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妇女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p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的含量和血小板计数(PLT)等凝血指标的变化。方法:检测正常妊娠和妊娠高血压孕妇189例及正常育龄非妊娠妇女71例的PT、APTT、Fib和LPT,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89例妊娠妇女血浆PT、APTT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缩短,Fib逐渐增高和LPT逐渐减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妇女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处于一定程度的活化状态、血浆处于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密切监测妊娠期妇女的凝血象,有助于预防产后出血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探讨其与BTCC增殖、凋亡的关系.方法:运用包含648个基因cDNA克隆的分类(癌基因/抑癌基因)表达谱芯片2张,对1例
尖锐湿疣(CA)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的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在我国居性传播疾病的第三位[1]。其治疗方法很多,但仍有较高的复发率,且无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