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理念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为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稳固的基础。本文针对自制数学教具,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展开分析,望可提供一定的借鉴。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要把学生作为数学课堂的主体对象,给予学生足够自由发挥和想象的空间,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小学数学教师要在自主教具教学中突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升学习能力,对所学数学知识有更为透彻的理解和认知。
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间与钟表”一课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制作“钟表”,并且要结合真实的时间来做出标注。学生可以先制作一个钟面,然后在钟面上标注60个时间刻度,再制作出长短不同的时针、分针、秒針。在此过程中,学生完全占据着课堂的主动权,教师起引导、指导的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动手操作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社会发展越来越需要创新型人才,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在数学课堂中引导学生自制教具,学生可以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与观点,让教具更加的美观、实用,从而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课堂的学习中去。
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教师往往会把圆锥与圆柱的体积教学结合在一起,教师可以让学生来制作高相同、底也相同的圆锥与圆柱,鼓励学生在做好的圆锥、圆柱上作画,增添圆锥、圆柱的美观性,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具制作完毕之后,教师要让学生用沙土把圆锥填满,然后把圆锥中所有的沙土倒入自制的圆柱之中,学生就能发现此时的沙土仅仅占据了圆柱的三分之一,充分拓宽了学生的数学知识面,在学到更多知识的同时,能自主发现问题,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自制数学教具过程中,教师要着重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运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裁剪一个三角形,然后让学生去探究自己手中三角形的内角和。这时候学生往往都会利用量角器来计算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换一种思路。比如,把三角形中的内角拼在一起,学生就会发现不用量角器也可以得出三角形内角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理论知识,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运用能力。在自制数学教具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知识,这样学生才会拥有较强的成就感。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制教具,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力,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共同构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
(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州市里岔镇远家阿洛小学)
(责任编辑 吴 磊)
一、开展自制教具教学,突显学生主体地位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要把学生作为数学课堂的主体对象,给予学生足够自由发挥和想象的空间,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小学数学教师要在自主教具教学中突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升学习能力,对所学数学知识有更为透彻的理解和认知。
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间与钟表”一课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制作“钟表”,并且要结合真实的时间来做出标注。学生可以先制作一个钟面,然后在钟面上标注60个时间刻度,再制作出长短不同的时针、分针、秒針。在此过程中,学生完全占据着课堂的主动权,教师起引导、指导的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动手操作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二、利用自制数学教具,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社会发展越来越需要创新型人才,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在数学课堂中引导学生自制教具,学生可以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与观点,让教具更加的美观、实用,从而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课堂的学习中去。
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教师往往会把圆锥与圆柱的体积教学结合在一起,教师可以让学生来制作高相同、底也相同的圆锥与圆柱,鼓励学生在做好的圆锥、圆柱上作画,增添圆锥、圆柱的美观性,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具制作完毕之后,教师要让学生用沙土把圆锥填满,然后把圆锥中所有的沙土倒入自制的圆柱之中,学生就能发现此时的沙土仅仅占据了圆柱的三分之一,充分拓宽了学生的数学知识面,在学到更多知识的同时,能自主发现问题,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在自制数学教具中提升学生动手能力、运用能力
在自制数学教具过程中,教师要着重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运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裁剪一个三角形,然后让学生去探究自己手中三角形的内角和。这时候学生往往都会利用量角器来计算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换一种思路。比如,把三角形中的内角拼在一起,学生就会发现不用量角器也可以得出三角形内角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理论知识,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运用能力。在自制数学教具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知识,这样学生才会拥有较强的成就感。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制教具,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力,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共同构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
(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州市里岔镇远家阿洛小学)
(责任编辑 吴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