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温度——对话易中天 等

来源 :交际与口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aibin_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 昭/主持
  
  众议
  
  ●“全国海选,那就如科举里的乡试、县试,然后一直考上去,考到一些较大的地方电视台已很不错。‘四川的冠军’,概念大约就如‘两广举人’;到了中央电视台,那就是金銮殿上的面圣殿试了。”
  ——新加坡《联合早报》作者吴韦材撰文认为时下中国的选秀文化有如新科举
  ●“在体育竞技领域,我们都在打一场对中国的战争。”
  ——英国奥委会主席克莱格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中国将是各国备战奥运必须要面对的一个“体育超级大国”
  ●“好老板遇上好员工就会变坏;坏员工遇上坏老板就会变乖;好老板遇上坏员工就会变疯;坏老板遇上好员工就会发财。”
  ——著名漫画家朱德庸总结出来的不同老板与员工之间的搭配效果
  ●中国软件业不当印度的跟班行不行?
  ——《IT时代周刊》作者王利兴质疑,大批量做软件外包业务的印度软件业被国内大力推崇,视为模范对象,但事实上存在着缺乏核心技术和品牌形象的现状。
  ●人们想用钞票时,从不看它的发行日期。
  ——深圳一位英俊青年娶了一个大款老太太,对人们的困惑,他自揭谜底。
  (小昭摘)
  
  另类口才
  
  三国人物的四大理想
  曹操的四大理想:
  天下子民皆姓曹,军队多得不想要。刘备不再唱反调,孔明明天变傻冒。
  孙权的四大理想:
  大乔不再跟我闹,曹操再来被我烧。关羽明天死翘翘,荆州重回我怀抱。
  刘备的四大理想:
  天下人人说我好,阿斗不再冒傻泡。献帝天天下血诏,叫我起兵扁曹操。
  关羽的四大理想:
  天下猛将入我刀,孙权吕蒙进我牢。诸葛村夫被我笑,还要大哥复汉朝。
  诸葛亮的四大理想:
  老婆整容梦里笑,装酷要把羽扇摇。魏延反骨天天敲,司马变成大人妖。
  周瑜的四大理想:
  孔明被我骑着跑,曹仁拉弓折了腰。孟德遭殃落了草,天子派我带兵剿。
  魏延的四大理想:
  曹操门牙提前掉,自家反骨无声消。杨仪乖乖喊求饶,我自纵马子午道。
  (Sara辑)
  
  伶牙俐齿三十计
  
  两用成语例举
  同样一个成语也可表示不同的涵义。具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学会在不同的语境中灵活使用不同的涵义,会给你的语言表达增色不少。
  1.按图索骥: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2.暗送秋波:既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
  3.处之泰然:既形容对待紧急事情或困难,安然自得,毫不在乎.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
  4.独善其身:既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也指人要搞好自身修养。
  5.高山流水:既比喻知音或者知己,也比喻乐曲高妙。
  6.顾影自怜:既指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
  7.规行矩步:既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也比喻举动合乎规矩,毫不苟且。
  8.金玉满堂:既指占有很多财富,也比喻人很有才学,学识丰富。
  9.淋漓尽致:既形容说话或文章表达的充分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
  10.绵里藏针:既比喻外貌柔和,内心刻毒,也形容柔中有刚。
  11.奇文共赏:既指把荒谬、错误的文章发表出来供大家识别和批判,也指把新奇的文章拿出来共同欣赏。
  12.穷形尽相:既指丑态毕露,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
  13.沙里淘金:既比喻费力大而成效小,也比喻从大量的材料中选择精华。
  14.四平八稳:既形容说话、做事情、写文章稳当,也指做事情只求不出差错,缺乏创新精神。
  15.形若无事:既指在紧急关头态度镇定自若,也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满不在乎。
  16.秀色可餐:既可形容女性容貌漂亮,也可形容景色优美。
  17.洋洋洒洒:既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才思充沛,连绵不断,也形容规模盛大,气势磅礴。
  18.引火烧身:既比喻自讨苦吃或自取毁灭,也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问题,争取批评帮助。
  (摘自《语言文字周报》)
  
  口才前线
  
  文化的温度——对话易中天
  解放周末:谈到现实生活的需求,有一个现象发人深思,为什么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一度有点冷寂的感觉?难道是由于它失去了现实的需求,或者是在于它自身失去了力量?
  易中天:有一个原因,也许是由于它的博大精深。
  解放周末:太博大了,太精深了?
  易中天: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有些人看见龙,有些人看见鱼;有些人看见水,有些人看见泥。需要有一个选择,而选择就会带来困难,带来问题。
  解放周末:那么,我们应当如何让大众都有历史意识,有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和继承感?
  易中天:我认为只有一种办法,就是把历史变成现代。
  “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时的明月如何能照耀汉时的关呢?还不是因为人性的东西是一脉相承的!我现在要做的工作就是:一把历史变为现代,二把英雄变为普通人,变成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意志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乐,而且和我们一样一不小心会犯错误的人。这样,我们的读者、我们的观众,就会觉得这些历史人物就像我们的邻居,这些历史故事就像我们街头巷尾发生的事情,没有隔阂,只有亲切感。
  (选自解放日报周末版《人物聚焦》)
  
  OFFICE口才备忘录
  
  会议发言显真功
  如何在会议上侃侃而谈令同事羡慕、领导赏识,是有文章可做的。
  
  声音
  洪亮,以听得清楚为好,根据现场的环境、人数而定,吐字清晰,抑扬顿挫,节奏与发言内容相符。
  
  目光
  面对下属,以自信威严与随和为主;
  面对领导,以自信谦虚与柔和坚定为主;
  目光运用以平视、环视、点视为主;
  目光在停顿时,与内容相符,与节奏相符。
  
  肢体语言
  站要体现稳重,两肩平衡,胸挺腰直;
  坐要端庄,上身正直、下颌微收;
  手势辅助能增强内容感染力,领导在场,手势不宜过多,动作幅度不宜过大,其他可以自然为主。
  
  内容
  适当引用领导讲话内容;
  语言精炼,不要重复;
  就事论事、一针见血、表明观点、针对问题;
  不要使用偏激性、情绪化的语言;
  忌空谈、长谈、泛泛而谈。
  (来源:《练说话练口才》作者唐戈隆)
  
  口才故事
  
  ● 最聪明的回答
  美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读书的时候,有一次考试,老师问他:“你愿意答一道难题,还是两道容易的题目?”
  “答一道难题吧。”林肯很有把握地说。
  “那你回答:鸡蛋是怎么来的?”
  “鸡生的。”
  “那鸡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老师,这已经是第二道题了。”
  (摘自《世界五千年幽默大全之外国卷》)
  
  ● 朱基“批评”美国州长
  一九九四年四月十一日,朱基访美期间出席了伊利诺州的欢迎晚宴。在循例介绍了州长的生平之后,请朱基讲话。谁知朱基冷不丁地说了这么一句话:“我仔细听了州长先生的履历。州长先生确实政绩辉煌。但他有一个大错误!”
  如此不留情面,全场顿时屏息静气。州长先生面色尴尬。
  这时,朱总理才抖出谜底:“他从来没有访问过中国。”紧接着他便发出请州长夫妇访华的邀请。全场掌声雷动。既是礼节,又是钦佩。
  (摘自《咬文嚼字》2006年10月期,作者顾遥)
  (小月辑)
其他文献
我们这一代是看着日本的卡通片长大的。我从小就对日本有着种种神往:烂漫的樱花树,高高的富士山。当大人们谈及抗日战争时,我总无法想象:那聪明可爱的卡通人物与面目狰狞的日本鬼子怎么会出自同一国度?  然而,有一本书,改变了我的看法,让我明白了许多十分重要的道理。  记得初中时,一次历史课上,老师讲日本鬼子在上海滥杀无辜,一块弹片把一个黄包车夫的头炸飞了,由于惯性,没头的车夫仍然拖着黄包车在跑,日本人哈哈
期刊
田耕旭,韩国高丽大学教授,民俗学研究所所长。2000年春节,在对安徽池州傩戏的中韩联合调查中,与田耕旭先生初相识。中等个,卷发,双眼炯炯有神,白净的面孔,有剃过的青黑络腮胡子印痕。当时,他还一句中文都不会说,还是第一次到中国参与这样的研究调查,一切意思都得靠吴、金二教授翻译,但看得出来,他对池州傩很感兴趣。  我首先注意了他的名字。田耕旭,怎么会起这样的名字?多好的名字!简直是一幅农耕图:旭日初升
期刊
我和香港的麦琪、京都的凌子相识是在王菲的歌迷网站,几年下来结成死党。  麦琪来日本,凌子提前一天从京都赶到了东京。12月的东京有些冷,我和凌子竖着领子站在西日暮里的站台上翘首等待。在MSN的摄像镜头里,我们已经熟悉了彼此的笑容,但三人还是第一次见面,心里多少有些紧张。车一进站,拥下来一大群人,我和凌子的目光在人群里找了又找,突然听到一声很热切的呼唤:“HI!向轩。HI!RINKO!”回过神来,看到
期刊
据说,苏东坡学禅以后,以为自己达到了生命的第三种界,世俗的感情和繁杂已不能再动摇他了。于是就给佛印禅师写了—首诗:“稽首天外天,豪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意在表明:人世间的得失诽谤诋毁等等,已经对他没有影响了。苏东坡写完诗以后,就让人把诗歌拿到长江对面交给佛印禅师。佛印禅师看后,在诗上批了两个字“放屁”。然后,又叫此人带回给苏东坡。苏东坡—看,气急败坏,立即渡江前往金山寺找佛印理论。船
期刊
奥运冠军无疑是一个运动员人生和事业的巅峰,也是普通人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誉。对待奥运冠军人们常常会用赞扬、羡慕的话语表达对奥运冠军由衷的欣赏、赞扬和鼓励。但我们的冠军对待赞语的回应方式却有着鲜明的个性。面对媒体,他们不会口若悬河地吹嘘。在谈及夺冠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对个人成就的自我评价上,短短几句却表现出较高的口才艺术。表现在言语风格上,有的悦纳,有的婉转含蓄,有的推托。    一、悦纳型    悦纳型
期刊
元好问是金代著名的文学家,写过许多出色的诗词。他的妹妹也是女中豪杰,不仅人长得非常出众,文章也写得很好。  她的才名传到了当朝宰相张平章的耳里,便想娶她为妾。于是,托人带话给元好问。元好问慑于他的权势,当面不好说不行,只说事情成不成要看妹妹的态度,只要她应允就行。  张平章听了回话,喜不自禁,想到,以我的地位和才学,多少豪门想把女儿嫁给我,这是别人都求之不得的事,哪有不答应的道理。他修饰一番,兴冲
期刊
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四二一”家庭模式的核心、没有经过风浪磨砺的一代……这些看似幸福的定语实则暗藏杀机。我的痛苦你永远不懂:幸福感不强,生存压力加大,为人处事紧张,自杀率上升,永难实现的自我价值,老一辈眼中不成问题的问题正在新新人类的身上起着微妙的心理作用。    清闲,非我所欲也    口述者:余非男26岁  本科文学杂志编辑  我读的大学只要不是太差的人,就业不成问题。中文系女生多,成绩好的也
期刊
【案例】    职场新人王雪幸运地遇到了自己的学姐,学姐热情地把公司秘诀倾囊相授,最后亲热地说:“有事就来问我,别客气。”  王雪果然一点也不客气:周一,她问学姐工作空闲时可以看小说吗?周二,她问学姐午餐时的水果可以多拿一份吗?周三,她问学姐送公务快递应该找哪家公司?周四,她问学姐到哪里去领文具?周五,她问学姐市场总监和总经理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大家说起他都一脸不屑?  现在,学姐一接到王雪的电话就
期刊
● 主打星  http://anning6.blog.sohu.com/  版主强烈推荐:安宁,学生。这个在期刊边缘一路种植文字的80后女子,外语八级,中文N段:)目前,安宁在各大报刊杂志发表文章600余篇,出版小说集《寂寞时,我们远离爱情》(北京出版社),还在多家报纸开设专栏。她的愿望很简单:愿用此生,经营文字。    青春需要怠慢    此篇,写给我读高一的弟弟。他说,我永远是他漂亮的、勤奋的
期刊
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涉及个人隐私、国家机密、人事变动、夫妻生活方面的敏感提问。这些提问,既难于回答,若粗暴拒绝,又会失礼于别人,可谓“答亦忧,不答亦忧”。如何根据既不泄密,又不失礼的原则,沉着机智地回答好这些提问呢?    一法:以假代真    1984年2月9日,莫斯科呈现异象——电台播放古典乐曲,国际部长乌斯季诺夫暂缓赴印度访问,苏共最高领导人安德罗波夫的儿子被从瑞典召回……这一切,使敏感的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