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贞观之治系造假?

来源 :文史博览·文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dless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唐书?食货志》描述贞观之治:“至四年(即贞观四年,630年),米斗四五钱,外户不闭者数月,马牛被野,人行数千里不赍粮。”就是说,贞观四年时社会生产力已得到恢复,社会治安已有明显改观,商业状况也得到最根本的扭转。
  然而,一个国家的国力如何,还要看局外人的评价,当时的国际友人、高昌国的国王麴文泰,便一直认为初唐时的国力,根本比不上前朝。他曾对自己的国民公开说过这样的话:“往吾入朝,见秦、陇之北,城邑萧条,非复有隋之比也。”麴文泰在贞观四年十二月入朝,这正是史臣最为称赞的一年,麴文泰沿路所见,却是“城邑萧条”,完全不同于《新唐书?食货志》的说法。
  其实,终李世民一生,大唐帝国不仅在经济上无法与前朝匹比,在人口上也不及前朝甚远。李世民故去三年之后,有一次,他儿子高宗皇帝李治问户部尚书高履行道:“去年户口增加了多少?”高履行答道:“去年共增加十五万户。”李治顺便又问起隋代及现在的人户情况,高履行答道:“隋代开皇年间全国有八百七十万户,现在全国有三百八十万户。”
  《新唐书?食货志》所谓“人行数千里不赍粮”,也就是说行旅于途有得到食物补给的足够保障,无需自备干粮,这仅能说明商业的初步恢复。至于所谓的“外户不闭者数月”,只要参照麴文泰的“非复有隋之比也”的感慨,便不难明白。
其他文献
俗语中的“太岁头上动土”,贬义是自不量力,胆大妄为;褒义则是敢想敢为,不避凶祸。那么,太岁到底是何方神圣呢?  中国典籍中,太岁是木星的别名,又称之为太岁神。古人认为太岁经行的方向为凶方,掘土兴建要避开太岁的方位,否则会有灾难。汉代王充在《论衡·难岁篇》中说:“徙抵太岁,凶;负太岁,亦凶。抵太岁名曰岁下,负太岁名曰岁破,故皆凶也。假令太岁在甲子,天下之人皆不得南北徒,起宅嫁娶亦皆避之。”于是,太岁
摘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河南省兰考县卧拐秧歌这一独具特色的表演形式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其本身承载着更多的文化价值与民俗价值,如何与科技相结合,将地域民俗中的文化元素合理的加以运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沉浸式体验探析,使非遗文化更好地被加以传承、设计价值得以实现、产品获得创新是我们所需要探索的。  关键词:卧拐秧歌;非物质文化遗产;沉浸式体验;地域民俗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
唐宋及以前,对教师业务的考核主要在“教学量”上,明代则开始与教学质量和升学率挂钩。  “學官考课法”是朱元璋推出的教师考核制度,于洪武二十六年(1393)颁行。该考核办法的中心是,“以九年之内科举取中生员名数为则,定拟升降”。据《明会典》,府学教授有9名学生在乡试中举,州学学正有6名学生中举,县学教谕有3名学生中举,方算称职,可获升迁资格。  平时对教师也有考核。如在月考中,学生3个月无长进,教师
1948年,朱德警卫员戴成富在太原军区结婚  曾追随毛泽东、朱德南征北战的戴成富,12岁时在贵州松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走过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亲身经历了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冲破乌江天险、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著名战役,可谓身经百战。但今他记忆犹新的要数在朱德身边担任警卫员的日子。第一次因无知而“挂彩”  戴成富是綦江(今重庆市綦江区)人,1933年冬天,年仅12岁的
古代帝王的圣旨中,结尾处一般写有“钦此”二字,这是封建时代皇帝诏书的一种成形的套语。那么,“钦此”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对皇帝的决定、命令冠以“钦”字,主要是表达崇高与尊敬之意。“钦”,意为敬;“钦此”,即钦定此文,或此事或此内容是皇上决定的。这样,使圣旨更具有权威性。但是,“钦此”二字出现在圣旨上,并不是整个封建时代都有的。  据《汉书》记载,汉代圣旨结尾是“制日:可”。即圣旨上直接说事,
口罩历史悠久,它是我国的重要发明之一。早在1275年,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东方见闻录》中就有中国人使用口罩的记载:“那些伺候皇帝饮食的人,口与鼻子一律蒙上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薄巾,使他们所发出的气息不至于传到皇帝的食物上。”这种“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薄巾”,便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口罩。  口罩在国外的出现,是在1897年,要比我国晚600多年。不过,这在口罩的使用价值上是一个转折,口罩开始应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  “丝绸之路”这个名称在中国家喻户晓,但却是一个德国人的“发明”,他的名字叫费迪南·冯·李希霍芬(1833-1905)。  在1860年到1872年间,李希霍芬曾在亚洲许多地方旅行,并在中国做了7次远征。 1873年,李希霍芬回国,先后出任柏林国际地理学会会长、柏林大学校长等职。他用后半生大部分精力撰写了一部5卷鸿篇巨制
剧作大师曹禺,在“文革”时被定为“反动学术权威”,身心遭受了严重摧残。“文革”结束后,虽然恢复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职务,但这对他是另外一种摧毁。他的女儿万方回忆说:“我爸爸八十岁的时候,常常念叨‘人生如梦,人生如梦’。我亲眼看到爸爸的晚年被一种痛苦持续不断地困扰,他想重新获得写《雷雨》时候的力量,但是他已经被异化了,他已经不是他,已经回不到原来那个曹禺了。他不知道怎么写好了,老觉得,这么写对吗?
摘要:课堂游戏活动对于美国初中生的汉语课堂非常重要。本文以美国密苏里州哥伦比亚市Gentry Middle School中文1B课堂为例,观察线上和线下两种类型的课堂游戏活动的实施效果。以具体案例为导向,从教学理念、目标、内容、方法等角度反思在这两种类型活动中有何不足,如何改进,以期对今后的教学有一些帮助。  关键词:课堂游戏活动;教学反思;美国;对外汉语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
雷锋的战友、雷锋班第三任班长于泉洋教曲建文(右)缝补雷锋车保温被,发扬老班长艰苦朴素的精神  1963年,正当全国人民响应毛泽东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掀起热潮的时候,我应征入伍。我做梦也没想到会来到雷锋生前所在部队。到部队后的第一课是雷锋精神教育,参观了雷锋事迹纪念馆,我被雷锋的事迹迷住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决心走雷锋成长的道路。  紧张的新兵连生活,对我这个普通农村青年来说,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