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lanc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世界正日益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各个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人们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在不同历史背景的母语文化作用下,容易产生语用失误,进而影响交际的正常进行。为了让文化交际更加顺利,我们有必要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有进行深层次的认识,从而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克服因语用失误给交流交际带来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语用失误 跨文化交际 语用迁移 深层文化
  一、语用失误的概述及分类
  语用失误是指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在日常交际中,由于表达方式和说话习惯的差异,或是由于一方对另一方历史文化缺乏了解与认知,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误解、冲突,影响交流交际效果的语言现象。语用失误的研究始于英国语言学家Jenny Thomas,她在《跨文化语用失误》一文中第一次提出语用失误这个术语,并把语用失误分为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语用语言失误,是指把本族语对某一词语或句子的语用意义用在其他某一特定的语言环境下,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而造成的语用失误。Thomas将语用语言失误归因于对话语语用范围的错误认识,即传达了非意欲传达的话语,它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指非本族语者使用目的语的表达方式不符合本族语者的语言习惯;二是指非本族者按母语的语义和结构不适当地套用到本族语者语言中。社交语用失误,是指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而犯的语用错误,往往与说话人的知识背景、认知结构、价值观念有关。具体解释为,在交际中,说话人将母语中的文化迁移到目的语中,而不恰当的迁移就造成了社交语用失误。Thomas指出:“只要说话人所感知的话语意义与说话人意欲表达的或认为应该为听话人所感知的意义不同,这时就产生了语用失误。”实际上,语用失误不是指句法或语法层面上的错误,而是指由于历史、文化、社会、认知等因素的影响,在语用层面上导致语言使用的不切合、不得体。
  二、跨文化交际中产生语用失误的原因
  拥有不同历史文化的人们在日常交际时常常达不到预期目的,大多是由于拥有不同文化的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对文化背景、社会历史、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缺乏理性认识,而这些差异又表现在言语行为与使用规则方面。此外,在跨文化交际时,人们往往理所当然地以本民族的社会文化准则作为评价别人行为的标准,这就是被学者们称为语用迁移的现象,这种迁移必然导致交际失败并产生距离隔阂。在跨文化交际中,双方有着迥异的文化、迥异的历史背景,这些必然带来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大多受双方深层文化的影响。例如,一个外国学生拜访自己的中国老师,老师邀请他吃饭,说:“你下星期五来我家吃饭。”过了两天,到了星期五,学生来了,老师却很意外。由于毫无准备,很尴尬。因为与这个学生较熟,于是就说:“前天我说的是下星期五请你吃饭。你看,今天我什么也没准备……”学生说:“前天你说星期五请我吃饭,不就是今天吗?”原来,英语和汉语观察时间的参照点不同。汉语中的“下星期五”是以说话时的那个星期为参照点的,如说话时为周三,那么说“下星期五”就是指过了这个星期以后下个星期的周五。而英语则是以说话时的这一天为参照点,如说话时为周三,那么说“下星期五”就是指过了周三以后即将到来的周五。因此,我们在避免由于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语用失误时,了解对方的深层文化是很有必要的。不同文化的人们在相互交际时直接把自己的语言的话语翻译成目标语,其结果是一种言语行为的施为之力在不同文化中失去作用,因语用迁移出现语用失误。例如,英国留学生到中国朋友家拜访。A: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drink?B:I’d like a cup of tea.A:Red tea or green tea?B:Um ... green tea,Please,Well,can you tell me what red tea is?此处的语用失误是简单地将红茶与“red tea”等同起来。此外,由于人们缺乏对语言差异的敏感性,也会无意识地进行语用迁移。如,有时可能在街上看见一只黄色的小狗,你可能脱口而出:yellow dog,实际上yellow dog的本意却是卑鄙小人。
  三、对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分析带来的启示
  多数的语用失误是由于我们在语言学习时对不同文化知识的了解缺乏,尤其是对深层文化知识的缺乏造成的。文化被分成三个层次:大众文化,高级文化,深层文化。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常常无形中被深层文化控制,即大多数本族人是在有意识或无意识中受到深层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的。因此,我们在学习外语的同时,必须有意识地学习深层文化,经常对英汉文化进行对比分析,以便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中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避免在文化习俗、礼貌仪式、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大众文化层次上的误解。
  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差,语用失误常常发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语用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视度不够。实际上,语用内容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绝不少于与语法、词汇、写作、听力等方面的内容。在教学中进行话语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纯熟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否恰当地使用英语,这无疑涉及语用知识。学生常常有一种错觉,认为表达命令只能用祈使句,表达提问只能用疑问句。因此,进行话语教学时,教师既要告诉学生英语句子结构使用的一般规律,又要教会他们活的语言规律和习惯。英语中的问句就不一定只表示提问。例如,A:It is a nice day.B:Why not go shopping?A:Sounds great.在这个对话里,显然问句“Why not go shopping?”并非表疑问功能,而只是一种建议。因此,进行话语教学时,教师既要告诉学生英语句子结构使用的一般规律,又要教会他们活的语言规律和习惯。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1989.
  [2]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
  [3]何兆雄.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李悦娥,范宏雄.话语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2015年7月笔者接到了一个全国数学教师的基本功大赛,讲解中考数学压轴题.刚开始觉得不是难事,毕竟工作这么多年,讲个题目还是不在话下的.比赛规定:每个人分别讲解2015年不同省市的数学中考压轴题,笔者讲解上海市的中考压轴题,做好准备后便欣然前往.  到了比赛城市,还有两天的准备时间,便又细细琢磨.题目是研究得滚瓜烂熟了,不过听讲的不是学生,而是几百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学老师,心里不免有点慌,到底思路
现代教育要求要改变过去的教师过分强调“传道、授业”,而更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如何独立地“解惑”,让学生亲自经历科学探索精神,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数学体系不断完善所产生的巨大魅力.“探究式教学”是实现其作用的很好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片断  研究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1)帮助学生回忆初中作图的基本步骤是什么.你能类比初中作图的过程概况出画指数函数y=a(a>0且a≠1)的图像的基本步骤吗
摘 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作为最重要的课堂活动环节,对一节课的授课效果有显著影响,本文就一堂高三一轮复习试卷讲评分析课进行片段教学实录和量化分析,结合教师课堂提问的类型与学生回答之间的联系,得出在课堂教学中:(1)课堂口头禅的危害要引起重视,教师应及时纠正自己的课堂口头禅。(2)教师提问的方式和学生的回答积极性有明显相关性,理解型提问的有效性影响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应精炼提问、规范提
摘 要: 课堂教学中恰当的“补白”能够给孩子们的思维、想象带来无限的驰骋空间,让孩子们感受读书带来的快乐,享受阅读文带来的乐趣。抓住课文中的一个个空白,激发想象,巧妙填补,课堂定会动静相生,张弛有度,以情生情,以思引思,精彩纷呈,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补白 学习兴趣 文章内涵 想象空间  一幅好画,其绝妙之处,往往是“无画处皆成妙境”。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文中,不乏许多的优秀作品藏着意犹未尽
摘 要: 《折三角形的三线》是七年级下册《数学实验手册》上的第四个实验。实验内容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时学生还是有困难的。首先如何引导学生折三角形的三线,其次学生要在会折的基础上能简单地说理。特别是在折钝角三角形的高线时,教材只是简单地说明了钝角三角形只能折出一条高线,并没有进一步探究。而本节课对这部分进行了深入探究,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折出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  关键词: 折三角形“三线” 角平分线
摘 要: 本文分析了项目教学法的含义及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软件教学中的应用举例,并提出项目教学法应按照四个阶段进行设计与实施:确定目标、项目计划、项目实施、项目评价。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Illustrator CS5》教学 教学应用  近年来,我校计算机专业在所有课程中全面开展项目教学改革,《Illustrator CS5》作为我校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一门学科,经过多个学期的教学改革,综合几年的
摘 要: 幼儿园教学应以游戏为主要向导,游戏应摆脱独立个体,摆脱俗称对“游戏”的定义,而成为课程活动的关键。好的游戏不但具有调动气氛的作用,而且与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层层渗透,帮助教师真正做到游戏教学。这时,对游戏的设计成为关键。  关键词: 课程 游戏教学 游戏设计  一、游戏在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荷兰文化人类学家胡依青加曾说:“游戏的乐趣究竟是什么?何以幼儿要愉快地叫嚷?这是一种被抓住、被震撼、
摘 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以网络综合布线课程为例的技能培养课程考核方式的改进。技能培养课程是大学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目标有别于大学普通素质培养类课程,其考核方式应有别于普通素质教育类课程。技能培养课程的考核方式应当能够全面、准确地评定学生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 技能培养 考核方式 校企合作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进程加速,一方面社会各行业人才缺口加大,另一方面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
摘 要: 本文以江南大学为例,旨在通过建设“六大名师工程”构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创新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大大提高卓越人才培养效率,借此推动“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快速、创新和科学发展,以期在行业之内、高校之间彼此借鉴,互利共进。  关键词: 过程装备 控制工程 卓越工程师 名师工程 培养体系  2010年6月,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行业协(学)会在试点高校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
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英语拥有浓厚的兴趣,就相当于拥有一把打开英语殿堂的钥匙,这种兴趣的趋向越明显,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渴望也就越强烈。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  关键词: 课堂氛围 教学内容 英语学习兴趣  随着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兴趣已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热点。英语教师的任务是“teach 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