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语言技巧 增效体育课堂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x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者之传道授业解惑,无不在于语言的沟通与交流和思维的碰撞与升华,体育课堂教学语言是激发学生学练兴趣、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师的语言表达技巧则会更直接地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一、善用导入性语言,激趣拓思维
  引人入胜的导入语,往往会是一节课的良好开端,教师能够以简明扼要的语言,来激发学生学练兴趣,拓展思维空间。
  在“语言导入”中,教师利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语气及语调来渲染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思维,使学生在不同的情境或角色中完成不同思考,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情景”,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如“投掷实心球”一课中,教师可以采用“保家卫国”的情境导入,“同学们,一场激烈的保家卫国战斗即将打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名战士,如何才能打赢这场保家卫国的战役呢?今天,我们将尝试如何将炮弹(实心球)又准又远地打到敌营。”教师手持实心球模拟炮火连天的场景,拓展学生们的想象力,触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其发自内心地走进战士的角色而准备加入战斗!
  在低水平学段“游戏导入”中,以儿童化的语言,言简意赅地讲明游戏规则、注意事项,将所要教授的知识内容与游戏有机结合,既活跃气氛又使学生身心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进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如“青蛙跳跳跳”一课,教师一边引领学生们观看“青蛙在荷叶上跳来跳去”的动画视频,一边问学生“孩子们,想不想跟着青蛙爸爸学习跳跃本领?看,我们场地上也有一片片的荷叶(体操垫),不小心会落到水里去呦!”用学生们都能听懂的语言引导学生们参与游戏,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融入到了学生心里,教师既是游戏的组织者又是参与者,增进了师生见的情感和学生的学练效果。
  二、善用过渡性语言,承上又启下
  体育课堂教学一般由开始导入环节、热身准备环节、积极学练环节、放松恢复总结环节四大环节组成,每个环节的过渡都需要教师运用一定的技巧。简单直接的过渡会让学生产生衔接过于生硬的不适感,而灵活地运用不同的过渡性语言,则会使课堂教学承上启下,顺畅自然。
  如“保家卫国战役”导入环节结束后,直接性地过渡:“来,同学们,现在我们做一下热身”,如此生硬地进入下一环节,就不如激励性地过渡:“战友们,大战在即,为了更好地投入战斗,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好准备工作吧!”随即带领学生们进行上下肢的运动与拉伸,为战斗打响做好积极的准备。进入积极学练环节,又可以设疑式地过渡:“同志们,现在有个困惑,我们打的炮弹近而又不准,怎样才能让炮弹又远又准地投到敌人阵地呢?”引发学生思考困惑、探究方法,找到投掷力度与角度的重点与难点环节。到了成功夺取战疫胜利之后,又可以情境式地过渡到放松环节:“战友们,我们经过艰苦的战斗,最终取得胜利,回到了后方,躺在舒适的草地上,沐浴着和煦的阳光,舒展我们的身体”。一节课就这样在自然的衔接过渡中结束了,通过前一环节的层层递进,将本节课的技术动作融入了进去,学生们兴趣高涨,意犹未尽地期待着下一节课的到来!
  再如“青蛙跳跳跳”的游戏环节,学生们跟着青蛙爸爸学本领,可以自然地过渡,从模仿青蛙爸爸的走一走、近距离的跳一跳,到“孩子们想不想跳得更远一些呢,看一看青蛙爸爸怎么做的?”,模仿青蛙爸爸利用屈膝、摆臂、蹬伸可以跳得更远、落地更稳,这种直观性的肢体动作和富有亲和力的语言,在一次一次的鼓励声中、在一次一次大胆的尝试下,使学生一步步学到了跳得更远的本领。
  三、善用结束性語言,善始又善终
  体育课的结束部分是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此环节既是本课之末又是下课之始,教师要善于选用合适的结束语,做到善始善终,并做好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整理思维,巩固知识,学以致用。
  如“同学们,今天的战斗我们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是也暴露出大家耐力和力量素质较差等等一些不足,希望大家在家勤加练习,老师期待着大家在下节课《爬雪山过草地》(障碍跑)中更好的表现。”恰到好处地结束本课教学,既让学生们略感意犹未尽,又让他们更加期待下次课的来临。
  体育教学语言是一门多变的艺术,教师要善于掌握其技巧并灵活运用之,更好地与学生展开情感的沟通,唤起学生学练动机,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
  ——马冬(山东省邹城市中心店中学,273512);方德志(山东省邹城市东滩煤矿学校,273512)整理
其他文献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因此让中华传统文化赶上时代、引领未来正成为文化传承的“现在进行时”。武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颗明珠,需要体育人将这一国粹发扬光大。  武术教学中,由于需要定型的动作比较多,常会导致武术课的整体练习密度偏低,如何创新设计与实施武术教学中的体能练习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依据江苏省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二次备课与课堂教学评选活动中的水平二(三年级)《武术:冲拳、推
为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弘扬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切实推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学校教育,展示全国中小学龙狮运动推广成果,2019年5月23日—24日,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舞龙舞狮分会、全国舞龙舞狮进中小学工作领导小组、全国舞龙舞狮进中小学工作指导小组主办,山东省日照市教育局、山东省日照市东湾区教育和体育局协办,山东省日照市新营中学承办的第七
一、案例背景  传统的小学足球课堂教学中,教师多关注足球技术的传授,对学生的足球基础缺乏深入了解,足球课堂常陷入某项足球技术教学的境况,丢掉了足球运动的原有魅力,弱化了足球的育人功能,使原本应该充满快乐和情感的足球课堂达不到预期效果。  如何改变现状?笔者认为教师应当把足球课堂的“足球味”找回并带给学生。足球赛场上的个性张扬、身体对抗、团队合作、裁判规则……赛场外热情的球迷、舞动的队旗、嘹亮的队歌
田径运动包含走、跑、跳跃、投掷等项目,是从事其他各类运动的基础性项目,对提升人的基本活动能力具有重要价值。田径类运动是《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选学内容之一。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体育与健康全一册》中,田径类运动单独列为一章,包括跑、跳跃、投掷和体能发展与自我评价等内容。下面对教科书中的田径教材进行全面介绍与解读,并对如何通过田径运动的教学全面
北京市中小学羽毛球课程实施方案的推行,不仅可以解决北京市中小学羽毛球课程衔接不当、学业质量难以评定、运动能力等级评价标准缺失、教学目标不明确等问题,还可以促进学生熟练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进而为形成北京特色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观、内容观、教学观、评价观贡献设计智慧。  一、羽毛球课程设计的依据  围绕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动作技能学习规律,充分考虑北京市社会发展需求及学校的教学条
软式排球运动在笔者学校开展多年,在日常的练习、比赛中,当来球太快,队员来不及移动时,会下意识地用脚踢救球。脚的灵活性虽然低于手,但也有它的优势:脚离地面较近,腿比手臂长,起球的路线可以是由下而上,可以触及离身体较远的球。通过观察,笔者发现2010年以来的扬州市中小学生排球比赛中,每一届比赛都会出现脚踢救球的现象,在小学生的软式排球比赛中尤为常见,而且脚踢救球的成功率较高。特别是在2018年扬州市阳
一、武术与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教材的育人价值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見》中明确提出了“三个迫切需要”,表明在新时代全面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十分重要和紧迫的。加强各学段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而且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自觉增强文化主体
2018年12月22日,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国际交往工作委员会和首都体育学院共同主办的改革开放40年中国体育外交改革与发展高层论坛在首都体育学院举行,论坛的主题为:体育对外交往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奥委会副主席杨树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杜柯伟,教育部学生体育协会联合秘书处秘书长、亞洲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席、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主席薛彦青,亚洲大
为了给全面推行体育家庭作业做好准备,笔者在小学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初步尝试,将学生练习动作进行合理拆分与转换,确保其具有可操作性和易评价性。从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布置层次化、练习内容可量化和动作练习易评价化等3个层面去把握,以期达到优化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目的。  一、作业布置层次化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一时期的居家锻炼无论在手段上,还是在内容上,都为体育
笔者作为一名基层体育教师,从事校园中长跑业余训练20余年,深刻了解中长跑业余训练的基本原则和训练方法。中长跑除了要遵循科学的训练方法外,运动员的营养补给也需要加强,不但要注意平时一日三餐的膳食营养,更要重视训练前期、中期、后期运动营养补剂的补充。要在科学训练的基础上,合理摄取营养补剂,从而提高运动员的机体健康和运动能力。  一、中长跑运动员的日常膳食营养补充  1.主食。面食和米饭是中长跑运动员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