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蛋糕》 作者:金宵 院系:实验艺术学院 作品材料:综合材料《将清晨视为万物生长》 作者:蒋睿莹 院系:实验艺术学院 作品材料:绳《晨》 作者:高彦 院系:油画系 作品材料:布面油画《接单》 作者:黄银宇 院系:造型学院基础部 作品材料:布面油画《七个变》 作者:欧欢 院系:实验艺术学院 作品材料:纸张、丙烯颜料、丝绸《世界是个漂流花园》 作者:吴尚聪 院系:造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蛋糕》
作者:金宵
院系:实验艺术学院
作品材料:综合材料
《将清晨视为万物生长》
作者:蒋睿莹
院系:实验艺术学院
作品材料:绳
《晨》
作者:高彦
院系:油画系
作品材料:布面油画
《接单》
作者:黄银宇
院系:造型学院基础部
作品材料:布面油画
《七个变》
作者:欧欢
院系:实验艺术学院
作品材料:纸张、丙烯颜料、丝绸
《世界是个漂流花园》
作者:吴尚聪
院系:造型学院雕塑系
作品材料:木板、油彩树枝、陶
《五光十相》
作者:孟佳宝
院系:油画系
作品材料:布面油画、纸本油画、木框丙烯
《相》
作者:王水杉
院系:中国画学院
作品材料:纸本水墨
《植物智能计划》
作者:张天怡
院系:设计学院
作品材料:植物、昆虫、电路板、亚克力
《2077我们还能画些什么?》
作者:李思奇
院系:造型学院油画系
作品材料:布面丙烯
《合唱团》
作者:刘畅
院系:造型学院雕塑系
作品材料:铁、不锈钢、电机、控制器
《Limx→0》
作者:林路炜
院系:造型学院雕塑系
作品材料:现成品、空压机、PLC控制器、传感器、电磁阀
《Untitled》
作者:文瑞然
院系:造型学院油画系
作品材料:综合材料、丙烯
《呈现》
作者:金俞珉
院系:造型学院油画系
作品材料:综合材料
也许是2020年因为疫情没能在线下办展的缘故,今年的展览乍一看可以用“喜庆”来形容。央美美术馆前,支起了专业的新疆烤馕摊位和8个形态各异的充气人偶(这些都是毕设作品)。进馆后跳绳、红绿灯、鼓掌装置、可爱的画和奇怪的花散落在4层展厅中。
目前展出的是央美436名博、硕士研究生的三千余件毕业作品,涉及绘画、雕塑、实验艺术、建筑、美术史论等多个领域。细看作品阐述,会发现作品背后无尽的思考,近到紧贴热点的艺人培养出道,大到非洲边境线上反复起落的太阳,还有社区管理常态投射下来的形状。当参观者站到鼓掌机器前的讲台上时,一双双手就会从腿上抬起,开始机械化地拍手鼓掌。
一层的作品来自实验艺术和城市设计学院,那些好玩的大型装置大多在这里;二层是油画版画壁画中国画,这些传统媒介在一代代艺术家手中仍然不断制造惊喜;三层是设计学院和雕塑系,这些内容的外延也早已超出了“设计”和“雕塑”这两个简单的词汇,几乎能包罗万象。
有趣的作品实在太多,图片拍不完。防疫抗議仍不能松懈,作为央美第100届毕业生,展览虽然没有开幕式,但精彩的作品是同学们努力与坚毅的最好证明!
责任编辑:陈思
其他文献
蒙尘、斑驳、低矮的房屋 在几张蛛网里陈旧 而青石板始终是新的 从巷子这头走向另一头 你便有了洞穿历史的青灰色长衫 骑在瓦片上的月光 像那只缓缓踱步的大白鹅 伸着脖子,将院里的南瓜花一朵朵喊开 这个春天,她将做母亲 她将载着更多的掌,将时光拨慢 刀 在罗目古镇,比檐下灯笼更扎眼的 是铁匠铺的炉火 师傅夹着一块火红的铁,突然放进水里 强烈的嗞嗞声里热浪腾升 有好长一段时间
山中一日 你想用水蛭般的寂寞,拉长现在的 时光。自行车手术刀一样 划开十月和秋风。或者,你要 路这个锉刀,磨亮惆怅 某些气息,勾勒曾经的场景 风,漏网般的激情,像要跌出 一个自己。落地的山石榴表达着 对自己的愤怒,或者下山 而山,加上一个人的重量,其实是 大地多了一枚羽毛。沉睡的火焰 在剔除着声音。我想:久了就 下山,簇拥着众多下落不明 山仿佛永远失去了“勇敢的 瞬间”
宇轩,本名张宇轩,70后,乡村医生。参加第17届全国散文诗笔会,曾获首届屈原诗歌奖,著有诗集《与药书》等。 十二月十三日,天阴,天气预报说有雨雪 天空有一副慢性病容。它韬光养晦。不信邪。 雪,雨夹雪。已经占领屋顶和街道 并清算我们游历过的原野、州省、往事。 从我们建设家园之初 窗口、门帮、饮水井,是被预留的遐想。 窗口安分了很多年。像盛放猪油的陶罐 也被用来盛放雨水和许多寂寞。
一条条亮闪闪的带子 已成为平原怀中的宠物蛇 灵巧地匍匐在绿草和小花中 河水常怀着感恩 在大地的血脉中穿行 带来轻盈的歌,带走沉重的叹息 河水滋养着一排排大树 就像穿蓑衣戴斗笠的农人 经风沐雨,仍然要倔強地向上 春夏秋冬 河水翘望两岸的五彩缤纷 醉了星眸,染了欢颜 我是在河边长大的孩子 常常在她的身旁守望 不经意间,就钓走了一个童年 棉花 那条古典的蓝印花布 像圣洁
本期,让我们把关注点投向一位澳大利亚女诗人露西·杜根。杜根的诗,擅于用谨慎、樸实、克制的腔调,将对事件和场景的描述呈现得清晰、具体,并在发现诗意的场景中,创造出意味深长的深重性。这与她欣赏的美国诗人毕肖普不无关联,她在一篇访谈中说:“我喜欢她对于细节无懈可击的关注,以及她在每一个措辞当中付出的谨慎,所形成的可称之为‘响亮的细节’的东西。” 露西·杜根还说:“诗歌是来自于呈现那种空白、未知而神秘的
桃花潭传奇 走出山水之物。桃花潭隐藏着 比唐朝记忆还超凡的境界,流动的燕子 绝不旁观李白的闪电和汪伦, 在视线上比湿漉漉的花瓣还紧挨 我们的故乡。原本,诗不限于特指, 但始终不见我们对诗的反应, 而且容易弄混了地名与实物,即使桃花和潭水 常常相互弥补,也不及千尺中的 深度。就像雨颠覆雨的艺术, 花瓣并无明显纷落。连燕子都知道, 隔世的清晨可以平等于交流, 流传是否脱俗,还得
据说有读了会生病的诗 那会不会有发热时利于降温的诗呢? 要说有也有吧 要是能写出帮助改善眼部皱纹、 减缓关节疼痛的诗就好了 这样的诗才是好诗 无缘无故心里闷闷不乐的时候 别去找诗,去摄取咖啡因 去敲打空酒瓶吧 曾有人说读了我的诗 偏头痛不见了 甚至还有人精力变旺盛了 这可不是编出来的 你說我还要从诗里期待些什么呢 (陆玲/译)
曠野上的风 我背对你而坐,无疑又是一次深陷 当你喝完手中最后一杯酒 拿起马头琴孤单地弹了一夜 依然难以安顿 难以摆脱形迹可疑的风 当你想奔赴一场大雨 未料,这场比刀还要锋利的雨 令你深深陷入一场火焰 邮差 我确信,窗外,投来的是清晨的阳光 我依然喜欢你手中拿着的红玫瑰抵着我 的胸口 当,秋风悄悄摁下开关 人间乱纷纷 送信的人已在十八里外迷了路 秋 流云高于秋水,飞
沿途 放好行李 站台迫不及待,把我流放 紧贴车窗 一片灿烂的黄 展现在灰色的天空 心绪,洗去雾霾 瘦去的白杨,温文尔雅 脱去盛装,田野淡定从容 山峦伏在暖阳中 摇篮边 母亲的目光 越过岁月抚摸未来 仿佛,摇臂摄像机 一生 都是看客 视觉盛宴 美术馆 水墨?水粉?油画? 风景,这边,无与伦比 大自然 无拘无束生死,至极至美 如痴静谧的陶醉 忘记 人间烟
风过 把晚霞背后的黑暗吹浓 一朵寂静 就按着玫瑰的样子开了 在回家路上 我看到草籽飘飞 叶子和它锯齿状的边缘 皆已深黄。 它们各自消融在各自的摇晃里。 夜色啊,一直在向西方 悄悄移动 因为爱,因为有些风景 不可言说 我看到万物都发出了自己的光芒 低处 萧瑟的不是枯枝 而是枯枝上最后一片叶子。 又是一年将尽 我等待的许多事物 还未出现。 如一个容器,可以装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