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终止12~15周妊娠体会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妊娠12~15周的孕妇,采取哪种方法终止妊娠在计划生育四术中是一个难题,这样的受术者门诊经常遇到,终止妊娠心情迫切。面对这些实际问题,对来诊者采取做早、做小的办法。对324例受术者采用利凡诺100mg羊膜腔内注射,除204例能自娩外,对不能自娩的120例行钳刮术,均无不良反应,获得成功。通过采用这种方法,减少了计划外出生,为控制人口增长、推动计划生育工作开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过去对妊娠12~15周的孕妇即人流术大、引产术小自愿终止妊娠的妇女只能用水束引产,经阴道羊膜腔外给药,催产素静滴来终止妊娠,但因为阴道操作易于感染,静滴催产素要专人观察,效果不旦不理想,而且风险较大,没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医生操作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只好嘱受术者回去待引产,往往由于待引产,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思想工作的阻力会越来越大,也就是说,妊娠时间越长,孕妇及其家属超生的欲望越强,这样势必增加计划外生育,冲击人口计划。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院自2003~2006年对324例妊娠12~15周的孕妇行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注药后除自娩外,对不能自娩的受术者行钳刮术均获得成功,现将资料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受术者总例数324例。年龄:20岁以内6例,20~30岁228例,30岁以上90例。妊娠周数:妊娠15周78例,妊娠14周204例,妊娠13周12例,妊娠12周30例。最大年龄42岁,最小年龄20岁
  手术条件:①凡妊娠12~15周做B超确诊为妊娠,自愿要求终止妊娠,无禁忌症者。②无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及血液病者。③子宫体上无手术瘢痕,宫颈无陈旧性裂伤者。④无生殖道炎症或穿剌部位皮肤无感染者。⑤术前24小时内体温在37.4℃以下者。⑥做全面的体格检查、妇科检查及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功能检查。⑦必须住院。⑧手术用的器械、敷料备品必须高压灭菌。
  用药剂量:1%利凡诺100mg。
  方法:①术前排空膀胱,取仰卧位或膀胱截石位。②穿剌部位皮肤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取宫底下2横指正中线或宫体最突出的部位,用9号穿剌针头准确快速直刺羊膜腔内,因此时期宫体较小,宫底未出盆腔,在耻骨联合上根本触不到宫底的高度。助手经阴道进行子宫复位,使宫底超出盆腔,此时羊水较少,穿刺时空虚感不明显,所以边进针边抽吸,一般均能1次成功。③注药时手要稳、缓慢,固定好穿刺针头,术中抽吸羊水2次,避免药液注羊膜腔以外,术毕,拔出穿刺针头,复位停止,无菌敷料压迫片刻,胶布固定。
  注药后的观察:注药后引产时间最长的80小时,最短为21小时45分,流血最多的150ml,流血最少的10ml,平均流血37ml。324例受术者,有204例能自娩,占总数62%,注药后有120例不能自娩,占总数的38%。
  处理:①对注药后阴道流血,可立即行钳刮术,迅速清除宫腔内容物。②对注药后不能自娩、72小时又无产程发动、体温正常、化验白细胞正常可行钳刮术。③对注药后72小时内能自娩的,立即行清宫术。
  
  讨 论
  
  在计划生育四术中,对妊娠12~15周的孕妇要求终止妊娠的方法是不好选择的,我院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了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虽然此时期流产率低于妊娠16周以上的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但对失败的行钳刮术收到满意效果。
  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方法简单,容易操作,比经阴道羊膜腔外给药优点多,减少直接宫腔操作次数,减少感染的机会,适应证多,凡是符合引产条件均可。行钳刮术受术者阴道流血少,无明显宫缩痛。
  在钳刮术中宫颈口松弛、宫口大多数开大1指以上,卵园钳可以顺利通过。
  用药后胚胎因药物中毒而死亡,胎儿死亡后,脑组织萎缩,肌肉失去张力,脊柱弯曲过度,胚胎骨胳软化变形,胎体变小,由于胚胎死亡,血液循环中断,胎盘易于钳出。
  这种钳刮术操作方便,易于掌握,产妇痛苦小、易接受。
  几年来,我们对计划外采取做早、做小的方法,对不同妊娠周数,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
  用此种方法,有效地解决了人流大、引产小的困难,减轻了基层工作负担,解决了四术当中的难题,减少了计划外的出生,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其他文献
资料与方法    一般情况:本组共计30例,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19~68岁,病程2天~1年。其中23例因绞痛急诊入院,7例为间断性钝痛入院。入院后均经过辅助检查确诊为输尿管结石,其中3例合并肾结石。  X线检查:本组病例治疗前全部做了腹部平片检查,上段结石7例,中段结石6例,下段结石17例,其中有3例同时并存肾结石。有9例治疗前做静脉尿路造影,其中4例发现有轻度肾盂积水和输尿管明显扩张,其
期刊
自2004年5月~2005年10月采用“好及施”治疗肩周炎64例,并进行了临床观察,获得了症状清除快,减轻疼痛,药物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资料与方法    本组64例,男26例,女38例,年龄25~70岁。病程2个月~18年。  症状与体征:64例患者有不同肩痛,28例肩痛向上臂放射、伴有患肢酸软无力,夜间疼痛加剧。7例肩关节弹响有摩擦感。12例患肩前方压痛,10例患肩后方压痛、7例患肩前后压
期刊
资料与方法    选择我科2004年3月~2006年2月收治的严重脑卒中患者158例,符合1999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HAP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标准[1];其中男93例、女65例;年龄44~82岁,平均66.5岁;其中脑出血114例,脑梗死44例,均经头颅CT证实;其中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137例,气管切开87例,气管插管58例,应用呼吸机53例;其中16例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2];
期刊
2004年,我院在为437名离退休教职工体检中,经 B超检出非酒精性脂肪肝146例,占体检总人数的33.4%,现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14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男67例,女79例,平均年龄61.2岁(50~82岁);糖尿病69例,肥胖者105例(体重超过身高减100),均无大量及长期饮酒史,肝炎病毒标志物均为阴性。146例中谷丙转氨酶轻度增高23例。均经B超检测提示,肝前场回声增强,
期刊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共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50~80岁,平均65岁。病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7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3例。发病部位:右侧气胸7例,左侧气胸2例,双侧气胸1例。并发症:并发渗出性胸膜炎4例,血气胸1例。  治疗情况:本组10例均经胸膜闭式引流治疗。单纯采用胸腔闭式引流6例,胸腔闭式引流加胸腔内注射粘连剂4例。  典型病例:患者,男,1999年就诊,入院时全胸片
期刊
摘 要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65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LCTD)临床资料,并与同期59例传统开腹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进行比较。包括两种手术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禁食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综合住院费用、药品比例等。结果:两组除患者年龄、性别、TBIL、D-BI
期刊
资料与方法    5例均为男性,年龄31~59岁。4例有呕吐诱因,均为暴食、饮酒、进不洁食物所致,1例原因不明,发病24~48小时确诊者4例,超过48小时者1例。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胸痛、气促、发热,不同程度的颈部及胸部皮下气肿,3例伴有明显的上腹部疼痛。  胸部X线检查均有液气胸。5例均食管碘油造影,有造影剂外溢,并经胸腔穿刺得到明确诊断。食管中段破裂2例,下段3例,裂口长4~6cm者3例,7~9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89Sr治疗骨转移瘤疼痛的机制与疗效。方法:恶性肿瘤骨转移瘤病人55例,静脉一次性给予111~148MBq。间隔3~6个月重复给药,治疗次数为1~3次。结果:止痛效果 55例中显效12例,部分有效 31例,总有效率78.18%(43/55),无效12例,无效率21.82%。病灶疗效: Ⅰ级1例,Ⅱ级9例,Ⅲ级12例,Ⅳ级33例,总有效者(Ⅰ+Ⅱ+Ⅲ)为22例,占40%。结论:89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DM)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和冠状动脉影像特点。方法:将老年AMI患者,分为并发DM组和不并发DM组,回顾性分析临床情况、实验室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并跟踪随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并发DM组的原发性高血压、陈旧性心肌梗死、脑血管病高于不并发DM组。无痛性心肌梗死多见,发病到就诊的时间长;并发DM组影像表现为多支血管病变、远
期刊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50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42岁。孕周:34周至42+5周。产次:最少1次,最多4次,平均1.8次。分娩方式:剖宫产21例,阴道分娩29例。产后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22例,胎盘早剥10例,前置胎盘14例,胎盘植入2例,子宫不全破裂1例,羊水栓塞1例。产后出血量:最少800ml,最多2200ml,平均1400ml。  方法:置患者于介入治疗床上,以铅护颈保护好甲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