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统计分析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其统计数据、搜集信息以及分析结果、综合统筹的功能成为处理财务工作的有效方法,经过多年的发展经验,企业逐渐摸索出自己的统计分析方法和应用方式,简化繁琐程序,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和精确性,全面掌握信息数据的变化,为企业发展提供财务信息支持。基于此,本文对统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统计分析;财务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F275;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1-0033-01
1统计分析概述
统计学是一门实用性学科且应用较为广泛,在管理、医学、经济和心理学中均有广泛的应用。其主要是通过对数据和信息进行收集、分析、整理等活动让数据变得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符合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从而使信息使用者通过处理后的信息更加直观地对问题的本质进行分析和解决。统计分析是统计学中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考虑问题。定性主要是指通过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财务状况。而定量是通过数据的分析、处理得知企业的问题所在,如运营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又如在具体产品生产中的收入、运费、成本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支持和提供,实现对企业各部门或者企业各部分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从而使企业信息使用者和信息决策者能够制定出相应的决策和解决方法。
统计分析的使用是将财务部门和企业其他各部门有机联系起来的纽带。在统计分析方法的使用下,企、事业单位的资金组织、调动、使用、循环将变得更加有效和快速,同时管理系统也随之变得更加系统和便捷,因而,统计分析方法的使用在财务管理方面尤为重要。统计分析的统计方法为财务管理的实施提供了依据,而财务管理的有效进行为统计分析的作用发挥提供了空间。
2在财务管理中统计工作应用的具体意义
2.1创新企业单位的运营模式
在财务管理中重视统计分析有着巨大的作用,这一工作不仅能够提升企业单位的生产效率、管理效率,还能够在将统计工作与财务管理彼此分开的陈旧模式进行创新,改变企业传统的经营手法,使之不断开拓,不断与国际一流水平相接轨。从大的程度上来讲,有助于增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新鲜气息,使创新意识更加占据高端地位,对于整个中国的企业运营都有积极的影响。
2.2有助于员工之间的团结协作和互促互进
之所以着重介绍和分析统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巨大作用,就是想深刻挖掘二者之间结合带来的良性意义。理论和实践证明将统计分析工作与财务管理工作结合还可促进企业单位整体精神的培育。二者的互动必然会将负责统计分析的员工与负责财务管理的员工融合在一起,并在融合过程中产生出企业中的利益与员工个人之间的利益。久而久之,长期的合作交流会使得企业单位中的团结、创新以及互促互进的精神发挥出来,形成一股浓厚的企业团结精神。
3财务管理中统计分析的方法
3.1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中常见的比率有:效率比率、构成比率以及相关比率等。比率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在计算中将企业单位财务状况多方面的因素考虑在内后,通过计算得到企业单位经济指标的财务比率方法。这种方法的优势是在单位经济指标财务比率计算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单位经济指标的相互关系,同时还要兼顾各个经济活动的联系。在计算过程中这些方面将得到综合体现。相关比率的使用是通过将经济活动中相互联系或相互依存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经济业务的相关数据进行比对,并得出相应的财务比率,常见的如资产负债率。通过相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业务可以得知生产经营状况,从而实现适时的调整。而构成比率是通过对企业中单项经济指标和总体进行比较所得的数据,在构成比率的使用下,信息使用者可以清楚地了解单项经济业务在总体业务中所占的比重,常见的有应收账款周转率。效率比率是衡量企、事业单位利益得失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反映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从而更直观地表现企业的盈利效率。
3.2比较分析法
将数据的两个维度进行分析比较称为比较分析法,即横向分析比较和纵向分析比较。而比较分析法只能在两个或多个具有相同性质的数据指标之间进行使用,对不同性质的数据和指标无法进行分析比对。横向比对是将同一期间的相关财务数据与其他企业单位的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发现在相同期间下不同企业之间存在的差距。企业信息决策者可以在对数据进行比对后得知企业的缺陷和优势,从而制订出适合企业运行方式的运营方案。纵向对比是指在本企业单位自身的不同期间,对历年得到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通过不同期间的数据分析从而得知企业在这一段经营期间资产的增减情况,盈利情况以及盈利的速度等。企業信息使用者通过对企业不同期间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就可以得知企业盈利的能力和企业盈利的速度和周期,从而为企业制订较为合理和高效的运营方案,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
3.3因素分析法
所谓因素分析法,则是将影响事物发展变化的众多因素进行测评,对于这些因素要分开逐一进行考量,分析每个因素对于事物发展变化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同哪些因素存在主要或者次要的关系,找出影响力最大的因素加以重点考察或者果断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还要对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其相互之间的关联,产生的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共同影响以及相互作用下引起的事物发展的特殊变化。对于企业的财务工作来说,对于影响企业经营的各种因素就可以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出对企业经营产生的各种影响,有效的管控不利因素,高效的发挥有效因素的积极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中应用统计分析法是有效而普遍的。通过统计分析方法的使用,财务管理效率能够得到大幅提高,同时能有效协调资金的调度和使用,将各个部门和财务部门的资金关系处理的更加协调,还能增强资金的流动循环效率,为企、事业单位的盈利和综合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因而,在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统计分析方法的使用是基础而普遍的,同时在财务管理方面占据着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丛波.统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市场,2015(49):152+158.
[2]贾秀萍.试论统计分析方法在事业单位财务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5(18):142.
[关键词]统计分析;财务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F275;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1-0033-01
1统计分析概述
统计学是一门实用性学科且应用较为广泛,在管理、医学、经济和心理学中均有广泛的应用。其主要是通过对数据和信息进行收集、分析、整理等活动让数据变得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符合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从而使信息使用者通过处理后的信息更加直观地对问题的本质进行分析和解决。统计分析是统计学中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考虑问题。定性主要是指通过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财务状况。而定量是通过数据的分析、处理得知企业的问题所在,如运营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又如在具体产品生产中的收入、运费、成本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支持和提供,实现对企业各部门或者企业各部分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从而使企业信息使用者和信息决策者能够制定出相应的决策和解决方法。
统计分析的使用是将财务部门和企业其他各部门有机联系起来的纽带。在统计分析方法的使用下,企、事业单位的资金组织、调动、使用、循环将变得更加有效和快速,同时管理系统也随之变得更加系统和便捷,因而,统计分析方法的使用在财务管理方面尤为重要。统计分析的统计方法为财务管理的实施提供了依据,而财务管理的有效进行为统计分析的作用发挥提供了空间。
2在财务管理中统计工作应用的具体意义
2.1创新企业单位的运营模式
在财务管理中重视统计分析有着巨大的作用,这一工作不仅能够提升企业单位的生产效率、管理效率,还能够在将统计工作与财务管理彼此分开的陈旧模式进行创新,改变企业传统的经营手法,使之不断开拓,不断与国际一流水平相接轨。从大的程度上来讲,有助于增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新鲜气息,使创新意识更加占据高端地位,对于整个中国的企业运营都有积极的影响。
2.2有助于员工之间的团结协作和互促互进
之所以着重介绍和分析统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巨大作用,就是想深刻挖掘二者之间结合带来的良性意义。理论和实践证明将统计分析工作与财务管理工作结合还可促进企业单位整体精神的培育。二者的互动必然会将负责统计分析的员工与负责财务管理的员工融合在一起,并在融合过程中产生出企业中的利益与员工个人之间的利益。久而久之,长期的合作交流会使得企业单位中的团结、创新以及互促互进的精神发挥出来,形成一股浓厚的企业团结精神。
3财务管理中统计分析的方法
3.1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中常见的比率有:效率比率、构成比率以及相关比率等。比率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在计算中将企业单位财务状况多方面的因素考虑在内后,通过计算得到企业单位经济指标的财务比率方法。这种方法的优势是在单位经济指标财务比率计算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单位经济指标的相互关系,同时还要兼顾各个经济活动的联系。在计算过程中这些方面将得到综合体现。相关比率的使用是通过将经济活动中相互联系或相互依存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经济业务的相关数据进行比对,并得出相应的财务比率,常见的如资产负债率。通过相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业务可以得知生产经营状况,从而实现适时的调整。而构成比率是通过对企业中单项经济指标和总体进行比较所得的数据,在构成比率的使用下,信息使用者可以清楚地了解单项经济业务在总体业务中所占的比重,常见的有应收账款周转率。效率比率是衡量企、事业单位利益得失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反映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从而更直观地表现企业的盈利效率。
3.2比较分析法
将数据的两个维度进行分析比较称为比较分析法,即横向分析比较和纵向分析比较。而比较分析法只能在两个或多个具有相同性质的数据指标之间进行使用,对不同性质的数据和指标无法进行分析比对。横向比对是将同一期间的相关财务数据与其他企业单位的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发现在相同期间下不同企业之间存在的差距。企业信息决策者可以在对数据进行比对后得知企业的缺陷和优势,从而制订出适合企业运行方式的运营方案。纵向对比是指在本企业单位自身的不同期间,对历年得到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通过不同期间的数据分析从而得知企业在这一段经营期间资产的增减情况,盈利情况以及盈利的速度等。企業信息使用者通过对企业不同期间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就可以得知企业盈利的能力和企业盈利的速度和周期,从而为企业制订较为合理和高效的运营方案,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
3.3因素分析法
所谓因素分析法,则是将影响事物发展变化的众多因素进行测评,对于这些因素要分开逐一进行考量,分析每个因素对于事物发展变化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同哪些因素存在主要或者次要的关系,找出影响力最大的因素加以重点考察或者果断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还要对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其相互之间的关联,产生的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共同影响以及相互作用下引起的事物发展的特殊变化。对于企业的财务工作来说,对于影响企业经营的各种因素就可以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出对企业经营产生的各种影响,有效的管控不利因素,高效的发挥有效因素的积极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中应用统计分析法是有效而普遍的。通过统计分析方法的使用,财务管理效率能够得到大幅提高,同时能有效协调资金的调度和使用,将各个部门和财务部门的资金关系处理的更加协调,还能增强资金的流动循环效率,为企、事业单位的盈利和综合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因而,在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统计分析方法的使用是基础而普遍的,同时在财务管理方面占据着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丛波.统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市场,2015(49):152+158.
[2]贾秀萍.试论统计分析方法在事业单位财务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5(18):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