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落千行徒留迹,文无真情岂动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qtq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怎样使学生乐于写作,这是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一直探讨的重要问题。作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重点,就是激发学生的真情,如此才能让学生写出文、理、情并茂的好文章。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写作情感 激发方法
  “写作”实际上是一种观察生活、思考人生和表情达意的创新方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心理、行为的过程,是一种把看清楚、想清楚的东西写清楚的能力。指导学生写作文,最关键的是带着真情实感写作。真情实感是一篇好的作文的灵魂。在作文教学中,常常见到“情感的伪化”:一副老气横秋的“庄肃严正”,一番虚情假意的“浅吟轻唱”,一套空话连篇的“文字泡沫”。全然不见少年出乎自然的纯真和本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独特体验,字里行间“神圣”得再也找不回一个真实的自我。下面我对自己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写作情感的一些做法作论述,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重视并坚持周记训练,深厚学生的情感积淀。
  心理研究表明:宽松、民主、和谐的气氛,能使学生产生亲和力和积极的情感。周记,顾名思义是一周记事,是学生个体情感和体验的表达,是学生与教师沟通的渠道,一般来说写作心灵应处于自由的状态,这一种状态如果受到一点干涉,就会敏感地关闭。通过周记谈心,就不一样了,因为谈心时大家的心灵都处于同一种放松状态,它能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氛围,让学生能够自由地表达真实情感。只要心灵之窗打开了,你就可以用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学生明确自身对生活的感受,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较为稳定的情感素质,形成体验—积累—打磨—升华—再体验—再积累—再打磨—再升华的良性循环,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并有意识地用丰富的感情去唤起、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是“双赢”的: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心理,接近学生,培养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另一方面学生个体在成长中感受到的愉快和满足,会在日积月累中沉淀下来,并在作文中自然地表露出来。
  二、每天一个小故事,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悠久的文明,灿烂的文化,丰满的伟人形象,无不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产生多方面、多层次的情感体验。文化的沉淀,是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历史长河里熠熠发光的金子,是一个民族情感的长廊,如明月、霜露、白发、杜鹃等融合的乡愁,如阳光、春天、莺啼、燕语等组成的希望,如梅、兰、菊、竹等体现的气节……这些传统的氤氲、美妙的意境对于触动学生情感的作用很大。除此之外,那一个个名垂千古至今依旧鲜活的人物,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教材,如身经乱世仍心怀天下的杜甫,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意气豪迈又浓郁冷峭的陆游……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情感。
  让历史文化来影响学生的认知规律,很多教师觉得这样会让作文教学失去“主心骨”,会让学生在历史的淹没、文化的阴影中失去自己的声音,然而实践证明:不会。十几岁的少年,正是思想活跃的时候,个性的彰显、生命的活力注定他们不会在历史的洪流中迷失,且往往能撷取一瓢或与之交流、畅谈。因为在对待这些内容的时候,他们不是简单地抄袭、搬用、套用,而是在引用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在雄浑的历史文化支撑下找自己的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问题:如有的学生为了弄清《诗经》中黄河的清浊,翻找史料,如学生将赋比兴的写作手法与现代的表达手法进行区别……历史折射出的光辉经过学生敏感的心灵过滤,散发出的文学底蕴深沉而有内涵。
  三、精心创设条件,广泛开展情感教育。
  全方位、多途径地对学生进行尽可能多的情感教育,能丰富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其情感的积淀,从而达到积多于内而后能发于外,直至流之于笔端的良好效果。
  首先,利用教材进行情感教育。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有丰富的情感个案,如《陈涉世家》作者司马迁的“隐忍以有所为”的坚忍深沉催人奋进,《赵普》中赵普表现出的超然的人格魅力令人折服,《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怀让人叹惋。
  其次,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在实践中进行情感教育。用汶川大地震的图片来引导他们体味生命的美好;“用父母在泥石流中的接力赛”来感受亲情的可贵;用美丽的花草来勾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用社会中黑暗的一面让他们理解正义,激发他们对光明的渴望。当然,这些图片或资料不是为了看而看,要适时地结合诗句和成语等来加深学生的理解,这样学生对生命、对社会、对人类的关注和理解就不会限于生硬的文字。
  四、亲身“下水”,促进学生思维扩展。
  这是我在听一些年长教師的作文课时得到的收获。一些前辈授课时,在形象上确实有点“老”,在语言上可能也有点不合时宜(在如今提倡普通话教学的大形势下,方言在课堂上的确有一些不合时宜),连举的事例都是他们自己那个年代的经历,但是他们往往却能把那些平易的事例与如何写作天衣无缝地连在一起,并不漏痕迹地伸展开。几十分钟的课程就在这些老教师煽情的故事和学生激情的回应中度过,令我暗暗佩服。能“切问而近思”的人并不多。平凡而真实的生活感受,经过老师浓缩提炼,有着强烈的穿透力和撼动心灵的效果,运用起来就能克服写作中常见的抒情议论的空洞疲软,从而获得自然贴切的效果。而这些感受对于学生来说,却是一种别样的感受,能促进学生感情的激发、思维的扩展,就像开渠引水一样,学生的写作热情就会汩汩而出。此时,你还担心没有真情吗?我认为,只要学生能抓住向他们袭来的由一个小人物、一桩小事情而产生的真情,抓住像一根扎到心头的长针、像一阵奔涌而来的怒潮所带来的实感,然后用最真切、最简练的文字书写出心尖上的那一霎震颤与惊惶,便能使得文章具有动人心魄的情感力量。
  “休言半纸无多重,万觞离愁尽耐担”。只要教师有心,在语文课堂里,以作文教学为载体,以情感激发为手段,必将使得真情教育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一、概述  作业,是落实教学目标的重要举措,这一举措,既包含着知识与能力目标,又包含着过程与方法目标,更体现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只有充分认识到作业的重要性,只有体现出作业批改记录在作业讲评中的指导地位,教学环节中的“改”和“导”,才能落到实处。当耗时巨大的“改”和“导”,以求真务实的方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时,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真正实现。  有了学生作业,教师为什
学习是指从阅读、听讲、眼界、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这一过程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最终有效完成。语文教学所具有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离不开以学生为主的实践活动。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不是仅凭理性的规范,更多的是凭着长期的体验与语文实践中形成的语感。因此,真正有效的阅读应该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让学生深入其中,用眼、耳、鼻、手、脑多感官去体验,从中获得种种发现,继而进行各种思维活动,
摘 要: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只注重表面文字和故事情节,忽视了阅读过程中的审美引导,使人感到枯燥无味。新课标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审美境界。如何培养学生审美阅读能力?本文从审美发现力、审美感受力、审美理解力、审美想象力和审美创造力等五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审美阅读 审美发现力 审美感受力 审美理解力 审美想象力 审美创造力  《高中语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如同一出戏的“序幕”。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因此,教师应追求导入艺术化,为课堂教学整体艺术化创造一个良好  开端。    一、歌声情境导入法    生活中有歌声就有希望。生活如歌,歌唱生活。雄壮、奔放的歌声,能振奋学生的精神;欢快、热烈的歌声,能感染学生的情绪……  如一堂《尊敬我们的老师》课伊始,我一边播
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为学生创设有助于知识生成的情境,从而让学生内化知识,提升学习能力的教学方式。那么,如何实施新课程理念,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我在实际教学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在教学六年级数学第一学期长方体表面积的应用时作了以下尝试,并收获了点滴感悟。  一  书上本来的例题是这样的(苏教版六年级数
摘 要: 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在孩子心目中建立良好的威信,关系到子女教育的成效,而父母教育子女的成效,不但关系到家庭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国家的利益。作者在拜读马卡连柯著作的过程中和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产生了一些想法,在此加以阐述。  关键词: 马卡连柯 父母威信 家庭教育 方法 社会意义    安东·谢妙诺维奇·马卡连柯是我国教育界熟知的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和作者。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他对家庭教育这个
摘 要: 听力教学绝不仅仅是听力训练单方面的问题,课堂听力教学必须考虑到与听力活动密切相关的学生语言输出或口语表达的问题。原因很简单,语言学习的内在规律告诉我们,听和说这两种技能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具有不可分性,中国英语教学史上长期以来形成的“哑巴英语”,即是把听和说拆分开来的直接后果。从纯技术角度,只听不说无法使学习者准确判断通过听力获取的信息,更无法使施教者准确判断他是否听懂,听懂了多少,准
摘 要: 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学生要有铸炼语言的意识,即“说清”是基本要求,“说好”、“说透”是高标准要求。用朴素的语言宣传一个朴素真理固然很好,但能用精彩的语言宣传一个朴素的真理将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关键词: 写作教学 议论文 排比修辞    在历年的考场作文中我们不难发现同样的命题,比较接近的观点,类似的论证结构,文章却会有高下之分,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语言问题。时下中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
摘 要: 教学秘书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服务,以教学工作服务为中心,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教学秘书面对的第一工作对象是教师,教师的年龄、职称、阅历呈现出不同的特性;教学秘书面对的第二工作对象是性格各异、家庭背景不同、享受教育资源不均等的学生群体,这两个方面都决定了教学秘书工作的特殊性和困难性。教学秘书工作的内容繁杂,层次结构复杂,工作量大,所以借鉴客户关系管理流程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关键词: 高校
摘 要: 在小学,英语教学走向室外的实践越来越多,效果也越来越好。本文就小学英语室外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学英语 室外教学 教学实践    英语启蒙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培养兴趣是启蒙教育的动力,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才能吸引学生。对于学生来说,尽早地进入英语环境很重要。而小学生的天性和可塑性决定了他们在学习英语中只能用轻松愉快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必须合理安排教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