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选取14个分别代表植被群落、地形因子、土壤因子的指标,利用宝天曼自然保护区32块样地资料,研究了物种分布与环境之间关系。采用DCCA法可将该地区木本植物群落划分为3个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201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选取14个分别代表植被群落、地形因子、土壤因子的指标,利用宝天曼自然保护区32块样地资料,研究了物种分布与环境之间关系。采用DCCA法可将该地区木本植物群落划分为3个类型;物种与9个环境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前4轴可解释物种总变异的94.1%;海拔、坡度、土壤含水量、坡向是影响该地区物种分布的主要因子,其中海拔是指示物种分布变化的最敏感因子。不同指标集团的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地形与植被因子之间、土壤因子与植被因子之间第1对典范相关系数分别为0.712和0.783,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影响植被
其他文献
根据国内外关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粘结性能的试验研究,对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中,离心钢管混凝土的粘结强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基于Tepfers受均匀内压力作用的厚壁圆筒力学模型
网格技术的出现,为目前传统的数字城市技术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如高吞吐量的计算,远程数据访问与服务,分布式异构环境及协同计算等,带来了新的解决思路.通过解析目前数字城市所面临的问题,集成网格技术,提出了基于网格的数字城市体系结构及应用服务平台框架,并探讨了其核心功能.
提出了FRP加固混凝土构件耐火极限的判据标准,包括:基于温度判据的耐火极限、基于位移判据的耐火极限和基于承载力判据的耐火极限。同时基于温度场程序,分析了相关参数,包括防火
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对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和新型钢管混凝土柱-钢骨混凝土梁节点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钢骨采用格构式构造,即采用角钢代替梁中纵向钢筋,用钢量不会增加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