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忠武 扔掉猎枪当起巡护员:大山中他们与它们“化敌为友”

来源 :环境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HOHO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盗猎者,还是巡护员,都知道东北虎是极危险的家伙,好在它们极少见,更常见的危险来自野猪和黑熊,它们的性情难以捉摸。
  在吉林黄泥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0多岁的巡护队长万忠武就有与黑熊正面遭遇的惊险经历,当时他们相距不过三五米。近日,万忠武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当时害怕极了,大脑一片空白。”
  直面黑熊
  在这片保护区,包括万忠武在内共有12位巡护员,他們的工作是确保这片四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没有猎套,没有盗猎者。
  巡护员每天与大山打交道,有时为了跟踪老虎足迹,有时为了追寻盗猎者,时间一长难免迷路。有经验的巡护员有时能察觉到身边潜在的危险,但有时也不能,因为动物有好奇心,这是不可控的因素。
  与黑熊的那次遭遇,万忠武是毫无准备的,那短暂的一刻,他克服了人类本能的反应——逃跑,就近站在一棵臭松旁跟它对视。大约一两分钟,黑熊见他没有什么威胁,扭身走了。后来,大家都说是多年的经验救了他。
  不过如今再谈起此事,万忠武另有一番感悟,言语间流露出更多的是对自然的敬畏。那的确是一次“教科书”般地处理,但他更愿相信那是一种运气。他反复向记者强调,如果黑熊带着崽儿,结果一定不一样。
  猎人生涯
  15岁那年,父亲递给他一杆猎枪。他进山打死了他猎人生涯中的第一头野猪。杀死那头野猪的时候,他心里毫无波澜。当时还小,什么都不懂,还不知道野猪可以卖钱。
  那时,中国没有禁猎,大山里的动物只是一种自然的存在,更多的时候,它们不是被拿去卖掉,而是摆上餐桌调剂生活。
  万忠武喜欢钻研,对多数野生动物的习性了如指掌,在黄泥河一带颇有些名气,谦逊的性格更为他赢得了好名声,大家尊称他“老万”。对世代生活于此的人来说,猎物是大自然的“馈赠”,打猎也没有什么不妥。
  万忠武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巡护员,平心而论,这样的跨度有点大。不过禁猎政策推行后,他知道必须和“猎人”说再见了。
  没过多久,吉林黄泥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招募巡护员的时候注意到了他,希望他转变身份,加入到巡护员队伍,帮助他们开展反盗猎工作。
  巡护员薪资微薄,上山巡护也不轻松,而且面临生命危险,但万忠武还是答应了。
  有一次,万忠武跟踪东北虎足迹走了25公里,保护区海拔高,尤其在冬天,有块云彩就能下雪,那天天色非常昏暗,山顶几乎看不见路,雪没过膝盖,走下山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多,这一路虽然坎坷,但他没有一句怨言。因为对万忠武来说,大山就是他的家,宁愿放下猎枪,也不愿离开大山。他从小就在大山里成长,对大山有感情。
  联合作战
  东北虎是食物链顶端的旗舰物种,是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一环。一只东北虎大约需要500平方公里的领地,猎物充足至关重要。因而,保护东北虎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多方参与,共同发力。
  万忠武认为,自己背后有很多力量支撑他。一直以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吉(林)黑(龙江)两省林业部门及世界自然基金会等机构在巡护员设备、培训及相关资金等方面提供了持续不断的支持。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东北驻地工作组反盗猎与社区项目高级项目官员刘铎这样评价巡护工作:“巡护员是离东北虎最近的人,是冲在保护东北虎的第一道防线的真英雄。”
  刘铎介绍,初步统计,在中国东北虎栖息地,专门从事野外巡护工作的大约有500人,他们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大多数曾是林业工人,像万忠武这样的猎人也不少。
  刘铎发现,尽管万忠武和他的同伴每次巡护要走十几公里山路,但是巡护效率仍会因人而异,而且大山深处总是有意想不到的危险。
  为此,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对盗猎活动进行大数据分析发现,在林区内沿着道路平均垂直1.4公里的区域是盗猎发生和中高风险区。刘铎说,这不难理解,盗猎者也要走路,某些情况下仍要乘坐交通工具前往活动区域,他们不可能一直在荒山中大范围迂回活动,道路的便利仍是他们需要利用的一部分。
  基于此,世界自然基金会与合作伙伴一同建立了SAMAP反盗猎管理机制,利用网格化管理及人工智能预测等方法,在试点区域道路两侧划出网格进行重点巡护。该平台目前已在吉黑两省9个林场试点开展实施,目的是明细巡护员工作目的和内容,提高社区参与保护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反盗猎管理能力。
  全民保护
  在万忠武等巡护员的努力下,盗猎者无所遁形,一些人已经转变思想,加之政府、基金会也在帮助他们建立虎友好型生产经营模式,比如通过养蜂合作社,他们能获得可持续的经济来源。
  刘铎认为,东北虎保护工作一定要以人为本,社区可持续发展与野生动物保护同样重要,世界自然基金会东北虎保护策略之一就是推广以东北虎保护为主体功能的森林经营和改良理念,推行东北虎友好型森林管理模式,让人在其中更好地生活。
  如今,重新审视自身与这片土地关系的不止有万忠武,还有社区居民。早些年,万忠武和同伴清理的猎套可以堆成小山,而现在猎套已经大幅减少。
  “这是我土生土长的地方,我深深热爱着这片林子,我用双脚踏遍每寸土地,我愿意用生命守护大山。”这是万忠武写下的四句话。
  (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新闻网)
其他文献
2021年8月上旬,国家节能中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中国城镇供热协会联合在北京市热力集团召开中国供热领域能效提升新闻发布会。会上举行了全球环境基金(GEF)为北京市热力集团供热系统节能示范项目授牌仪式及供热领域开展效能提升启动仪式。  全球环球基金(GEF)成立于1990年,是由183个国家和地区组成的国际合作机构,属于世界银行创建的实验项目。基金已为165个发展中国家的36
期刊
为提高沈阳市污染源自动监控执法检查能力,沈阳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与辽宁省沈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成立联合检查组,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建设、验收、运行以及日常运维等工作进行全面检查。  近日,在沈阳石蜡化工有限公司,联合检查组就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情况开展现场检查。在检查过程中,联合检查组本着“治病救人、惩前毖后”的原则,督促排污单位积极履行主体责任,确保污染源自動监控设施规范建设和稳定运行,
期刊
近年来,随着北京周边农村劳动力数量逐年递减,冬季司炉工补给能力呈下降趋势,年轻司炉工更是“一人难求”。未来几年,司炉工短缺或将成为制约北京供暖保障和事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北京供暖司炉工岗位需求多少人?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作为“司炉工之乡”在京从事供暖的司炉工有多少人?司炉工青黄不接问题应如何解决?日前,《环境与生活》杂志一行专访了原张家口市赤城县劳动局驻京办主任强振刚,听听他对这一问题的观点、看
期刊
8月27日,第七次金砖国家环境部长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主题是“为持续、巩固和共识而合作”。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会议并致辞。  黄润秋表示,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生态环境9项约束性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圆满完成。2021年是中国“十四五”开局之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中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推动深入打好污染
期刊
近日,北京市智能供热管理云平台建设座谈交流活动在北京天工华云科技有限公司二楼会议室举行。北京市智能供热管理云平台是北京市供热协会响应北京市城管委落实市政协《关于深化供热改革加快推进本市供热智能化信息化》提案要求,于2020年4月授权委托北京天工華云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的行业平台。北京市供热协会企管部主任张焕武,北京市铭泰热力供应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京雷、副总经理周红军,天工华云总经理郑文
期刊
8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张志峰在发布会上介绍,“十三五”是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最大、改善程度最高的五年。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圆满收官,2020年,渤海近岸海域优良水质(一、二类水质)比例达到82.3%,高出73%的攻坚战目标要求9.3个百分点;渤海入海排污口排查、入海河流断面消劣、滨海湿地和岸线整治修复等核心目标任务全部高质量完成。同时,全国海洋生
期刊
临邑县地处鲁北平原重要交通位置,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数量逐年增加,截至目前,临邑县注册登记的机动车有9.5万余辆,其中重点管控的重型柴油车4200余辆,移动污染源废气排放已成为影响全县空气质量的主要来源之一。2020年10月份,德州市生态环境局临邑分局移动源管理科成立以来,科长杨玉成带领全体人员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奋战。  联合执法,严查超标车辆  德州市生态环境局临邑分局、县交
期刊
8月24日,江苏首个地市能源大数据(碳监测)中心在连云港正式启动,并同时上线运行江苏省首个碳排放管理系统——“碳测”平台,助推港城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共商共建共享共治,多方助力“碳测”平台建设  今年4月1日,连云港市生态环境局和国网连云港供电公司正式签署“聚力‘双碳’目标 共谋绿色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依托国网连云港供电公司技术、数据、试点项目和专家团队的支撑,会同连云港市发改委、工信局等部
期刊
擦亮蓝天、保卫碧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有一群战士每天驻守在实验室,为守护这份美好而努力。江苏省连云港环境监测中心宋晓娟就是其中的一员。  宋晓娟从北京大学毕业后,一直扎根在环境监测第一线。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先后获得:2016年“连云港市首届环境监测技能竞赛”第一名;2018年“江苏省环境监测技能竞赛”第三名;2019年“第二届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員大比武”竞赛团体一等奖、个
期刊
8月26日,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先后来到河北省张家口市、北京市延庆区,调研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相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汇报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突出绿色办奥理念,把发展体育事业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扎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以优美生态环境支撑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成功举办。  26日一早,孙金龙一行来到张家口赛区规划展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