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程质量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点内容,它与工程的经济效益以及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就现阶段来说,部分承包方为了私人利益或者追赶工期,常常存在一些“豆腐渣工程”,对自身以及建筑市場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需要通过工程管理实现对各方面的控制。建筑工程由于环境、施工技术等要素,导致工程中的质量隐患较多,需要采取措施进行优化。本篇文章通过对建筑工程管理中质量控制的要点进行阐述,分析影响工程质量控制的主要因素,从而探讨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控制;影响因素;
引言
工程管理是贯穿在工程全周期的活动,它可以分为成本管理、进度管理以及质量管理等不同的内容。但是这些管理要素需要达到一定的平衡,互相之间有着相应的关联,工作人员需要从整体上进行各方面的规划。建筑工程的质量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与工程的整体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把握好各个阶段的工程质量,才能避免返工等问题的发生,确保建筑工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但是对于现阶段的建筑工程来说,质量控制不仅仅是针对施工现场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应该改变传统的理念,将其应用在不同的阶段,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有关人员可以就此进行具体的研究。
1、建筑工程管理中质量控制的要点
1.1工程施工前的质量控制要点
通过对相关数据和资料的分析可以看出,工程施工前的质量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与工程的最终质量以及工程造价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关人员需要改变自身的管理理念,加强在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为后续的技术应用提供一定的保障。首先,在工程决策的过程中,有关人员需要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在项目中存在的矛盾问题以及隐患,并且找到合适的处理方式,通过对相关内容的了解从而制定详细的管理目标,实现不同要素的有效协调。另外,在图纸的设计过程中,它的质量控制需要从图纸的内容以及完整性等方面出发,将设计图纸与工程的水文地质等内容进行具体的对比,从而实现在图纸方面的优化工作,使其符合施工现场的条件要求,加强各方面的深度发展。
1.2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工作要点,针对施工技术的应用顺序以及施工现场环境采取合理的管控措施。首先,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对施工材料进行有效的管控,明确材料的数量、规格型号以及使用特点,按照材料的使用说明进行保管工作,提高材料在应用中的合理性,及时发现存在的不合格问题,同时对材料进行更换,避免合格材料与不合格材料的掺杂。其次,在施工技术应用的过成中,工作人员需要从规范性上加强质量控制,按照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操作,强化它的整体性能,保证工程施工工序安排符合相应的要求。另外,在机械化的应用中,建筑工程的施工设备在数量和类型上有着一定的增加,有关人员需要加强对于设备的维护和管控工作,提高设备的使用效果,避免机械伤害等问题。
1.3工程验收的质量控制要点
工程验收是指在工程竣工后所采取的质量验收工作,它需要按照一定的技术规范以及相关行业标准进行操作,它包括自验收、企业抽检以及班组验收等环节,有关人员需要加强在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首先,工作人员需要明确技术的标准性和规范性,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注意验收流程的细节管理。另外,在工程验收的过程中,为了加强质量控制,有关人员还应该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对验收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的检查工作,尽量符合工程的整体需求。
2、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
2.1人员因素
工作人员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主体,是各项技术的主要执行者和发布者,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首先,对于决策人员来说,他们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可能会由于相关政策以及企业内部的一些变动,从而对建筑的要素、内容以及侧重点进行不同的改变,这对于施工来说可能会导致工程变更、技术变更以及材料变更等不同的现象,使得原有的质量控制方案不能继续应用,容易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引发不同的质量问题。另一方面来说,施工人员的操作手段也会导致工程的质量问题,包括技术不规范、材料使用问题等方面。
2.2环境因素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它的作业环境有着不同的特点,工作人员如果没有事先对气候环境、水文地质等内容进行调查,直接的进行施工操作,就会导致工艺在应用的过程中与气候环境存在相应的矛盾,例如混凝土地基如果在雨季中施工,就会使得地基的荷载能力受到不同的影响。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它的周期时间较长,可能会存在一些不可控的环境问题,包括泥石流、地震能自然灾害,造成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
3、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
3.1完善现有的责任体系
为了保证质量控制在建筑工程中的有效性,提高工程的整体性,有关部门需要完善现有的责任体系,采取层级管理制度,通过约束管理的方法,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首先,工作人员需要落实岗位责任制度,对项目负责人、施工班长、管理人员等进行明确的研究,根据工程的施工内容对他们的岗位进行明确的划分,注意在制度体系上的一致性。另外,工作人员本身也需要对自身的岗位职责有着具体的了解。例如,项目负责人主要是对工程的整体质量进行把控,完成相关质量制度内容的决策工作,并且实现上级命令的传达。而施工人员则是需要按照技术规范进行操作,避免在工艺应用上的隐患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作的有序性。
3.2加强各个部门的组织协调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并不是一个人活着一个部门就可以完成的,它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需要全体的员工参与到其中,为此,有关人员需要加强各个部门的组织协调工作,定期就施工现场进行会议研讨工作,明确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就不同部门在工作中存在的质量隐患进行分析,实现在设计、施工等方面的一体化管理,可以保证信息的传递和共享,避免“信息孤岛”等现象的发生。同时,有关人员还需要强化对于现场的管控工作,加强在材料、设备以及人员上的协调,实现各方面的协同发展。
3.3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中,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与质量控制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员工方面的培训工作,采取针对性的管理计划,对相关的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学习,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认识到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并且将工作与个人的职责结合到一起,同时可以将奖惩措施应用到其中,提高员工的主动性。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质量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经济效益提升的基础,有关人员需要从施工前、施工过程中以及验收阶段进行有效的控制措施,对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加强在组织上的协调管理,完善现有的责任体系,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质量控制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征,李萍萍.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的有效策略[J].四川水泥,2020(7).
[2]胡飞.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控制[J].砖瓦,2020(7).
[3]李俊鹏.质量控制措施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冶金丛刊,2020,005(003):179-180.
[4]杨波.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J].绿色环保建材,2020(4).
身份证号:320683198707270835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控制;影响因素;
引言
工程管理是贯穿在工程全周期的活动,它可以分为成本管理、进度管理以及质量管理等不同的内容。但是这些管理要素需要达到一定的平衡,互相之间有着相应的关联,工作人员需要从整体上进行各方面的规划。建筑工程的质量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与工程的整体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把握好各个阶段的工程质量,才能避免返工等问题的发生,确保建筑工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但是对于现阶段的建筑工程来说,质量控制不仅仅是针对施工现场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应该改变传统的理念,将其应用在不同的阶段,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有关人员可以就此进行具体的研究。
1、建筑工程管理中质量控制的要点
1.1工程施工前的质量控制要点
通过对相关数据和资料的分析可以看出,工程施工前的质量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与工程的最终质量以及工程造价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关人员需要改变自身的管理理念,加强在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为后续的技术应用提供一定的保障。首先,在工程决策的过程中,有关人员需要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在项目中存在的矛盾问题以及隐患,并且找到合适的处理方式,通过对相关内容的了解从而制定详细的管理目标,实现不同要素的有效协调。另外,在图纸的设计过程中,它的质量控制需要从图纸的内容以及完整性等方面出发,将设计图纸与工程的水文地质等内容进行具体的对比,从而实现在图纸方面的优化工作,使其符合施工现场的条件要求,加强各方面的深度发展。
1.2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工作要点,针对施工技术的应用顺序以及施工现场环境采取合理的管控措施。首先,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对施工材料进行有效的管控,明确材料的数量、规格型号以及使用特点,按照材料的使用说明进行保管工作,提高材料在应用中的合理性,及时发现存在的不合格问题,同时对材料进行更换,避免合格材料与不合格材料的掺杂。其次,在施工技术应用的过成中,工作人员需要从规范性上加强质量控制,按照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操作,强化它的整体性能,保证工程施工工序安排符合相应的要求。另外,在机械化的应用中,建筑工程的施工设备在数量和类型上有着一定的增加,有关人员需要加强对于设备的维护和管控工作,提高设备的使用效果,避免机械伤害等问题。
1.3工程验收的质量控制要点
工程验收是指在工程竣工后所采取的质量验收工作,它需要按照一定的技术规范以及相关行业标准进行操作,它包括自验收、企业抽检以及班组验收等环节,有关人员需要加强在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首先,工作人员需要明确技术的标准性和规范性,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注意验收流程的细节管理。另外,在工程验收的过程中,为了加强质量控制,有关人员还应该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对验收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的检查工作,尽量符合工程的整体需求。
2、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
2.1人员因素
工作人员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主体,是各项技术的主要执行者和发布者,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首先,对于决策人员来说,他们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可能会由于相关政策以及企业内部的一些变动,从而对建筑的要素、内容以及侧重点进行不同的改变,这对于施工来说可能会导致工程变更、技术变更以及材料变更等不同的现象,使得原有的质量控制方案不能继续应用,容易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引发不同的质量问题。另一方面来说,施工人员的操作手段也会导致工程的质量问题,包括技术不规范、材料使用问题等方面。
2.2环境因素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它的作业环境有着不同的特点,工作人员如果没有事先对气候环境、水文地质等内容进行调查,直接的进行施工操作,就会导致工艺在应用的过程中与气候环境存在相应的矛盾,例如混凝土地基如果在雨季中施工,就会使得地基的荷载能力受到不同的影响。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它的周期时间较长,可能会存在一些不可控的环境问题,包括泥石流、地震能自然灾害,造成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
3、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
3.1完善现有的责任体系
为了保证质量控制在建筑工程中的有效性,提高工程的整体性,有关部门需要完善现有的责任体系,采取层级管理制度,通过约束管理的方法,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首先,工作人员需要落实岗位责任制度,对项目负责人、施工班长、管理人员等进行明确的研究,根据工程的施工内容对他们的岗位进行明确的划分,注意在制度体系上的一致性。另外,工作人员本身也需要对自身的岗位职责有着具体的了解。例如,项目负责人主要是对工程的整体质量进行把控,完成相关质量制度内容的决策工作,并且实现上级命令的传达。而施工人员则是需要按照技术规范进行操作,避免在工艺应用上的隐患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作的有序性。
3.2加强各个部门的组织协调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并不是一个人活着一个部门就可以完成的,它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需要全体的员工参与到其中,为此,有关人员需要加强各个部门的组织协调工作,定期就施工现场进行会议研讨工作,明确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就不同部门在工作中存在的质量隐患进行分析,实现在设计、施工等方面的一体化管理,可以保证信息的传递和共享,避免“信息孤岛”等现象的发生。同时,有关人员还需要强化对于现场的管控工作,加强在材料、设备以及人员上的协调,实现各方面的协同发展。
3.3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中,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与质量控制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员工方面的培训工作,采取针对性的管理计划,对相关的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学习,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认识到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并且将工作与个人的职责结合到一起,同时可以将奖惩措施应用到其中,提高员工的主动性。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质量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经济效益提升的基础,有关人员需要从施工前、施工过程中以及验收阶段进行有效的控制措施,对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加强在组织上的协调管理,完善现有的责任体系,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质量控制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征,李萍萍.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的有效策略[J].四川水泥,2020(7).
[2]胡飞.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控制[J].砖瓦,2020(7).
[3]李俊鹏.质量控制措施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冶金丛刊,2020,005(003):179-180.
[4]杨波.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J].绿色环保建材,2020(4).
身份证号:32068319870727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