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膜置换术对巨大左心室患者左心室容积及收缩功能的影响

来源 :医学研究生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aobi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心脏巨大左心室的出现提示左心室心肌细胞已经出现严重的病理损坏。文章探讨瓣膜置换术对左心室容积及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6年9月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外科收治的术前心脏B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70 mm、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50 mm的心脏瓣膜病合并巨大左心室41例患者资料。分别对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的LVESD、LVE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术后1周、3个月、1年LVEDD与LVESD逐渐下降并呈递减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周的LVEF较术前下降[(41.71±9.84)%vs(49.51±11.10),P<0.01],在术后3个月[(52.54±11.82)%]恢复至术前水平(P=0.10),术后1年[(56.59±10.89)%]升高(P<0.05)。患者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16例、Ⅲ级22例、Ⅲ~Ⅳ级1例、Ⅳ级2例。本组随访率为87.8%,随访12~95个月。2017年7月31月存活34例(94.4%),其中心功能Ⅰ级24例、心功能Ⅱ级10例。随访期间死亡2例,随访总死亡率为5.6%;失访5例,失访率为12.2%。1例患者死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患者死于肝癌伴全身转移。结论瓣膜置换术对巨大左心室患者左心室容积影响明显。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患者左心室容积呈进行性缩小,心脏收缩功能在术后早期低于术前,但之后逐渐改善且较术前明显提高。
其他文献
增能理论强调帮助个人和群体挖掘和激发潜能,以期进一步增加权力,重建自我价值和权能感。文章基于增能理论视角,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方法和技巧,通过激发大学生自身在劳动教育
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战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医学教育发展的大逻辑,但机遇与挑战并存:部分沿线国家医疗水平较低健康需求空间较大,我国医药与沿线国互补性较强,中医
采用Multisim软件仿真的方法,对乙类互补对称放大电路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分析电路负载的输出波形观察功放中容易出现的交越失真,在两个三极管的基极串联了两个二极管后,提供了
将罗宾逊的《弗拉德先生的宴会》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的对比,可以发现中外诗歌有很多异同之处,相异相同之处反映了中西不同的历史特征、民族思维,同时也说明了中西诗歌文化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