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加强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管理的措施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ao0714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是保证建筑质量的重要部分之一,是影响建筑施工管理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论述了施工现场管理的内容,包括现场材料、进度、安全与质量方面的管理,并提出了如何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企业;施工現场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施工现场管理是指对施工项目现场内的活动及空间所进行的管理。施工现场是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汇聚地,是施工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施工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管理题是建筑施工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影响建筑施工管理成败的关键因素。要提高工程质量,必须加强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管理。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措施
  2.1材料的管理措施
  工程材料是房屋建筑施工的物资条件,其质量是否达到标准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 因此,房屋建筑施工中应严格检查、 验收并正确使用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等在内的建筑材料建立管理台账,规范收发、储、运各环节的管理;工程材料质量应满足设计标准要求,须经有相应资质检测单位复检 合格才能投入工程施工;库存要求较高的材料应坚持先进先出的原则,并有效落实工地临时仓储的防潮、防水效果。
  2.2人员的管理措施
  人是房屋建筑施工的决策者 管理者及操作者,是在质量控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第一因素。 因此,建筑行业要严格落实资质管理及专业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尤其是在特殊工种、危险作业工种、重要技术工种的技术人员调度上,应着重从技术素养、 心理行为、 组织行为等方面加以控制,落实施工前的书面交底工作,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加强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及职业教育;制定严格完备的施工管理制度,规范施工项目队伍的管理活动和作业技术活动;完善施工质量奖罚机制,最大限度激发项目全体人员的工作潜能。
  2.3环境因素的管理
  环境因素的控制主要指就施工现场环境 、质量管理环境及作业环境的复杂多变 不确定性,依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做好充分深入的调查研究,及时有效地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譬如施工现场应构建文明施工的良好生产环境,有序堆放建筑材料、工件,有条不紊地推进施工程序,为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
  2.4施工方法的管理
  先进合理的技术工艺对于组成房屋建筑质量构成要素的平整度、清洁度等物理 化学特性都会产生良性的推进作用, 如积极应用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技术、 建筑防水技术、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等,有针对性地消除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落实项目承包责任制,分项目分部门地将质量指标落实到岗,落实到人,以签订责任状 实施质量否决权的形式,切实增强各级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对于施工质量的关切度。
  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促进文明施工,是施工企业管理的客观要求
  众所周知,建设部、省、市建委对施工现场文明施工要求多年,实实在在是取得了一定成效。考核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安全、工期、成本四大指标,也称施工企业的第一系统目标的落脚点都在施工现场。建筑施工企业 ISO9000 标准的贯彻实施,要求施工企业把质量管理的重点投放在施工现场,建立以项目为对象的施工现场质量保证体系,突出施工现场质量控制。这一切都是在施工现场进行的,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也在施工现场。
  4、建立健全标准化、规范化的现场施工管理制度,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
  所谓标准就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可分为国家标准、部门标准及企业内部标准;按其性质又可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不管哪类标准都应是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国家或有关部门协商一致,由主管部门批准并以特定的形式发布,作为企业和有关人员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建筑企业不仅要加强对国家及有关部门颁布布的行业标准进行管理,也应建立健全和加强企业内部标准的制定和管理。施工现场管理标准化、程序化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前提和保证。施工现场管理规范化要求企为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项工作依据有关政策、标准以及规章制度使各有关部门和各生产环节有条不紊、科学、系统、有效、协调地进行。
  5、如何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5.1提高全员现场管理的文明施工意识
  不断升华全企业职工的施工现场管理意识对全面推进施工现场管理非常重要,意识产生动机,动机产生行为,行为指向目标,这是现代心理学揭示的基本内容。众多的建筑施工企业对抓好施工现场管理的必要性、重要性及紧迫性形成了共识,要把企业的最高管理者重视施工现场管理意识, 转化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施工生产过程的群体施工现场管理意识。
  5.2遵循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原则
  一是经济效益原则。施工现场管理一定要克服只抓进度和质量而不计成本和市场,从而形成单纯的生产观和进度观。项目部应在精品奉献、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方面下工夫,并同时在生产经营诸多要素中, 时时处处精打细算, 力争少投入多产出,坚决杜绝浪费和不合理开支。二是标准化规范化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和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从而建立起一个科学而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三是科学合理原则。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都应当按照既科学又合理的原则办事,以期做到现场管理的科学化,真正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5.3健全和贯彻各项现场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包括上级颁布的和施工单位自身制订的规范、办法,是现场管理实践经验的总结,有较强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全面落实现场管理的各项制度,是项目经理抓好现场管理的基本方法。
  5.4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监控
  第一,项目部在招投标过程中就要参与项目有关工作,一旦中标,在施工前要熟悉和参与设计图纸会审,不仅要找出图纸设计的差错,还要查看是否有利施工。第二,搞好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质量监控,检查进场实物和质保书,看其型号、规格、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第三,分部分项工程是单位工程质量的基础。在按图施工和使用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前提下,分部分项的监控工作重点应放在按规范、规定施工,出现问题立即纠正。第四,关键部位、薄弱环节也是质量监控的重点。
  6、结语
  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管理题是建筑施工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要提高工程质量,必须加强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管理是施工企业各项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是整个施工企业管理的基础, 搞好施工现场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 在施工现场改善人、材料、机械以及场所的结合状态,减少或消除施工现场的无效劳动,能减少施工材料的消耗,为施工企业节支增收。因此,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这样才能提高合同履行率,确立企业信誉及保证企业的效益,才能造出更多的优质工程。
  参考文献:
  [1] 尹相飞,梁珍培,王统利.施工现场管理的几点看法[J].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2006,(4):29- 30.
  [2] 赵学伟,鲁玺,王哲,任伟.谈施工现场管理[J].陕西建筑.2007,(9):60- 61.
  [3] 黄宝松.建筑项目现场施工的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J].中国建设信息.2006,(4).
其他文献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公路的需求越来越高,公路的建设有利于加强各地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任何建设的施工,安全都是施工过程的重中之重,公路工程也
本文通过详细介绍古人找矿方法及采矿的制度,结合本人在庆元茶亭银矿一年多的找矿经历,来发表几点关于古人和今人在找银矿方面的优劣,以期对以后的找金找银有所帮助。
高校会计教育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初中级会计人才,然而,高校作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首要环节,却忽视了职业道德诚信的培养。本文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入手,针对高校会计诚信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将迎来新的高峰,而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BT投资将通过更科学管理更好的服务于大众。本文对城市基础设施BT投资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我们在兴建水利工程的同时要特别注意水利工程作为新生的环境组成与其他各环境组成的协调和平衡问题。当前水利工作者需要树立起环境
从目前市政工程项目管理施工控制的现状来看,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无疑都阻碍了市政工程的发展,违背了预期的发展意愿。必须及时的认识到市政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特点以及
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大势所趋,要不断完善我国的工程量清单计价体系,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的基本建设。本文就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含义,优势及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园林项目的发展,是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基础工作。人们更加重视对居住环境的美化工程量也不断增加,因此,园林工程管理已成为中国园林的质量的根本保证。与其他工程项目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