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自制数学教具 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j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理念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为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稳固的基础。本文针对自制数学教具,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展开分析,望可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开展自制教具教学,突显学生主体地位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要把学生作为数学课堂的主体对象,给予学生足够自由发挥和想象的空间,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小学数学教师要在自主教具教学中突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升学习能力,对所学数学知识有更为透彻的理解和认知。
  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间与钟表”一课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制作“钟表”,并且要结合真实的时间来做出标注。学生可以先制作一个钟面,然后在钟面上标注60个时间刻度,再制作出长短不同的时针、分针、秒針。在此过程中,学生完全占据着课堂的主动权,教师起引导、指导的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动手操作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二、利用自制数学教具,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社会发展越来越需要创新型人才,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在数学课堂中引导学生自制教具,学生可以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与观点,让教具更加的美观、实用,从而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课堂的学习中去。
  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教师往往会把圆锥与圆柱的体积教学结合在一起,教师可以让学生来制作高相同、底也相同的圆锥与圆柱,鼓励学生在做好的圆锥、圆柱上作画,增添圆锥、圆柱的美观性,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具制作完毕之后,教师要让学生用沙土把圆锥填满,然后把圆锥中所有的沙土倒入自制的圆柱之中,学生就能发现此时的沙土仅仅占据了圆柱的三分之一,充分拓宽了学生的数学知识面,在学到更多知识的同时,能自主发现问题,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在自制数学教具中提升学生动手能力、运用能力


  在自制数学教具过程中,教师要着重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运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裁剪一个三角形,然后让学生去探究自己手中三角形的内角和。这时候学生往往都会利用量角器来计算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换一种思路。比如,把三角形中的内角拼在一起,学生就会发现不用量角器也可以得出三角形内角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理论知识,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运用能力。在自制数学教具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知识,这样学生才会拥有较强的成就感。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制教具,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力,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共同构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
  (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州市里岔镇远家阿洛小学)
  (责任编辑 吴 磊)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相关教育部门正在改变过去陈旧的教育观念,逐渐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音乐教学也正在践行着这一教育观念。音乐教学主要指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能够更加充分地理解和品鉴音乐作品。通常情况下具备一定音乐素养的人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发展会更有优势。所以,为了学生的未来,音乐教学要从学龄阶段抓起,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美
期刊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写字教学是第一学段的语文教学重点之一,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基于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如果能将写字教学同文化熏陶与审美能力有机结合,必将对学生一生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但是目前低年级的写字教学并不乐观,出现诸多问题。如,低年级识写分离,很多教师依旧让学生一味地抄写“我会认”的生字,学生对书写汉字有抵触情绪。还有部分教师虽重视写字教学,但是没有方法,一二年级的
期刊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作业不仅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通过作业设计,教师可以有效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然而,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的定位往往局限于“对知识和技能的巩固和强化”,进而导致作业题型单一、内容呆板、形式单调,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对学生思维的形成产生禁锢,久而久之,直接影响了学生潜能的开发。
期刊
有專家指出:“所有关于教育的技术、模式、方法的改良都是有限的,除非它能把学生彻底唤醒,彻底激活,否则便没有意义。”的确,如果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介入时机、方式和路径不合适,学生反而会学得“一头雾水”。因此,选择何时让信息技术介入,应该成为打造高效理想课堂的一个重要的视点。一、技术:该出手时才出手  在执教《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的公开课时,新课伊始,我利用信息技术出示了一些画面:“水往低处流;花儿在
期刊
时下,一部分学校的六年级学生总是被一大堆习题塞满,当他们的脚步被考试的指挥棒所左右所牵绊,当所谓的体育理想逐渐淡出他们的视野时,他们的心中开始有了杂草、雾霾或雨水,以至于看到他们时,很少能触摸到自由奔放的状态。那么,如何走进六年级学生那“曲里拐弯”的内心深处?如何让他们在拥有健康体魄的同时,心间也溢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一、由“成人视角”转向“学生视角”  由于教师与学生的思想观念不同,看问题的视角
期刊
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说,除了相关知识技能的传授外,更多在于数学智能、逻辑思维等方面的训练。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际,浅析初中生数学思维的优化策略。一、强化观察训练,提升思维敏锐性  表面上看,观察力与数学思维关联不大,一个表象,一个本质。但研究表明,观察力却是数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训练学生的观察力,
期刊
随着我国教育的蓬勃发展,中学体育课程逐渐受到重视。初中阶段,田径教学是体育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的质量会影响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以及学生的体质健康。所以,对田径教学成效的提升,对学生体质的加强,推动学生素质的不断进步,已然是初中田径教学的教学使命。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为了适应这一时期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实施科学田径教学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了解田径
期刊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各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创新如雨后春笋。但对语文课堂教学来说,阅读和写作仍是语文最主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可运用读写互进教学,整合教学内容,促使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同步提高。教师在实践活动中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切身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所在,为学生的再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模仿性读写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读写结合点,设计合
期刊
在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初中阶段,大多数文学作品都承载着极深的文化内涵,尤其文言文和诗词名篇。可以说,文言诗词名篇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是语文课程的重要担当,正如著名学者刘国正所说:“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如胶似漆,密不可分。”  在教学中,笔者尝试确立了“讲故事、写故事”的教学模式。在阅读教学中,特别是在传统文化类别篇目之中,笔者主要通过讲好作者故事、辨析经典故事、新编历史
期刊
课堂教学环节的设置应该从学生出发还是从教材出发,抑或是从教师出发?本文以《九色鹿》课堂设置的辩论环节为例,分别从辩论参与者、辩题的选择以及辩论组织者的角度探讨课堂辩论环节设置的实效性、可行性和必要性,从而提出课堂应呈现的状态——“丰富的安静”。  《九色鹿》是苏教版第八册的一篇民间童话故事,它曾经被改编为动画片,深受学生喜爱。故事讲述的是神奇的九色鹿勇救落水之人调达,而调达却在重金悬赏的皇榜面前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