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护生针刺伤的调查分析及干预措施

来源 :当代护士(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an52132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临床实习期间针刺伤的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2008年~2009年在我院临床实习的120名护生进行针刺伤情况的回顾性调查。结果 43.3%的实习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生了针刺伤,其中73.08%发生于白班;30.7%发生于整理使用过的的针头、输液器;38.5%是因为工作繁忙;84.6%在发生针刺伤时未戴手套;被刺伤的护生中19.23%有回套针帽的习惯。结论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率高,不规范的操作习惯是导致针刺伤的主要原因,加强实习护生的安全操作技能训练,规范操作行为,养成良好的操作行为是保证职业安全的重要环节。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用“随机法”将本院50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安慰剂和其他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帕
利用微生物发酵进行能源物质的生产是开发新型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手段。在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由于高温、渗透压及产物毒性效应等不良环境因素,常导致生产菌株的多种重要生理功能发
目的讨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碘伏消毒与安尔碘消毒两种消毒方法与静脉炎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分别在同一患者的左、右前臂头静脉用留置针进行输液,每日更换贴膜,一
背景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小RNA,通过促使靶m RNA降解或抑制其翻译调节靶基因的表达,实现对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生理进程的调控,与肿瘤
目的:研究抗菌肽LL-37对膀胱癌T24、EJ细胞株及人永生化尿路上皮SV-HUC-1细胞株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1.将不同浓度的抗菌肽LL-37作用于膀胱癌T24、EJ细胞株及人永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28名职业暴露者职务、工龄、暴露部位、操作环节、暴露源类型、暴露方式、暴露源血源病原体等进行了回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恶性程度高,被誉为“癌中之王”,在全球常见癌症中居第五位,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预后极差,在未做积极治疗
胆管细胞性肝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是继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后第二种常见的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又称肝内胆管癌
富含半胱氨酸型运动神经元蛋白1(CRIM1)是一类富含半胱氨酸的跨膜蛋白,该蛋白是新发现的拮抗BMPs蛋白家族的一个成员,早前对于CRIM1的研究主要是在于胚胎和器官发育以及肾纤
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高清晰度直播节目越来越受到观众的青睐。本文介绍了徐州广播电视台3讯道高清直播演播室视音频系统应急切换和音频系统监听的改造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