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详细的分析了我国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现状,问题以及解决对策。从最初指出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事故类型,事故分布区域和事故的总体特征,之后对这些事故进行分析,在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应该多多加强监管,加强法律意识,完善法律法规政策,进而提高我国非煤矿山的安全状况,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非煤矿山的安全问题。
关键词: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问题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TD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5-0161-01
1 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现状
据研究表明,到2004年末,我国共有各种非煤矿山企业1万多家,分别包括大型的非煤矿山企业330多个,中型的非煤矿山企业1000个,小型的非煤矿山企业1万个左右。我国目前的非煤矿山企业主要以小型企业为主,而这些小型企业多以及体经营和私营居多。我国的小型矿山占全国矿山的99%,集体和私营的矿山占83%。人们在进行生产和工作的時候保证其安全性是所有工业化进行中必然面临的重要问题。人们在进行开矿活动来得到所需要的生产生活资料的过程中,必然会破坏一定的生态环境,还会让周围的作业场所遭到一定程度的损坏。而作业场所和生态环境的损坏也会给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甚至威胁工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进入大规模的工业化时代后,这种现象更加明显,根据最近几年的资料显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科技水平的进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工伤事故也变得越来越普遍。从全球范围来看,这种工伤事故不仅多发于我国,在全世界范围内有着近30亿的劳务工人发生着各类的工业伤亡事故。平均全球每年发生2.5亿起工伤事故,而大概每年中就有120万人死于工伤事故,2亿人在工伤事故中受伤。这比交通事故的死亡率,局部战争的死亡率以及艾滋病的死亡率高出很多,所以,解决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频率是我国目前在工业生产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2 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监管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安全监管体制还存在着很多隐患。比如我国的安全监管工作连续性和稳定性较差,没有形成妥善的监管机构。而且从我国的监管人员数量和阵容上看,外国的监管人员匹配比例都非常高,而我国的安全监管机构人员的设置,仅有7%的地区和城市有完整的安全监管机构和充足的监管人员。专门从事非煤矿山的安全监管人员少之又少,加之地理位置偏远。交通联系不便,所以一旦出现事故没有办法及时通知外界和上级,会造成严重的经济和人身安全损失。
2.2 企业管理水平不高
企业是工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的最初保证。目前在很多国家,大型的采矿业企业的发展程度较高,不仅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培训技术过关,技术和装备都有着较先进的领先水平,他们的安全意识非常强,安全保证措施做得非常完善。我们应多像这样的大型企业学习其先进的安全保证措施和安全管理意识。我国的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出现了两个重要问题。一方面管理人员的素质并不高,另一方面管理设备不完善。这两个问题都导致我国的非煤矿山安全事故频发。所以积极的完善我国的非煤矿山安全问题就一定要加强企业的管理力度和对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
3 加强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措施
3.1 加强立法工作
科学生产就基本的就是健全和完善如何生产的规则,最基础的就是保障生产安全。从我国非煤矿山的整体情况来看,立法应该从这个方面入手考虑。非煤矿山的安全法体系必须完善。《安全生产法》为设定法律的核心内容,工业化发达国家的发展经历是我们必须要借鉴的,针对非煤矿山的各种实际情况,进行现场勘探来进行安全法律的制定。一个非煤矿山的整体步骤和过程,可行性的科学深入的研究是一个矿业集团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设计、建设、生产、尾矿处理直至闭坑;工人们的工作环境来说,生产工艺必不可少、各种施工设备;从工作人员的方面来说,一个企业的经营决策的角色必不可少、高层管理人员、底层作业人员和政府机构的监管人员、服务人员等。
3.2 完善监管体制,加强机构建设
一个稳定的工作机构和一群有经验的管理人员以及一批高效率的工作人员才能使一项工作更加深入并迅速的完成。国家局升格为总局是为了提高其对技术生产环节的监管有着一定的权威性。机构改革的机遇十分难得我们必须把握好这次机会,将地方安全管理机构积极的向前推进,市级和县级的安全管理机构的推动更为重要,必须要做到人员、装备、条件于各监管机构的要求达成一致,和社会经济市场所要求的所需求的条件几乎相同,使经济能够更稳定,安全,迅速的发展,使我国国民财产安全以及生命安全得以保护。
3.3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安全监管队伍
作风过硬是我国从成立新中国以来一直的口号、业务的熟练和技术的过硬是我们安全监管高效率的重要条件。入门把关必须严谨,对从事安全监管职业的人员应该实行全国认可化,并确保从事安全管理人员对于我国法律的认知度必须达到一定水平,对于各种突发事件有着能冷静应对的头脑,和极快的反应速度。
4 结束语
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共同体现了安全生产的程度。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发展的稳步提高,职工受伤造成工作事故是慢慢积累而成的,提高到一定程度将会达到一个顶峰,并持续一段时间之后,然后进行逐步下降。最近几年,我国的沿海地区出现的员工伤亡事故已经出现了逐步下降的趋势,这种趋势是一个良好的预兆。而对于经济在落后的一些区域和地区,相关领导和相关的工作人员都应该及时的进行分析和总结,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和政策不断的完善自己的工作需要和安全措施应对办法。现在我国的经济处于快速增长的高峰期。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人均增长增长额会达到1000~2000美金之间,会给我国非煤矿山工作的安全问题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也是事故的多发期和易发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鉴于发达国家与贫困国家之间的这段艰难历程给我国工业也带来了一些影响,但我们不能再走别的国家的弯路,要在科技和经济都高速发展的21世纪,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改革给我国的工业安全带来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明远.我国非煤矿山工作的安全问题分析.2015,11.
[2]郭正新.非煤矿山生产安全的保证措施.2014,08.
[3]孙红丽.浅析我国非煤矿山工作的前景.2016,04.
收稿日期:2018-4-23
关键词: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问题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TD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5-0161-01
1 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现状
据研究表明,到2004年末,我国共有各种非煤矿山企业1万多家,分别包括大型的非煤矿山企业330多个,中型的非煤矿山企业1000个,小型的非煤矿山企业1万个左右。我国目前的非煤矿山企业主要以小型企业为主,而这些小型企业多以及体经营和私营居多。我国的小型矿山占全国矿山的99%,集体和私营的矿山占83%。人们在进行生产和工作的時候保证其安全性是所有工业化进行中必然面临的重要问题。人们在进行开矿活动来得到所需要的生产生活资料的过程中,必然会破坏一定的生态环境,还会让周围的作业场所遭到一定程度的损坏。而作业场所和生态环境的损坏也会给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甚至威胁工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进入大规模的工业化时代后,这种现象更加明显,根据最近几年的资料显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科技水平的进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工伤事故也变得越来越普遍。从全球范围来看,这种工伤事故不仅多发于我国,在全世界范围内有着近30亿的劳务工人发生着各类的工业伤亡事故。平均全球每年发生2.5亿起工伤事故,而大概每年中就有120万人死于工伤事故,2亿人在工伤事故中受伤。这比交通事故的死亡率,局部战争的死亡率以及艾滋病的死亡率高出很多,所以,解决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频率是我国目前在工业生产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2 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监管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安全监管体制还存在着很多隐患。比如我国的安全监管工作连续性和稳定性较差,没有形成妥善的监管机构。而且从我国的监管人员数量和阵容上看,外国的监管人员匹配比例都非常高,而我国的安全监管机构人员的设置,仅有7%的地区和城市有完整的安全监管机构和充足的监管人员。专门从事非煤矿山的安全监管人员少之又少,加之地理位置偏远。交通联系不便,所以一旦出现事故没有办法及时通知外界和上级,会造成严重的经济和人身安全损失。
2.2 企业管理水平不高
企业是工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的最初保证。目前在很多国家,大型的采矿业企业的发展程度较高,不仅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培训技术过关,技术和装备都有着较先进的领先水平,他们的安全意识非常强,安全保证措施做得非常完善。我们应多像这样的大型企业学习其先进的安全保证措施和安全管理意识。我国的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出现了两个重要问题。一方面管理人员的素质并不高,另一方面管理设备不完善。这两个问题都导致我国的非煤矿山安全事故频发。所以积极的完善我国的非煤矿山安全问题就一定要加强企业的管理力度和对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
3 加强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措施
3.1 加强立法工作
科学生产就基本的就是健全和完善如何生产的规则,最基础的就是保障生产安全。从我国非煤矿山的整体情况来看,立法应该从这个方面入手考虑。非煤矿山的安全法体系必须完善。《安全生产法》为设定法律的核心内容,工业化发达国家的发展经历是我们必须要借鉴的,针对非煤矿山的各种实际情况,进行现场勘探来进行安全法律的制定。一个非煤矿山的整体步骤和过程,可行性的科学深入的研究是一个矿业集团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设计、建设、生产、尾矿处理直至闭坑;工人们的工作环境来说,生产工艺必不可少、各种施工设备;从工作人员的方面来说,一个企业的经营决策的角色必不可少、高层管理人员、底层作业人员和政府机构的监管人员、服务人员等。
3.2 完善监管体制,加强机构建设
一个稳定的工作机构和一群有经验的管理人员以及一批高效率的工作人员才能使一项工作更加深入并迅速的完成。国家局升格为总局是为了提高其对技术生产环节的监管有着一定的权威性。机构改革的机遇十分难得我们必须把握好这次机会,将地方安全管理机构积极的向前推进,市级和县级的安全管理机构的推动更为重要,必须要做到人员、装备、条件于各监管机构的要求达成一致,和社会经济市场所要求的所需求的条件几乎相同,使经济能够更稳定,安全,迅速的发展,使我国国民财产安全以及生命安全得以保护。
3.3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安全监管队伍
作风过硬是我国从成立新中国以来一直的口号、业务的熟练和技术的过硬是我们安全监管高效率的重要条件。入门把关必须严谨,对从事安全监管职业的人员应该实行全国认可化,并确保从事安全管理人员对于我国法律的认知度必须达到一定水平,对于各种突发事件有着能冷静应对的头脑,和极快的反应速度。
4 结束语
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共同体现了安全生产的程度。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发展的稳步提高,职工受伤造成工作事故是慢慢积累而成的,提高到一定程度将会达到一个顶峰,并持续一段时间之后,然后进行逐步下降。最近几年,我国的沿海地区出现的员工伤亡事故已经出现了逐步下降的趋势,这种趋势是一个良好的预兆。而对于经济在落后的一些区域和地区,相关领导和相关的工作人员都应该及时的进行分析和总结,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和政策不断的完善自己的工作需要和安全措施应对办法。现在我国的经济处于快速增长的高峰期。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人均增长增长额会达到1000~2000美金之间,会给我国非煤矿山工作的安全问题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也是事故的多发期和易发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鉴于发达国家与贫困国家之间的这段艰难历程给我国工业也带来了一些影响,但我们不能再走别的国家的弯路,要在科技和经济都高速发展的21世纪,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改革给我国的工业安全带来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明远.我国非煤矿山工作的安全问题分析.2015,11.
[2]郭正新.非煤矿山生产安全的保证措施.2014,08.
[3]孙红丽.浅析我国非煤矿山工作的前景.2016,04.
收稿日期:2018-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