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素质教育探讨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083832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贯彻实施素质教育,这是当前化学教师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本人想在这里谈几点粗浅看法,与大家共同研究。
  一、教好学好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化学科学素养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科学素质。
  初中和高中化学教学大纲都明确要求:要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教好学好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两个观念需要更新:
  其一,强调化学“双基”教学,不只是为了升学需要,不只是为学生考进高一级学校进一步学习化学打好基础,还要考虑到学生毕业后未能升学(事实上大多数学生是不能升学的),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作为一个现代社会公民所应具备的化学基本知识和初步的化学科学素养;另外,“大纲”提出的“进一步学习”也不单指“升学”,还包括在实际工作需要时,以中学化学知识为基础,对化学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如自学或业余进修等。
  其二,“大纲”在提出要重视“双基”教学的要求之后,紧接着就强调化学“双基”教学必须同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密切联系,要使学生了解化学知识的重要应用。要“教育学生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中学是基础教育,是“不定向”教育,它的根本宗旨是为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打好德、智、体等方面的素质基矗中学开设的课程是一般的、通用的文化课程,目的是要使学生掌握较为宽厚的文化、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中学化学教学必须改变那种以应考、升学为目的,从课本到课本、从理论到理论的脱离实际的倾向。
  将新编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和即将投入实验的新编高中化学教学大纲与过去的旧大纲相比较,我们会发现明显的区别是:新大纲都一致强调:在化学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训练他们的科学方法;培养他们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感。就是说,化学教学的任务是,既要用化学基本知识武装学生,也要使他们在思想、品德、能力、情感、意志等方面得到发展。这些教学目的,是主张“分数至上”、“片面追求升学率”、迫使学生埋头于应考练习的“应试教育”所不能达到的。
  二、设计好“教”与“学”的两种过程,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
  “应试教育”偏面强调灌输,在课堂教学中,只重视教的过程,不重视学的过程。教师习惯于把课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滴水不漏地讲给学生听,唯恐因某一点没讲到而造成考场上的失分。学生的学习被老师包办代替,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素质教育强调发展功能,实施发展性教育行为。在课堂教学中,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主动地参与,主动地获取知识。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紧密结合起来,这是现代教学论的根本观科学发展的基本过程是:明确问题——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化学教学应充分利用和发挥化学实验的优势,使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例如:
  第一步:提出问题,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参与;
  第二步:观察实验(教师演示或学生亲自动手),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第三步:启发学生思考,把生动的直观引向抽象思维;
  第四步: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相互启发,得出结论;
  第五步:组织课堂练习,达到学以致用。
  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观察、实验、思维、自学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改变只有必修课的单一模式和课堂教学的封闭格局,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拓宽学生的成才渠道
  “应试教育”的弊端之一是只设置单一的必修课程,只有课堂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强调跟应考指挥棒对口接轨。教学视野封闭、狭隘。对全体学生不加区别的统一要求,忽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其结果是扭曲和束缚了人才发展;素质教育则以现代课程理论为指导,构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的课程结构。重视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发展,主张人才资源的多样化、多层次。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形式,教好化学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同时,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相对宽松的环境,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保证。积极组织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选修课的学习,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参观、讲座、兴趣小组、社会调查、阅读科普读物等。使课内外、校内外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全面发展教育与个性发展教育相结合,从多方面、多渠道开发学生潜能。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我们要努力学习党和国家关于教育改革的方针政策,学习有关素质教育的理论,转变教育观念,坚定改革步伐,以提高全民素质,振兴中华为己任,在工作实践中,逐步开创出一条新路。
  点。
其他文献
实验本来是以仪器为主要对象而进行的动手操作过程和实践过程。但在某些情况下,运用多媒体实验课件代替实际实验,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下面就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应用多媒体课件,谈谈自己的做法和想法。  一、利用互动性强、仿真度高的课件,模拟完成一些不易实际操作或仪器短缺而无法操作的实验  在农村中学,本来就短缺的仪器设备很难跟物理教学计划上课程的改进和变化,再加上有些实验仪器十分落后,学生操作起来很不方便
期刊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所谓的学习困难生,大多数是由于对学习缺乏兴趣造成的。在初中教学工作中,尤其是在转化学习困难生的过程中,只有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阐述。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学生喜欢某位老师,就会
期刊
什么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纪律严明是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的重要保障,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必须严明党的纪律,把纪律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科学分析了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深刻阐明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深入回答了管党治党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做出了总体部署。结合学习成果,谈如下体会。  一、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
教学永远具有强烈的教育性。重视和加强青少年的品德教育,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热点。在我国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大纲中,均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还要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影响和真、善、美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小学英语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德育因素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对
期刊
小学处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对小学生加强基本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使他们注意行为习惯的养成,就显得非常的重要。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才能逐步提高理性认识,以理论指导道德行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小学时期的基础教育对他们的一生,尤其是怎样做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农村小学相对城市小学而言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条件较差、而且随着父母外出务工的增加,存在孩子的家庭教育缺失等诸多问题。因此,把农村小学生培养成有理想、
期刊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政府依法行政的含义、要求、意义以及政府应如何审慎用权,科学决策。掌握审慎用权,科学决策的意义。提高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结合教材的知识点,选取典型的实例,加以分析说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关注政府依法行政的表现,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法治观念。体会我国政府推进依法行政、进行科学民主决策和接受人民监督的重要意义。  二、教
期刊
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课,使英语教学步入一个金色年华。如何改革传统英语教学的缺陷,提高学习效率,始终让学生保持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正确指导学生对英语单词的掌握,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对英语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词汇是语言的基础,可以称之为学习英语的起跑线,而农村的孩子由于特定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使他们记忆单词的能力还有待加强。作为小学英语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