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
《珍珠鸟》是国标本苏教版四年级(上)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由于作者对珍珠鸟的悉心照顾和真切关爱,让小鸟由怕人到喜人、近人、亲人、爱人,最后到与人融为一体的经过,从而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之间爱的颂歌,并由衷地发出了“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慨。文章情文并茂、寓理于事,还从对“人与鸟”关系的叙述中,启发学生在“人与动物”和谐共存方面作深入思考。
本节课是课文学习的第二课时。上一课时,教师已带领学生学习了生字新词,并对课文文本进行了通读,为本课的精读学习起到了很好的准备及铺垫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了解珍珠鸟的样子和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于读中学写,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领悟人和动物是完全能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学理念】
●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
●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借助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如展示珍珠鸟的图片及播放和谐美妙的音乐,使学生在视觉、听觉上有感性的认识,为更好地理解课文提供帮助。
●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全文,理清课文的内容,感知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研读课文精彩部分,重在品析课文优美、生动的语言,在品析中受到美的熏陶,领悟其中深刻的哲理。
● 教会学生在读中质疑、读中感悟、读中积累,引导他们学会真正读书的方法。同时,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表达机会,让学生学会表达。
● 教学互动环节以“问题”为主线,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愿望,引导学生在互助、合作的学习中互相启发,并获得新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组,导入激情(4分钟)
1.组织教学,以复习所学词组为主,扫清阅读障碍。课件展示词组,分行朗读、齐读。注意指导词组中量词的读音。
2.自然过渡,反馈上节课所学内容。(学生个别回答略)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朋友送给“我”一对珍珠鸟,“我”非常喜爱它们。正因为喜欢,所以说“真好”;正因为喜欢,所以才给它们安了一个温馨而又安全的家。
二、品读感悟,体验情感(约30分钟)
师:三个月后,伴着一声尖细又娇嫩的鸣叫声,发生了什么呢?同学们自己轻声读读第3至第6小节。思考一下,这一部分告诉了我们什么。
(朗读思考片刻后,请学生进行交流。根据学生回答,以课件形式展示文章内容)
交流:体察人对鸟的喜爱之情。(学习第3小节)
(生1朗读第3小节)
师:读了这小节,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
生1:这小节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拨开绿蔓一看,正是这个小家伙”。从这句话中,我读出了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因为他称小珍珠鸟为小家伙。
(根据学生所说,借助课件使这句话变成红色)
师:是的,“我”是多么喜欢这小家伙。谁还想说?
生2:这小节中小珍珠鸟的外形特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2朗读这一部分描写小珍珠鸟特征的句子。重点突出此部分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放大语句)
生2:“红嘴红脚……一个蓬松的球儿”。读了这段话,我觉得这是一只可爱的小珍珠鸟。我从它“好肥”、“蓬松的球儿”这两个词看出“我”是喜欢小珍珠鸟的。
师:说得多好呀!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只可爱的小家伙吧。
(教师一边点击课件中小珍珠鸟的照片,一边介绍:红红的嘴、红红的脚、肥肥的身体)
师:作者看到这只可爱的雏儿,心里充满了……(板书:喜爱)你们喜欢它吗?好,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吧!
(学生齐声朗读“红嘴红脚……”)
师:小珍珠鸟一天天长大了,它也成了我的好朋友。赶快读读第4小节。读完后,互相交流交流,你有哪些收获。
交流:理解鸟对人的信赖进程。(学习第4小节)
(根据学生交流的内容适时出示相应的课件进行学习品悟)
(生3读“起先……来回晃动”)
生3:我读了这句话,从“只”这个词看出小珍珠鸟的活动范围很小、很害怕人,胆子也小。又从三个“一会儿”发现了珍珠鸟很活泼,就像天真的孩子一般。
师(对生3):你很会读书,回答 也很有见地。
(生4读“渐渐地……我的反应”)
生4:我从“竟然”这个词了解到,出乎“我”的预料,珍珠鸟的胆子大了,不大怕“我”了。从“先是”、“然后”、“再”这三个词语又看出了珍珠鸟的胆子是慢慢变大的,从害怕、胆怯、尝试到“得寸进尺”。
师:老师有个要求,能把“挨近”这个词换一下吗?
(教师将课件中“挨近”这个词变成红色)
生2:我想可以是“靠近”、“接近”吧。
师(对生2):很好,你有一双敏锐的眼睛。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读书就是要体会到言中之情、读出言外之意。透过语言文字本身,读懂它背后的意思。
交流:“后来……我的手指。”(学习第5小节)
师: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从“索性”、“反而”这些词中又读懂了什么?
生5:我想“索性”应该就是“干脆”的意思;“反而”嘛,应该是和“我”预料的相反,珍珠鸟对“我”完全信任了,一点儿都不怕了。
师:是啊,珍珠鸟的胆子越来越大,对“我”越来越信任,“我”也越来越喜欢珍珠鸟了。
交流:领悟人与鸟的美好情境。(学习第6小节)
师:最后这小家伙居然落到“我”的肩上。自己读第6小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教师边启发边点击课件中的句子“不一会儿……大概在做梦呢”)
师:从这里你知道了什么?透过这些语言文字,你又看到了什么?
生6:珍珠鸟喜欢“我”,对“我”充分信任。
师:是的。读书就要这样,从那些含义丰富的词语、句子中间,体会言中之情和言外之意。
(全体学生朗读第3~6小节)
三、情感升华,积累拓展(5分钟)
1.情感升华。
师:是啊!“我”也和大家一样,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内心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
(师适时点击课件,显示: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师:谁能换种说法?
生7: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教师出示课件)
师: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和同桌先说说。
生8:“信赖”就是彼此的关爱、彼此的宽容、彼此的信任,以及彼此的尊重。
(教师边朗诵边出示课件)
师:齐读这句话。
师(小结):是啊,只有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彼此信赖,我们才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2.拓展延伸。
(师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关信赖的一首小诗并伴着和谐、优美的音乐,饱含深情地在音乐声中朗诵)
信赖,它架起了友谊的金桥,
信赖,它牵起了沟通的双手,
信赖,它能让人变得更宽容,
信赖,它能让家变得更温暖,
只要我们人人多一些信赖,少一些怀疑,它定能创造美好的新境界。
四、总结全文,提高认识(约1分钟)
师:是的,“信赖”就是彼此的关爱、彼此的宽容、彼此的信任、彼此的尊重。让我们再一次高声地把这句话告诉在场所有的老师和同学。
(师生齐诵:“信赖,往往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教学反思】
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亲历了小珍珠鸟由怕人到喜人、近人、亲人、爱人,最后到与人融为一体的与作者同样的经过。整个教学基本抓住了文本的感情基调。主要有以下收获:
一、关注文本意蕴的人文素材
本设计在看图训练中与人文教育进行了有机结合,挖掘教材中人文因素,让学生在感知形象中受到教育。另外,本设计在语言文字品味中与人文教育有机整合,抓住情节和叙述的内容来让学生体会、感悟人文内涵。
语文教学就是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人文教育点,巧妙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感化、吸收,直至内化,最后变学习为自觉的行动。
二、充分体现教师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
充分体现教师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教师善于把握教材和学生的联结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体验来感悟文章,达到与作者交流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主导相结合。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在关键处的点拨使学生能从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后也有充足的表达机会,使学生能够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
三、注意积累语言文字方法的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了积累语言文字方法的指导。这种指导是实实在在、教学中学生可领悟到的,而不是照本宣读的。因此,学生的掌握程度较好。
当然,这堂课也存在许多遗憾。如教师研读文本还要有更高的高度。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深入研读文本、钻研教材、潜心会文,设计的教案更要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另外,课堂上学生的质疑也没有真正做好,由于时间没有把握好,最后的收尾时间也稍紧。
《珍珠鸟》是国标本苏教版四年级(上)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由于作者对珍珠鸟的悉心照顾和真切关爱,让小鸟由怕人到喜人、近人、亲人、爱人,最后到与人融为一体的经过,从而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之间爱的颂歌,并由衷地发出了“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慨。文章情文并茂、寓理于事,还从对“人与鸟”关系的叙述中,启发学生在“人与动物”和谐共存方面作深入思考。
本节课是课文学习的第二课时。上一课时,教师已带领学生学习了生字新词,并对课文文本进行了通读,为本课的精读学习起到了很好的准备及铺垫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了解珍珠鸟的样子和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于读中学写,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领悟人和动物是完全能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学理念】
●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
●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借助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如展示珍珠鸟的图片及播放和谐美妙的音乐,使学生在视觉、听觉上有感性的认识,为更好地理解课文提供帮助。
●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全文,理清课文的内容,感知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研读课文精彩部分,重在品析课文优美、生动的语言,在品析中受到美的熏陶,领悟其中深刻的哲理。
● 教会学生在读中质疑、读中感悟、读中积累,引导他们学会真正读书的方法。同时,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表达机会,让学生学会表达。
● 教学互动环节以“问题”为主线,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愿望,引导学生在互助、合作的学习中互相启发,并获得新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组,导入激情(4分钟)
1.组织教学,以复习所学词组为主,扫清阅读障碍。课件展示词组,分行朗读、齐读。注意指导词组中量词的读音。
2.自然过渡,反馈上节课所学内容。(学生个别回答略)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朋友送给“我”一对珍珠鸟,“我”非常喜爱它们。正因为喜欢,所以说“真好”;正因为喜欢,所以才给它们安了一个温馨而又安全的家。
二、品读感悟,体验情感(约30分钟)
师:三个月后,伴着一声尖细又娇嫩的鸣叫声,发生了什么呢?同学们自己轻声读读第3至第6小节。思考一下,这一部分告诉了我们什么。
(朗读思考片刻后,请学生进行交流。根据学生回答,以课件形式展示文章内容)
交流:体察人对鸟的喜爱之情。(学习第3小节)
(生1朗读第3小节)
师:读了这小节,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
生1:这小节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拨开绿蔓一看,正是这个小家伙”。从这句话中,我读出了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因为他称小珍珠鸟为小家伙。
(根据学生所说,借助课件使这句话变成红色)
师:是的,“我”是多么喜欢这小家伙。谁还想说?
生2:这小节中小珍珠鸟的外形特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2朗读这一部分描写小珍珠鸟特征的句子。重点突出此部分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放大语句)
生2:“红嘴红脚……一个蓬松的球儿”。读了这段话,我觉得这是一只可爱的小珍珠鸟。我从它“好肥”、“蓬松的球儿”这两个词看出“我”是喜欢小珍珠鸟的。
师:说得多好呀!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只可爱的小家伙吧。
(教师一边点击课件中小珍珠鸟的照片,一边介绍:红红的嘴、红红的脚、肥肥的身体)
师:作者看到这只可爱的雏儿,心里充满了……(板书:喜爱)你们喜欢它吗?好,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吧!
(学生齐声朗读“红嘴红脚……”)
师:小珍珠鸟一天天长大了,它也成了我的好朋友。赶快读读第4小节。读完后,互相交流交流,你有哪些收获。
交流:理解鸟对人的信赖进程。(学习第4小节)
(根据学生交流的内容适时出示相应的课件进行学习品悟)
(生3读“起先……来回晃动”)
生3:我读了这句话,从“只”这个词看出小珍珠鸟的活动范围很小、很害怕人,胆子也小。又从三个“一会儿”发现了珍珠鸟很活泼,就像天真的孩子一般。
师(对生3):你很会读书,回答 也很有见地。
(生4读“渐渐地……我的反应”)
生4:我从“竟然”这个词了解到,出乎“我”的预料,珍珠鸟的胆子大了,不大怕“我”了。从“先是”、“然后”、“再”这三个词语又看出了珍珠鸟的胆子是慢慢变大的,从害怕、胆怯、尝试到“得寸进尺”。
师:老师有个要求,能把“挨近”这个词换一下吗?
(教师将课件中“挨近”这个词变成红色)
生2:我想可以是“靠近”、“接近”吧。
师(对生2):很好,你有一双敏锐的眼睛。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读书就是要体会到言中之情、读出言外之意。透过语言文字本身,读懂它背后的意思。
交流:“后来……我的手指。”(学习第5小节)
师: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从“索性”、“反而”这些词中又读懂了什么?
生5:我想“索性”应该就是“干脆”的意思;“反而”嘛,应该是和“我”预料的相反,珍珠鸟对“我”完全信任了,一点儿都不怕了。
师:是啊,珍珠鸟的胆子越来越大,对“我”越来越信任,“我”也越来越喜欢珍珠鸟了。
交流:领悟人与鸟的美好情境。(学习第6小节)
师:最后这小家伙居然落到“我”的肩上。自己读第6小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教师边启发边点击课件中的句子“不一会儿……大概在做梦呢”)
师:从这里你知道了什么?透过这些语言文字,你又看到了什么?
生6:珍珠鸟喜欢“我”,对“我”充分信任。
师:是的。读书就要这样,从那些含义丰富的词语、句子中间,体会言中之情和言外之意。
(全体学生朗读第3~6小节)
三、情感升华,积累拓展(5分钟)
1.情感升华。
师:是啊!“我”也和大家一样,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内心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
(师适时点击课件,显示: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师:谁能换种说法?
生7: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教师出示课件)
师: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和同桌先说说。
生8:“信赖”就是彼此的关爱、彼此的宽容、彼此的信任,以及彼此的尊重。
(教师边朗诵边出示课件)
师:齐读这句话。
师(小结):是啊,只有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彼此信赖,我们才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2.拓展延伸。
(师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关信赖的一首小诗并伴着和谐、优美的音乐,饱含深情地在音乐声中朗诵)
信赖,它架起了友谊的金桥,
信赖,它牵起了沟通的双手,
信赖,它能让人变得更宽容,
信赖,它能让家变得更温暖,
只要我们人人多一些信赖,少一些怀疑,它定能创造美好的新境界。
四、总结全文,提高认识(约1分钟)
师:是的,“信赖”就是彼此的关爱、彼此的宽容、彼此的信任、彼此的尊重。让我们再一次高声地把这句话告诉在场所有的老师和同学。
(师生齐诵:“信赖,往往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教学反思】
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亲历了小珍珠鸟由怕人到喜人、近人、亲人、爱人,最后到与人融为一体的与作者同样的经过。整个教学基本抓住了文本的感情基调。主要有以下收获:
一、关注文本意蕴的人文素材
本设计在看图训练中与人文教育进行了有机结合,挖掘教材中人文因素,让学生在感知形象中受到教育。另外,本设计在语言文字品味中与人文教育有机整合,抓住情节和叙述的内容来让学生体会、感悟人文内涵。
语文教学就是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人文教育点,巧妙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感化、吸收,直至内化,最后变学习为自觉的行动。
二、充分体现教师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
充分体现教师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教师善于把握教材和学生的联结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体验来感悟文章,达到与作者交流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主导相结合。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在关键处的点拨使学生能从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后也有充足的表达机会,使学生能够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
三、注意积累语言文字方法的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了积累语言文字方法的指导。这种指导是实实在在、教学中学生可领悟到的,而不是照本宣读的。因此,学生的掌握程度较好。
当然,这堂课也存在许多遗憾。如教师研读文本还要有更高的高度。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深入研读文本、钻研教材、潜心会文,设计的教案更要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另外,课堂上学生的质疑也没有真正做好,由于时间没有把握好,最后的收尾时间也稍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