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要重点关注小学生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feng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去年以来,“减负”成为我国教育的一个高频热词。教育部门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出台了10多个文件,整治校外培训机构。
  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取得一定成效,但对于学生来说,减负效果并不明显。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指出:“我们做的调查都显示老百姓的获得感很低,大部分人觉得没有什么变化。”
  减负难,但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两会上已经表态,再难也要减。那么,下一步,减负怎么进行?减负的重点在哪里?

半数家长认为减负“越减越重”


  “我的孙子上二年级,要学会8000个英语单词。”一位刚退休的老人向《民生周刊》记者诉苦,“孩子每天都喊累。”
  她的孙子在上海一所知名公立小学上学,入学后,学习负担越来越重。她经常向人展示保存在手机中的孩子的数学题,“很多大学生、研究生都要费很大劲才能做出来。”

  去年以来的减负行动对她孙子没有任何影响,“他父母已经给他报了一对一辅导班,不是怕他成绩差,是怕他成绩差了以后对自己失去信心。”
  21世纪教育研究院联合腾讯教育,开展了中小学生减负问题家长满意度问卷网络调查。
  调查共回收问卷6748份,其中有效问卷6744份,有效样本率为99.94%。调查结果显示,减负政策受到大部分家长关注,家长选择校外培训类型的倾向度相应发生变化。但家长对减负政策存在矛盾心态,减负政策效果未获得大部分家长认可。
  对于减负政策对孩子学习带来的影响,约半数受调查家长认为“学业负担更重了”,44.48%的家长认为“没有变化”,仅有4.67%的家长表示“学业负担轻了”。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家长认为学业负担没有减轻,减负政策对减轻学业负担的效果远未达到预期设想,反而呈现“越减越重”的趋势。
  在出台“禁止各类与升学挂钩的杯赛与统测”政策后,受调查家长回答身边是否还有类似杯赛与统测在开展时,超四成家长回答“比较普遍”“非常普遍”。6.38%的家长表示“没有”,22.08%的家长表示“比较少见”,折射出各类与升学挂钩的杯赛与统测的降温态势,但是与升学挂钩的杯赛与统测乱象还未得到彻底治理。

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受期待


  谁也不愿意夺走孩子的快乐童年,那到底是什么造成了学生的负担?这个负担究竟怎样才能真正从学生身上减下来?
  在对于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原因调查中,家长普遍认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竞争和升学压力”是最主要原因,其次是“校长、教师片面追求升学率,给孩子施加过重压力”,“培训机构推波助澜”“家长过分看重孩子考试分数,给孩子施压”分别位居第三和第四。
  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源于社会、学校、培训机构、家庭等各领域的复合作用,但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竞争和升学压力显然是家长判断的最大负担压力源。
  家长为什么要给孩子报课外培训班?既花钱又增加孩子学业负担。对此,家长选择最多的是“提高成绩,增加竞争能力”;其后依次为“培养广泛兴趣,提高素质”、“跟上学校进度”、“别家的孩子报了,我们也得报”、“掌握一门技能,提高孩子未来的竞争力”。
  结果显示,家长给孩子报名校外培训很少真正基于孩子的意愿,多数都是家长期望可以提高孩子成绩,从而提高在择校和升学中的竞争力。
  在家长期待解决减负问题的措施中,受调查家长选择“改革中考和高考制度,采用多元的、体现素质教育的录取标准”最多,达72.18%。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成为家长最期待的减负措施。另外,“增加优质教育资源,减轻孩子升学压力”获得了超过六成家长的支持。
  杨东平通过对韩国教育改革的研究发现,韩国取消了小升初和中考,最后只有高考,考试分数采取三位一体评价方式,比重比较低,学校系统内对学生学业压力非常低,学生基本上没有什么作业,实现了初一一个学年自由学习,没有考试,没有测验,以社会题和感性的认知为主。
  “大部分学生没有学业压力,还会参加课外辅导,但他们的课外辅导基本是文化体育活动,不是补国语、數学。”杨东平说。
  据了解,至2016年,韩国的3204所初中已经全部实施自由学期制,学生的幸福感明显提升。

小学生减负最重要


  “我们最重要的是关注小学生减负。因为他们年龄最小,这个成长阶段最应该保证他的身心健康。”杨东平强调。
  目前,我国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小学生近视率近40%,过重的学业负担显然是小学生近视的原因之一。
  杨东平发现,很多国家在小学阶段学生没有什么学业负担。比如丹麦,在幼儿园和小学是没有竞争概念的,学生需要学习的只是接纳、合作、感恩、良好的行为习惯等。一位五年级学生的家庭作业,是读20分钟课外书。
  在英国的小学,他们并非每天布置作业,有时每周才做一次作业,而且学生似乎愿意交就交,没有交也没人催。
  “高中生让他熬夜去吧。”杨东平说,他认为,高中教育直接面对大学升学,竞争激烈,高中生学业负担重在所难免,各国皆如此。
  但小学生不能这样做。杨东平指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都是以儿童为中心,重视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重视体育和生活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社会适应性,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等。
其他文献
2月19日,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下溪村的张胜芹,随该市统一组织的兴仁市返岗直通车,抵达宁波慈溪市恒晟泳池用品有限公司。经过核酸检测及隔离观察后,张胜芹正式上班,月底领到了1700元工资。  就业联动只是宁波市和黔西南州两地扶贫协作的一个缩影。宁波市从各层次以多种形式在多个领域,对黔西南州实施帮扶行动,推动建立了“常走动、多沟通、快落实”帮扶机制。  近年来,黔西南州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探索东
龙江文全国妇联国际部副部长,时任全国妇联赴漳县扶贫小组组长兼漳县县委副书记  今年是中国脱贫攻坚决胜之年,中国以豪迈的步伐迈进第一个百年。许多国家的朋友认为,中国式脱贫减贫创造了全球奇迹。这是一场伟大的战役,我非常荣幸能参与其中。  对口扶贫是中国式扶贫的特色。2000年,我作为全国妇联对口甘肃漳县扶贫小组组长同时兼任县委副书记,带领一支9人的队伍在漳县做了一年扶贫工作。记得我把要到漳县扶贫的消息
12月8日,国家卫健委召开的“巡礼‘十三五’”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四川、陕西、青海、宁夏4个省份“十三五”期间综合医改进展成效。  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副司长薛海宁在会上表示,四川、陕西、青海、宁夏4个省份在“十三五”期间立足于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为探索符合西部地区特点的医改道路发挥了比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其中,四川省建成各类医联体779个,县以内就诊率达到90%以
“要加强京津冀三地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加快形成区域水生态环境治理新格局。”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政协副主席葛会波说。  地处全国水资源最为短缺的海河流域,京津冀国土面积21.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1亿。不到全国2.3%的国土面积和1%的水资源却承载了全国8%的人口和11%的经济总量。  如何推动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确保三地做好水生态保护任务,这是摆在京津冀三地面
“中国的疫苗应该是世界上最好的疫苗之一,大家不要因为出现问题我们就回避问题,不要   因为出现问题就对自己研发的疫苗失去信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在2月25日国家卫健委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中国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有这样的覆盖率,传染病可以得到很好的防控。  他表示,过去一年里,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在不断完善, 实现了对39种法定传染
克拉玛依是维吾尔语黑油的意思,这座世界上唯一一座以石油命名的城市是新中国成立后勘探开发的第一个大油田所在地。所以,克拉玛依又被称作“新中国石油长子”。  自1955年发现油田和1958年建市起,在“没有草、没有水,连鸟儿也不飞”的戈壁荒滩上,由宿舍、食堂、邮电所、医务所、托儿所起步的这片聚居区中的石油工人,就在忠实地履行着既定的使命——“我为祖国献石油”“工作要向高标准看齐,生活要向低标准看齐”。
7月,第一批10个国家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陆续确定,河北“花乡果巷”田园综合体项目成为其中之一。  从北京出发,向东驱车200公里,两个小时就到了河北省迁西县东莲花院乡。河北省唯一的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迁西“花乡果巷”田园综合体项目就落户这里。  作为全国第一批10个国家田园综合体试点之一,以“山水田园、花乡果巷、诗画乡居”为规划定位的“花乡果巷”田园综合体总投资15.67亿元,规划面积6.9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  2018年以来,湖北省实施以“垃圾全收集、污水全处理、厕所全覆盖、荒坡全绿化”的“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  截至2018年底,荆门市建改农村户厕17.5万户,配套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无动力或微动力处理设施,精准灭荒4.12万亩,在湖北率先实现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并新建乡镇垃圾转运站49座。  但是,
日前,浙江省义乌市苏溪镇“五水共治”零排放取得了更高的成效。该镇苏福路雨水口断面氨氮浓度降到1.11,总磷含量0.11,非常接近三类水标准,断面水质的好转,得益于该镇五水共治办精准治理、高效治水等相关举措的具体实施。  据了解,苏溪镇辖区面积约109平方公里,拥有省级工业园区信息光电高新区,拥有宗地企业190多家。数月前,苏溪镇在自我监测苏福路雨水口断面时发现水质出现反弹,区块内有100多家涉水企
2020年5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王晨在会上介绍,草案第二编“物权”在现行物权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物权法律制度,包括通则、所有权制度、用益物权制度、担保物权、占有等5个分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物权编中设立了居住权。  关于居住权的问题早在2002年的《物权法(征求意见稿)》就已提出设立,但是在最后的审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