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Vaspin水平与下肢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

来源 :中国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4217697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腹腔脂肪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与下肢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

方法

选择T2DM患者92例,根据下肢血管内膜中层厚度、动脉斑块和狭窄程度评分,按照评分结果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1组)(32例)、糖尿病合并轻度下肢血管病变组(DM2组)(33例)、糖尿病合并中重度下肢血管病变组(DM3组)(27例)。另外选择健康查体者26例作对照组。测定收缩压(SBP)、血脂、踝肱指数(AB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血清Vaspin水平。

结果

校正年龄、性别后,DM1组的血清Vaspi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DM2组和DM3组血清Vaspin水平低于DM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偏相关分析显示,血清Vaspin与HOMA-IR呈负相关(r=-0.461,P=0.001),与ABI正相关(r=0.462,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BP、ABI和Vaspin水平是糖尿病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血清Vaspin水平降低可能与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无复流的相关临床、冠脉造影特征。方法将319例AMI行急诊PCI支架术的患者根据手术结果分成无复流组和血流正常组,评估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造影结果及手术相关资料的差异。结果13.4%的患者急诊PCI术后出现了无复流。无复流组与正常血流组在合并高血脂、有梗死前心绞痛病史、心功能Killip≥2级、血管病变长度
目的 观察生脉注射液治疗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71例确诊为休克的住院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中西医结合组(36例),另一组为常规对照组(35例),常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措施进行抗休克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每次30ml,以5%葡萄糖250 ml稀释后静脉点滴,每日2次,连用3~5 d.结果(1)中西医结合组呼吸、心率、血压、尿量恢复至正常所需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