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说谎”?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ang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下午,我在外开会,接到搭班高老师的短信:“今天小娃把萌孩的鼻子打了,唉!”看了信息之后,我也是一声叹息——这些个娃呀,实在让人操心。
  等我回到学校,得知两个小娃在一起玩,萌孩不小心碰了小娃一下,小娃便挥拳打了萌孩一下,致其鼻子出血。因为流血了,老师就通知了双方家长,目的自然是希望家长之间能够有个沟通交流,希望不仅能恰当地把孩子之间的小摩擦处理好,并且能顺势引导孩子如何正确地与人相处,如何妥善地解决问题。
  萌孩的妈妈接到信息后立刻请假到校,小娃承认打人并表示歉意,萌孩妈引导其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小娃的家长因为开会没有及时赶过来,下班后与萌孩妈约见,对发生此事表示歉意,并表示回去会继续教育引导孩子。
  事情至此基本算是圆满解决了,高老师和我又匆匆开始了家访。从早上七点半进校开始,早自习、升旗、上课、批作业、处理事件、开家长会、家访……,一刻都没歇过。但即使是在如此繁忙的日程中,我们也没有忘记及时调看学校的监控录像,确认事实真相;在家访过程中,也在寻找目击者进一步还原当时的情况。
  就这样,一直忙到晚七点半左右才算结束。在近十二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里,我们几乎是人不歇脚、马不停蹄,口干舌燥到一个字也不想讲的程度,筋疲力尽到啥事也不想干的地步……
  然而,万万没有想到,在人困马乏的晚上,十点多,高老师突然发来信息,转告小娃母亲提出的新说法:“老师您好。很抱歉这么晚打扰您。我和孩子谈了很久,他跟我说的真实情况是这样的:体育课上,是其他孩子从后面抱住了小娃,小娃身子一歪,脚尖踢到了萌孩的鼻子。并不是用拳头打的,也不是你打我、我打你,也不是小娃故意伤人,完全是个意外。请老师明天调查清楚事实,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小朋友规范自己的行为。谢谢老师。”
  这条信息把原先的拳头正面打脸变成了身体无法控制下的意外行为,等于把下午事件的性质完全颠覆。这反转实在出人意料,让本已疲惫不堪的我们头疼不已。
  怎么突然会变成这样呢?虽然我心中有一些猜测,但看到时间已经这么晚了,也不便再做处理,便劝慰高老师明天再说。
  怎奈,树欲静而风不止。十一点多,高老师又发来萌孩妈的信息。原来,小娃母亲又把同样的意思发给了萌孩妈。这下可好,半夜三更的,原本就心疼孩子的萌孩妈,憋了一肚子的火终于也被勾起来了,强烈要求“希望老师也给我一个答复”。
  高老师把监控视频反复看了十几遍,完全没有发现第二种可能,对这突如其来的说法完全不能理解。她又累又气,大半夜的竟然无法入眠。
  而我在劝说高老师休息之后,心里也在琢磨,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二
  第二天,小娃母亲一大早就来到了学校,希望能够立刻了解昨天的事实真相,还自己孩子一个清白。随后,不管目击同学如何做证,小娃一口咬定第二个版本——自己是在身体不受控的情况下无意间踢到萌孩的。
  母亲一时间也难辨真伪,既不想冤枉自己的孩子,也不希望孩子说假话,纠结中更显执着,非要把事情问个明明白白。
  我终止了小娃母亲的求证行为,要求她先停止一切“追问”,给孩子缓解的空间和时间。因為我已经从小娃发愣的眼神、机械的话语和僵硬的身躯中看到了他心中深深的恐惧,我必须请他母亲立刻离开。
  小娃母亲将信将疑地走了。我知道孩子现在仍然处于惊恐之中,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让他再度惊慌失措,便什么也没有说,只让他正常地做操、上课、作业、活动;而我则在不动声色中,耐心地等待着打开他心门的机会……
  恰巧在课间,小娃来我办公室订正作业。我一边批改,一边装作若无其事地随口问:“今天早上妈妈来,你害怕吗?”
  “不害怕,因为我是无意踢到的。”他一脸轻松地回答。
  我停下笔,转过脸看着他,一边观察着他的表情一边询问道:“哦,你是无意踢到的,所以不害怕。那,如果你是用拳头打的话,你,会害怕吗?”
  小娃的眼皮垂了下去,低下头,有些黯然地舔弄着嘴唇说:“那我就会害怕……”
  我看出了他的紧张,便把他搂在怀里,轻轻问:“怕什么?”
  “怕爸爸骂我……”说到这里,他似乎突然反应过来,立刻从我怀里挣脱出来,大声说,“可是我昨天没有用拳头打,我是不小心用脚踢的……”说完,便跑开了。
  我没有追,因为我不想惊着孩子。
  第三节是我的数学课,恰又看见小娃向同桌举起了小拳头。课后,在提醒他不可以用拳头对同学后,我一边握着他的小拳头,一边问:“今天你是挥起了这只小拳头对同桌的,昨天你是用哪只拳头挥萌娃的呀?”
  孩子很自然很放松地举起右手告诉我:“昨天我是用这个拳头挥的。”他一边说着一边演示着挥拳的动作。我刚准备接下去,他突然又警觉起来:“昨天我没有用拳头,我是不小心用脚踢到的……”
  他再次挣脱了我的怀抱。
  说真话,那一刻,我好心疼,心疼这么小的孩子随时处于一种防范的状态。他小小的脑子里,必须强行装进一个虚拟的情节,他随时要在真实和虚拟间切换,他的内心世界该有多么纠结,大脑神经该有多么紧张啊!这才是个一年级的孩子啊……
  我依然没有追。
  但我的内心也在斗争,如果今天强行解决此事,用视频、用人证逼迫小娃承认,会不会像早上一样,让他完全不理会外界信息,封闭自我呢?但如果今天不解决此事,他回到家中,谁知道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我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让小娃彻底放松、完全解除戒备呢?我在办公室里一遍遍地看着视频,心中有了一个念头。于是,我把视频画面定格在小娃动手的前一秒,然后把他单独带到了办公室。
  我还是用手搂着小娃,贴着他的耳朵轻轻说:“宝贝,郭老师知道你是个诚实勇敢的孩子。其实你今天已经告诉过我是用右拳打的,你后来之所以说是用脚踢的,只是因为你害怕爸爸妈妈会因此打你、骂你,对吗?”
  他扭动身躯,嘴里说着:“我没有……”扭动中,他突然看见了电脑屏幕上昨天的现场画面,愣住了,嘴里也没有了声音。
  我把他转过来:“其实,郭老师知道你肯定不是故意的,你也不想让他鼻子流血的。”我用手指着他身后的电脑屏幕说:“其实,这个监控还有周围同学都告诉了我是怎么回事;但是现在,我不想看监控,我就是想听你告诉我真实的情况,你愿意吗?”
  静静的漫长的等待……终于,小娃把他的身子软软地靠在我的身上。他伏在我的耳边,喃喃地说出了“是我用拳头打的”这几个字……
  那为什么会有第二种情节呢?原来昨晚回家后爸爸妈妈都很生气,为了认真教育孩子,便一再追问他打人的细节。他看到父母生气的样子,不敢实说,便用“想不起来”来搪塞。可是,父亲的一句“你如果想不起来,今晚就别想睡觉!”,让他在极度恐惧中,终于“想”起了这合情合理的第二种情况。父母也不愿意让自己孩子受到委屈,便连夜向老师、家长解释……
  至此,真相大白,水落石出。
  我很想问:“孩子,你为什么会虚拟出这样一个合情合理的故事的呢?”但是我没问,因为我很理解眼前这可怜的孩子。我想,我完全明白他这样做的真正原因。
  三
  其实,孩子间发生一些小摩擦、小纠纷本是一件极其正常的小事情,这也是孩子社会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此,我们成年人不要过度紧张,更不能粗暴待之,遇到问题及时点拨引导,健康的生命自然会蓬勃生长。
  可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原先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又会生发出许多新的问题来,那样,也很可能就会在孩子的人生路上布下荆棘……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可以做到使一个人习惯于生活在恐惧和威慑之下,但是养成这种卑劣的习惯后,会使人在道德上败坏,变得卑鄙、伪善和阿谀奉承。出于恐惧、害怕而俯首听命,这会使人变成一个残酷的、没有心肝的人。”
  在没有安全感的状态下长大的孩子出现性格缺陷、人格障碍的例子已经是数不胜数。我坚信,用野蛮的种子永远种不出文明的鲜花,人的关怀能力只能来源于被关怀的体验。
  衷心希望这种让孩子因恐惧而不能说出真话的故事彻底消除……
  (郭文红,南京市芳草园小学,210036)
  责任编辑:杨孝如
其他文献
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区文化和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缩影。目前社区公共体育发展存在公共体育资源紧缺、公共体育资源供给错位、公共体育服务滞后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地阻碍城市社区建设。本文以建立社区居民公共体育需求表达为中心,探寻阻碍城市社区居民体育需求表达不畅的原因,梳理社区居民体育需求表达途径,构建城市社区居民公共体育需求表达机制。本文的研究内容能促进社区体育健康快速发展,为城市社区建设提供参考。
摘要:在“五育融合”的大趋势下,构建美育融合机制是加强与改进美育的具体探索。美育融合机制的实践路径包含美育理念的融会、美育课程的融通、美育活动的融渥、美育支撑的融和。美育融合机制的构建策略包括美育课程设计一体化、美育课程教学一体化、美育评价一体化。  关键词:“五育融合”;美育;融合机制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7B-0066-04  
摘要:在校区办学的资源整合下,以同伴交往为主要理论依据,创建“交往-共生”课堂育人模式,原则为乐学、活学、会学、善学,基本结构包括明确目标、引导自学、互动交往、精讲总结。通过开展以学习交往为主线的智育教学、以活动交往为主线的德育活动,并以成果分享、激励测试、“三结合”的评价方法开展评价,逐渐改变传统单一线型师生关系,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交往-共生”;课堂育人模式;课堂交往;课堂关系 
李存山著《先秦哲学与儒家文化》《汉代与宋明儒学新论》二书于2021年4月由华文出版社出版。这两本书是作者继《气论与仁学》后出版的两本论文自选集。在《先秦哲学与儒家文化》中,作者选取了比较重要的关于先秦哲学的十余篇论文,另分别选取了关于《周易》研究和楚简研究的两组论文。在《汉代与宋明儒学新论》中,作者选取了比较重要的关于汉代哲学和宋代哲学以及汉宋之间相关思想的近三十篇论文。
有位地毯商无意间发现,他最漂亮的一块地毯的中央鼓起一个包,于是就用脚把那个包踩平了。但是,包在原来不远的地方又鼓起来了,他又把它踩平了……就这样,包一次次地出现,他一次次地踩,直到他掀起地毯,看到一条蛇摇晃着身体愤怒地爬了出来。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中曾提及,“今天的问题来自昨天的‘解决方法’”。在教育领域亦是如此,像这个故事里的商人一样,用有问题的“解决方法”去解
便利的社区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前不久,商务部、住建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在居民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建设可以满足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的多业态集聚的社区商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不仅包括一日三餐所涉及的菜市场、早餐店、便利店等,也包括不起眼的维修点,满足居民修鞋、修自行车、配钥匙、改衣服等“小修小补”的便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