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并脑小血管病患者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与脑小血管病总体负担的关系研究

来源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guoi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是最新的血糖管理参考指标,由连续血糖监测(CGM)获得,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有关.脑小血管病(CSVD)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脑血管并发症之一.目前临床对TIR与CSVD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并CSVD患者TIR与CSVD总体负担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与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CSVD患者151例,根据CSVD总体负担评分将其分为低负担组(CSVD总体负担评分为0~2分)96例和高负担组(CSVD总体负担评分为3~4分)5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TIR.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并CSVD患者CSVD总体负担的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TIR与2型糖尿病并CSVD患者CSVD总体负担评分的相关性.比较不同TIR患者CSVD高负担发生率.结果 高负担组患者年龄大于低负担组,高血压发生率、入院时收缩压、血尿酸、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于低负担组,糖尿病病程长于低负担组,TIR低于低负担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289,95%CI(1.085,1.530)〕、血尿酸〔OR=1.008,95%CI(1.002,1.013)〕、TIR〔OR=0.910,95%CI(0.873,0.948)〕是2型糖尿病并CSVD患者CSVD总体负担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IR与2型糖尿病并CSVD患者CSVD总体负担评分呈负相关(rs=-0.537,P<0.001).按照TIR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1组(TIR≤67%)40例,CSVD高负担发生率为75.0%(30/40);2组(TIR为68%~82%)36例,CSVD高负担发生率为33.3%(12/36);3组(TIR为83%~90%)38例,CSVD高负担发生率为21.1%(8/38);4组(TIR≥91%)37例,CSVD高负担发生率为13.5%(5/37).CSVD高负担发生率随2型糖尿病并CSVD患者TIR升高呈递减趋势(χ2趋势=32.702,P<0.001).结论 TIR降低是2型糖尿病并CSVD患者CSVD高负担的独立危险因素,CSVD高负担发生率随2型糖尿病并CSVD患者TIR升高而递减.
其他文献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如果出现心脏停搏等严重并发症,则会影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实施,而建立体外膜肺氧合(ECMO)可替代心脏泵血功能,保障急诊PCI安全有效.本文报道的国药同煤总医院心脏中心收治的1例溶栓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反复出现心脏停搏,在ECMO、呼吸机辅助下行急诊PCI,经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及床旁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等技术抢救成功后出院.随访2个月患者心脏、神经系统功能恢复良好.表明ECMO联合急诊PCI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心脏停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背景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发生缺血性事件与血小板功能有关,而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P选择素可以反映血小板功能,且其对PCI后接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ACS患者发生缺血性事件的预测价值尚不明确.目的 分析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P选择素对PCI后接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ACS患者发生缺血性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航天中心医院收治的PCI后接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ACS患者141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PCI后第3天检测患者血小板糖蛋白
背景 目前,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尚未完全明确,个体化预测压力性损伤高风险人群的方法仍需进一步探索.目的 构建个体化预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350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训练集(n=175)和验证集(n=175).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R(R 3.5.3)软件包和rms程序包构建列线图模型,并通过训练集和验证
背景 抗栓治疗是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干预策略,但部分患者仍存在卒中复发风险,进而增加卒中疾病负担.因此,评估抗栓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 基于血栓弹力图(TEG)评价大脑中动脉狭窄致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的抗栓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9年10月在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大脑中动脉狭窄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3例,其中卒中未复发65例,卒中复发98例;单用阿司匹林治疗75例,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88例.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TEG指标及抗血小板药物抵抗发生率.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