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恕干预对老年人幸福感和自尊的改善作用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595166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索宽恕干预对改善老年人幸福指数和自尊的效果。

方法

在社区筛查有被冒犯未释怀的老年人103人,测量工具选用Hearland宽恕量表、世界卫生组织五项幸福指数问卷、自尊感量表。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运用认知-情感-行为宽恕干预模式进行8周干预,对照组无特殊干预,干预后试验组49人、对照组50人纳入统计。

结果

老年人幸福指数得分(3.06±0.97)分、宽恕自己得分(3.23±0.62)分、宽恕他人得分(3.01±0.63)分,自尊得分(2.71±0.35)分。宽恕他人与幸福指数和自尊正呈相关(r=0.296,0.273,P<0.01),宽恕自己与幸福指数无相关性(r=0.113,P>0.05)。干预后试验组老年人宽恕他人(t=5.309, P<0.01)、自尊(t=2.732, P=0.008)、幸福指数(t=3.618,P=0.001)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宽恕自己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13, P=0.001)。在干预前、干预后与干预后1个月3个时点,试验组的宽恕他人(F=39.05,P<0.001; F交互=34.96,P交互<0.01)、自尊(F=26.41,P<0.01; F交互=35.83,P交互<0.01)、幸福指数(F=20.96,P<0.01; F交互=18.06,P交互<0.01)在干预主效应与交互效应上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宽恕自己在3个时间点主效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8,P=0.152),但交互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互=10.98,P交互<0.01)。

结论

宽恕干预可以提升老年人对他人的宽恕,这种干预方法对改善遭受过别人的冒犯、不公平待遇或人际冲突而长期未能释怀的老年人的整体幸福指数与自尊感具有积极的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短期低剂量褪黑素与氯胺酮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及前额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谷氨酸受体1(glutamate receptor 1,GluR1)免疫反应活性的影响。方法40只两月龄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4组(n=10):对照组(CON组)、慢性应激抑郁组(CUS组)、慢性应激抑郁+褪黑素组(CUS
目的研究丁酸钠对Wistar大鼠酒精觅药行为及海马NMDA受体2B亚基(NMDA receptor 2B subunit,NR2B)基因启动子区H3K9乙酰化表达的影响,探讨酒精觅药行为形成的表观遗传学机制。方法48只雄性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丁酸钠组、酒精组、丁酸钠酒精组,每组12只。采用腹腔注射的方法造模,采用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行为问题间的内在相关性及其与教养方式的关联规律。方法以儿科门诊收治的202例哮喘患儿的行为问题数据及家庭教养方式数据建立分析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的Apriori算法挖掘哮喘儿童行为问题之间及其与教养方式之间的关联关系。对照组为314名同龄健康儿童。结果(1)哮喘组与健康组儿童在注意力[ (7.63±3.44)分、(4.03±3.01)分]、社交[ (4.10±2.14)分、(2.8
目的初步探讨低氧预适应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可能保护机制。方法将健康成年昆明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低氧预适应组(HPC组)、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O组)和低氧适应+缺血再灌注组(HPC+O组),HPC+O组于缺血再灌注前24 h给予低氧预处理。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小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及平台象限的游泳时间,免疫荧光检测小鼠脑组织海马CA1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