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皮钙黏素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对结肠癌上皮钙黏素和β-连接素表达的影响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上皮钙黏素基因(CDH1)启动子甲基化与结肠癌上皮钙黏素(E-cadherin)及β-连接素(β-catenin)的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68例结肠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中CD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状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cadherin及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 癌旁组织及癌组织中CDH1启动子甲基化的阳性表达分别为32.4%(22/68)、57.4%(39/68),正常组织均为阴性表达(P<0.05).E-cadherin在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及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6%、66.2%和44.1%.正常组织中β-catenin均表达于细胞膜上,无胞质和(或)胞核表达,而β-catenin在癌旁组织及癌组织中胞质和(或)胞核表达分别为29.4%和50.0%.CD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与E-cadherin表达则呈负相关(r=-0.312,P=0.01),与β-catenin胞质和(或)胞核表达呈正相关(r=0.309,P=0.018).CD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E-cadherin、β-catenin的异常表达均与结肠癌分化程度及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 CD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可能是导致结肠癌E-cadherin与β-catenin异常表达及肿瘤侵袭性增强的重要原因。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微卫星不稳定(MSI)对散发性结直肠癌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4年8月至2006年9月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手术治疗并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34例结直肠癌病例,根据MSI检测结果 将其分成MSI组和微卫星稳定(MSS)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来评估MSI的预后价值.结果 134例患者中MSI组26例,MSS组108例.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分别为7.7%(2/26)和35.2%(
目的 评价围术期目标导向容量治疗对预防腹部手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有效性,为制定临床合理的个体化容量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0年第3期)、PubMed、EMbase、Highwire、CBM、CNKI等中外生物医学数据库.收集关于围手术期目标导向容量治疗对预防腹部手术后胃肠道并发症方面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日期由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按Coch
目的 观察针对痔疮患者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60例痔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对照组行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吻合器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