学评价和指导单一滞后
问卷调查显示,78%的教师只用一种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书面评价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很少见,学生互评成为了主流得评价方式。因为,小学生自己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有限,他们彼此的互评如果没有教师的及时指导,将是无效的,有时候甚至是伤害别评价同学的。除此之外,教师自己给与学生的评价也是空洞单一的。未能 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给与多样化、有针对性的评价。
2.提高口语交际教学效果的策略
2.1努力提升教师素养,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教师要将终身学习的理念贯穿一生,首先,教师要掌握口语交际教学的目的,学习口语教学的理论。只有理论基础扎实,教师在口语交际课堂中才能收放自如。其次,教师要丰富知识储备,提升个人文化修养。文化修养是隐形课程,她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小学生的很多行为处事方法都是受教师影响的,所以,教师要广泛涉猎,提升自身气质。
2.2优化口语课程设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设计是课程实施的先决条件,教师要注重口语课程的设计,主要表现为:首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过程中,要联系学生实际,具有生活化的特点。这样学生就会有话可说。其次,教师要放宽选题范围。在一堂口语交际课的设计之初,教师要准备两个话题,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由选择,充分尊重和保证学生的主体性。
2.3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调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讨论是口语交际课中非常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有着先天优势,但教师也要灵活运用。首先,构建组合讨论。每次讨论时教师要重新分组,以防小组长期合作产生倦怠。其次,讨论过程中要注意全员参与。具体做法是同学们轮流做发言代表。最后,注重过程性评价。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善于观察,及时给与指导,以防讨论偏离话题。
参考文献:
[1]浅谈如何指导小学语文低年级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J]. 陶志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11)
[2]语文教育过程中对小学生的能力培养研究[J]. 王秀丽.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2011(03)
[3]关于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的调查[J]. 丁炜. 上海教育科研. 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