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思维导图的介绍和在阅读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对利用思维导图辅助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究。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然后结合实例说明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通过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与目标语言的内化,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思维导图;初中英语
一、概述
阅读教学在基础英语教育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阅读不仅能够提高读者的阅读能力,还可以拓展词汇量,提升写作水平,开阔眼界,学习更多的知识。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很多一线英语教师和教研员都从不同的角度对阅读教学进行了各种尝试。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发展学生的说和写的能力。然而,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达到更加有效的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挑战。《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2012)提出阅读是一种语言技能,是一种理解的技能,是构成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结束时,学生要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通过阅读学习,学生可以丰富自已的语言,获取有用的信息,并与作者进行思想交流和心灵对话。但以语言学习为主要目的的阅读教学是当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常见的现象。思维导图的运用旨在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要义和思想精髓。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简单而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由英国学者东尼·博赞(Tony Buzan)在20世纪60年代末所创。通过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和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和图像或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利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通常将某一主题置于中央位置,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向四周放射,每条分支上使用一个关键词,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整个图形看上去就像人的神经网络图(东尼·博赞,2005)。阅读是辨认和理解书面语言,将文字符号转换为有意义的信息输入。思维导图正是以视觉化的形式是阅读中的概念建立关联,揭示知识结构的细节变化,以立体的方式思考,让复杂的问题变得更加简单,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虽然说思维导图在很多领域都已经得到广泛运用,但如何有效利用思维导图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却仍然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话题。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有效使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快速获取信息,从而提高阅读能力。特别是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加以训练,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提高阅读速度。绘制思维导图时,首先根据文章主題写下中心词,然后再一层层展开,主要围绕关键词、分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等内容,进行充分联想和发散思维,将主题相关联的知识分层分类进行管理,变成一张完整的关键词结构图。以人教版新目标八年级下册Unit 2 I’ll help to clean the city parks.Section B 2b Reading部分的教学为例,该文体为书信,通过小狗Lucky的故事,引导学生讨论关心、帮助残疾人的不同办法和手段,向社会施以爱心。读前热身设计一个表演环节,小组扮演残疾人(the disabled)生活中的一个场景,引起共鸣。读中引导学生快速浏览文章,初步了解文本的框架和主要事件,再根据故事情节把握细节,设计并完成如下思维导图:
本课通过思维导图的辅助教学,学生对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了解更加到位,在读后活动的语言输出复述(retelling)环节,学生表现积极,课堂气氛活跃。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总结,形成层次化的知识网络,方便回忆和提取所需知识及其相关联的语言知识。对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具有明显的效果,为学生的自由表达提供了结构清晰和明确的支架,有助于学生认知的输出和为交流提供表达的线索。英语阅读中运用思维导图,不仅能够将英语阅读的内容简单直观地展示出来,还能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学生更好掌握所学的内容,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总结运用知识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学习材料的理解和对知识的整合和应用。
三、结束语
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思维导图需要读者主动寻找关键词和中心思想,在学习阅读文章时,给出一个基本的框架,学生在阅读文章时会有意识地提取关键词,从而加快阅读速度,长期训练下去,阅读速度和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利用主题图,关键词和网络结构,激活相应的语言表达,帮助学生把阅读篇章的主要内容总结概括出来,促进学生对文章大意的理解,巩固目标语言的输入,并且为语言输出做好铺垫,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通过阅读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东尼·博赞(著),张鼎昆,徐克茹(译).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马武林,陈钰.思维导图辅助高中英语语篇教学理论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08(3).
关键词:阅读教学;思维导图;初中英语
一、概述
阅读教学在基础英语教育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阅读不仅能够提高读者的阅读能力,还可以拓展词汇量,提升写作水平,开阔眼界,学习更多的知识。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很多一线英语教师和教研员都从不同的角度对阅读教学进行了各种尝试。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发展学生的说和写的能力。然而,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达到更加有效的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挑战。《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2012)提出阅读是一种语言技能,是一种理解的技能,是构成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结束时,学生要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通过阅读学习,学生可以丰富自已的语言,获取有用的信息,并与作者进行思想交流和心灵对话。但以语言学习为主要目的的阅读教学是当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常见的现象。思维导图的运用旨在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要义和思想精髓。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简单而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由英国学者东尼·博赞(Tony Buzan)在20世纪60年代末所创。通过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和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和图像或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利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通常将某一主题置于中央位置,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向四周放射,每条分支上使用一个关键词,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整个图形看上去就像人的神经网络图(东尼·博赞,2005)。阅读是辨认和理解书面语言,将文字符号转换为有意义的信息输入。思维导图正是以视觉化的形式是阅读中的概念建立关联,揭示知识结构的细节变化,以立体的方式思考,让复杂的问题变得更加简单,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虽然说思维导图在很多领域都已经得到广泛运用,但如何有效利用思维导图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却仍然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话题。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有效使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快速获取信息,从而提高阅读能力。特别是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加以训练,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提高阅读速度。绘制思维导图时,首先根据文章主題写下中心词,然后再一层层展开,主要围绕关键词、分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等内容,进行充分联想和发散思维,将主题相关联的知识分层分类进行管理,变成一张完整的关键词结构图。以人教版新目标八年级下册Unit 2 I’ll help to clean the city parks.Section B 2b Reading部分的教学为例,该文体为书信,通过小狗Lucky的故事,引导学生讨论关心、帮助残疾人的不同办法和手段,向社会施以爱心。读前热身设计一个表演环节,小组扮演残疾人(the disabled)生活中的一个场景,引起共鸣。读中引导学生快速浏览文章,初步了解文本的框架和主要事件,再根据故事情节把握细节,设计并完成如下思维导图:
本课通过思维导图的辅助教学,学生对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了解更加到位,在读后活动的语言输出复述(retelling)环节,学生表现积极,课堂气氛活跃。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总结,形成层次化的知识网络,方便回忆和提取所需知识及其相关联的语言知识。对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具有明显的效果,为学生的自由表达提供了结构清晰和明确的支架,有助于学生认知的输出和为交流提供表达的线索。英语阅读中运用思维导图,不仅能够将英语阅读的内容简单直观地展示出来,还能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学生更好掌握所学的内容,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总结运用知识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学习材料的理解和对知识的整合和应用。
三、结束语
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思维导图需要读者主动寻找关键词和中心思想,在学习阅读文章时,给出一个基本的框架,学生在阅读文章时会有意识地提取关键词,从而加快阅读速度,长期训练下去,阅读速度和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利用主题图,关键词和网络结构,激活相应的语言表达,帮助学生把阅读篇章的主要内容总结概括出来,促进学生对文章大意的理解,巩固目标语言的输入,并且为语言输出做好铺垫,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通过阅读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东尼·博赞(著),张鼎昆,徐克茹(译).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马武林,陈钰.思维导图辅助高中英语语篇教学理论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