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剥蚀厚度恢复研究——以南黄海北部盆地东北凹陷为例

来源 :中国石油勘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etpset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层抬升剥蚀是沉积盆地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地层剥蚀厚度的准确恢复对正确重建沉积盆地原始沉积一构造演化史、热史及油气生、排、运、聚史和定量评价油气资源潜力至关重要。在充分结合南黄海北部盆地东北凹陷区域构造和演化特征研究的基础之上,依据东北凹陷实际地质情况和资料条件,选取参考层厚度变化率法和沉积速率法,对东北凹陷始新统戴南组和三垛组地层的剥蚀厚度进行了定量恢复。研究结果表明,渐新世末的三垛运动使东北凹陷内始新统戴南组和三垛组地层遭受强烈的剥蚀改造,戴南组和三垛组地层在凹陷内各个构造带表现出不同的剥蚀响应特征。
其他文献
基于中国石化先导项目《勘探井位部署辅助决策系统研究》,根据石油行业勘探井位部署工作对勘探信息的综合需求,提出设计一整套勘探井位部署决策支持解决方案,充分利用勘探数据库
东营凹陷古近系碎屑岩储层的孔隙经历了由原生到次生的演化过程,主要储集空间为次生孔隙,不同深度范围分别发育不同的孔隙组合类型。平面上,次生孔隙发育的深度由北向南有增
提高复杂断块的成像精度,对复杂小断块进行精细刻画,其关键是提高速度分析的密度和精度。通过实际资料处理分析,在应用叠前时间偏移对复杂断块进行成像时,2%的偏移速度误差会对目
以双水模型(束缚水和可动水)为基础,根据储集岩的导电机理,将储集岩划分成单一介质的导电网络,由此推导出含烃储集岩含油(气)饱和度方程的理论形式。方程中含油(气)饱和度的变化主要取
利用流体包裹体热动力学模拟技术获取沉积盆地古压力已广泛用于石油勘探领域。其原理是根据烃类包裹体和同期捕获盐水包裹体的等容线具有不同的斜率,在p—T空间上必然会相交于
东营凹陷陈官庄地区在2005年以前使用老的三维资料,分辨率低,不能满足勘探开发需要;2004—2005年对该区进行高精度三维资料采集。在高精度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基础上,运用相干
针对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复杂地表区(表层结构复杂多变、地表障碍密布)的特点,细化设计指标,对环节目标管理的过程进行探讨,对单线设计、总结的内容、点位布设的方法、要求和工序环
塔中大沙漠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因素影响,地震原始资料的信噪比,分辨率及保真度低,有效信号能量弱,反射同相轴连续性差,在叠加剖面上难以对比追踪解释及储层研究,特别是针对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