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次元壁破裂的时刻了

来源 :第一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huaxue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Yi現在B站的用户群体规模很大,它还算是所谓的亚文化的集合,或者是承载亚文化的一个平台吗?
  S人数并不是衡量一个文化是不是亚文化的关键因素,青少年文化从来都是亚文化,但青少年的人数从来都很多。是否亚文化,相对的是主流文化,比如说官方文化,或者精英文化。主导文化,我们一般会认为它是主导性文化或有文化领导权的文化。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并不是说人数多了就是主流文化。
  Yi B站前段时间推出的《后浪》视频,它里面的价值观是现在主流的一个价值观吗?
  S也不能算,我觉得像何冰老师是对B站有理解的,那是一种美好的浪漫的想象,两年前我跟他想法一模一样,但怀有这种意愿的年纪大一点的人是极少数。所以也谈不上主流文化,有很多主流文化的人根本不知道B站,更不知道别人在做什么,不会对他们抱以如此浪漫美好的想象。
  Yi你怎么看《后浪》视频?
  S我觉得《后浪》其实表达了一个像我们这种来自于原来的传统精英文化的长辈,对青少年文化,对B站的文化,对今天的青少年亚文化,抱有的非常善意的、想理解的心愿和态度,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赋予了他们特别积极正面的价值,但是这个想象多少有一厢情愿的浪漫色彩,和今天他们面临的实际生存情况可能不太符合,所以出现了一些比较大的反弹。
  Yi你说《后浪》可能并非是Z世代,也就是比较年长的人对于B站的一种主观想象,这不能算是主流的价值观吗?

邵燕君


  北京大学中文系长聘制副教授、研究员。主要从事文学生产机制研究、文学前沿研究(文学期刊研究、网络文学研究)以及新媒介理论研究。2011年起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开设网络文学研究课程,探索在理解网络文学、反思精英标准的基础上,重建精英批评并形成网络文学研究范式和批评话语。
  S我觉得这不能算,因为在现实的社会中B站其实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如果你要说B站《后浪》这个视频是主流,那需要大多数像何冰老师这个年龄层次的人知道B站。但事实就是他们并不知道,而且也不理解B站当中的内容,更不知道《后浪》想要什么。事实上他们这个年龄层次的人群,或者说我们国家更主要的人群,对于他们来说,说别人娘炮(比较女性化的男生或是爱豆等等)可能更主流一点,这些刻板的、传统的、为大部分人所接受的观念才是主流。
  Yi你的意思是主流文化面对亚文化很大程度上是持偏负面的态度,因为它代表了一种固有的刻板印象?
  S对,这个刻板印象应该是很难突破的,B站也在承受。大众对此的疑问是你在干什么呢?好好的干吗做空耳、鬼畜这种东西。我们学生的论文中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比如北大中文系当代文学专业这样一个做文化研究比较前沿的学科,得做多少普及才能让普通人明白什么是空耳,什么是鬼畜。
  Yi所以主流文化就是大众所认知的?
  S对,比如公序良俗,我觉得这才是主流文化。
  Yi你觉得现在B站有倾向去引入这样的东西吗?
  S B站当然想拥抱主流文化了,要不然它怎么活下来?这没办法,这是它的生存策略。但是我觉得它的晚会做得很好,这台晚会的方式我觉得就对了,没有去做一个青年版的春晚,而是就做好二次元文化、B站文化。在B站受众的位置上看,洋溢的都是他们的情绪,我们外边人可能看不懂,但是我们看得见他们的热情,看得见他们在喜欢什么。如果我们真的想了解这个文化,这台晚会就是特别值得观看的。
  我也看了,但我看不懂,没法跟人家共情,这里边有深情的部分,但是跟我没关系。尽管如此,尽管我没法共情,但是我看得见人群。他们的热爱、他们的回忆,满满的都是他们自己的一些东西,然后他们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跟我们有所打通,我觉得这个是特别好的。相反B站如果站在我们的位置上,迎合我们做一台好像为了我们的理解而改造的那种东西,反而不会有这个效果。
  所以B站这次晚会的情怀其实做得很成功。站位很对,就是要做自己的晚会。然后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对外界的人可以友善,但不要迎合。
  Yi所以其实它还是站在自己立足的亚文化的基础之上?
  S对,当你做自己做得特别足的时候,外边那些真正想了解你的人会愿意去看的。比如晋江的3成访问者是男性。我们知道晋江的女性向文化本质上是隔绝男性、驱逐男性的,但是恰恰因为大家觉得它是纯粹女性的,那些非目标受众反而会来看。所以假如我觉得B站是二次元的,然后我特别想了解它,我也会过来走近它。总之我不愿意看为了迎合我而存在的东西。
  Yi所以你觉得B站是在拥抱主流文化,但是没有去迎合?
  S我觉得至少我看到的B站的晚会,是一个成功的方式,是立足于二次元社区做自己的东西,对外界的人友好,但《后浪》是一个不太成功的尝试,那就是带来外来的一厢情愿的想象,它确实像一些人评论的那样“爹味”比较足,但其实已经很不错了’也算是个好爹了。
  Yi你怎么看B站上面那些显得比较“红专”的视频?
  S这牵扯到这一代网络用户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问题,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首先我们必须得看到这一代人的爱国是真诚的,因为他们生长在中国改革开放走到了一定时期以后,他们成长的时候,中国一天天成长,一天天富裕。他们其实生活在启蒙文化之后的时代,一个所谓的后启蒙时代,一个宏大叙事解体的时代。宏大叙事包括革命理想,比如我们1980年代的理想,社会的改革、政治改革,然后希望建立一个我们理想中的社会政治文化结构,这样的理想和政治热情都是跟改革、变革社会、参与社会联系在一起的。然而他们是出生在这样的叙事解体、去政治化的时代,当然年轻人的血总是热的,所有年轻人都喜欢宏大叙事的那种热情、那种热血,所以他们有政治理想,但是与叛逆文化、社会变革本身具有区别。   所以我们能看到这个社会的那种理想幻灭了,目前是一个以经济为主导的、平凡的小时代,社会和政治空间开放度并不高,也没有什么现实参与。与此同时,很多人的价值形态,关于政治和社会的构想可能是从课本得来的,跟政治主体的政治文化还是挺天然一体的。他们—方面去政治化,一方面又有着油然而生的自豪感。我相信好多人可能平时就看看自己喜欢的东西,看剧玩游戏,但是热血一上来,再加之爱国主义又安全又崇高,所以爱国成为一个主导的情绪。
  这一代人真正去思考一些政治问题,这次疫情也是很重要的契机,疫情之后整个世界的格局、中国的政治情况都发生了变化,青年人面临着失业、找不着工作的问题,面临着生活压力,一切都变了,这个世界变了,所以他们会有变化。我觉得这是一个震惊、创伤、转折的时代,所以这时候何冰老师的讲演有那么大的错吗?没有,还是挺好的一个祝愿,哪怕是一厢情愿也是挺美好的。
  Yi B站的这些年轻人会表达非常强烈的爱国情怀,而且看起来是非常坚定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和其他的平台,比如说微博、知乎不太一样的地方?
  S可能是由于人群不太一样,知乎和微博的用户可能确实是年龄层次更复杂,各方面的人员也更多,B站是一个相对来讲比较年轻,或者说用户的生活状态更二次元的平台,B站的年轻人原来可能确实是对生活的其他部分了解得更少。
  另外,如果说小粉红的话,这个词最早出自晋江文学城,因为它的网站背景是粉色,网站基础是女性向。后来这个词延伸了开来。青年女性在任何时候都特别激进,特别需要热血,特别喜欢浪漫,而我们这个时代最安全的浪漫就是爱国主义。
  Yi这种爱国主义事实上也是主流的情怀,可它立足的亚文化带有一定的叛逆性,二者不矛盾吗?
  S我觉得这就挺复杂的,比如说从“阿中哥哥”这个词就能体现,它需要一个总体的安全。我们把叛逆性定义为亚文化的特点之一,也许是模仿1960年代的青年文化,这种抵抗是它的标志性特征,但后来它也有变化,现在可能在全世界范围内人们也不把抵抗当作它的最核心的特征。它和主流文化不是一个直接抵抗的关系,而是一个协商的关系,小心谨慎地抵抗,精打细算地顺从。我抵抗,但是我非常小心谨慎,最好能够在不触犯你或者至少不触怒你的情况之下,进行某种抵抗。那么我顺从也不是完全放弃自我的生存,我是精打细算,思考顺从能换到什么。
  Yi对于所谓“精打细算顺从”的这些年轻人,你觉得当下社交平台对他们的探讨的主要声音是什么?
  S这很难回答,我觉得年轻人现在面临巨大的挑战,心理的、文化的,各个方面。生活本就艰难,他们未来会怎么样我也不知道。但是他们现在确实到打破次元壁的时刻了,我希望他们更多地把现实的参数带进原来的思考,同时也能够更积极面对这个世界,因为你会躲进你的二次元空间是因为当前这个空间是安全的,有人给你保障安全。如果三次元空间不安全,这种安全保障不存在了,那么你们就需要捍卫自己的生活。
  Yi现在很多商业公司对B站也挺关注的,它们通过这种方式琢磨下一代人喜欢些什么,这也是关键的问题。
  S我觉得应该关注,因为B站是一个比较集中地呈现年轻人的欲望的平台,但是他们的欲望怎么进入主流化,这是个问题,现在确实是个难题,因为现在我觉得我们很难谈太复杂的问题,因为主流化本身也是一个非常不稳定的状态。
  Yi不稳定指的是什么?
  S比如说现在有一些文化政策在不断变化,我们也不知道明年的政策会是什么样。
  Yi所以我们的主流文化跟政策挂钩还是挂得很紧的?
  S对,肯定的,因为我们中国的文艺的生产机制,政策的管理掌握着生杀大权,比如说我们的书籍的出版,我们的电影、电视剧都有非常严格的管理。
  商业公司关心B站,希望去了解和运用B站的话,还是要赚钱才行。要有一个商业环境,但这个商业环境在政策下有多少呈现空间尚未可知,在我看来,疫情之后事情确实还是有很多变数的。
  Yi你觉得在我们国家,商业去迎合像B站这样的亚文化平台,会把亚文化,包括其受众,变得更为广泛吗?
  S会,我觉得健康的亚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关系是这样的:亚文化有相对封闭、相对自由的一个空间,这个空间里商业因素不那么占据主导,是一个爱好者的园地,最多有一些粉丝经济支撑。这样的空间会诞生很多更纯真的、更丰富多元的,甚至带有先锋探索性质的小众文化,这个圈子相对封闭,相对非功利,这样它才能保证不断创新。
  我们都知道B站有好多小圈子。不同的圈子之间会有一种比拼,哪种文化特别有生命力,它首先就会出圈。包括语言也一样,比如说很多梗往往是一个圈子的用语,但是它特别有生命力,就会跨圈,最有生命力的可能还跨出亚文化圈,到了主流文化圈。商业如果能够吸收这样的文化,就会把它的影响扩大,辐射到其他的主流文化人群,这样的一个社会,它就有不断更新的活力。
  Yi你观察到在B站上有这样的文化圈子吗?
  S我观察得少,可能很难举出一个特别好的例子来,但是它肯定在,因为有那么多的人在这里玩,只要他们玩,就一定有。
  比如说cp文化,它直接影响了腾讯的商业策略,后者会策划让明星为此来拍摄电视剧,这个电视剧的受众群体突破了原来的圈子,这就算出圈了。如果是主流商业文化的话,它还是以年轻人为主。
  但是现在确实處于一个特殊的时期,我们的电视剧、电影、游戏,商业化都存在问题。所以我们就很难在现在来谈这个过程会延续多久,谁也不知道下一步会怎么样。
  Yi B站相比其他的亚文化平台,其实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的。你觉得这个视频媒介会改变生态的什么东西?   S跟文字、网络文学相比的话,视频确实有依赖性。我看现在的剪刀手其实很了不得,电视剧刚播出几集他们就上手剪了。然后他们剪出来的东西,你简直觉得是另外一个故事。但是他们依赖电视剧,虽然参与性非常高,但是原创性相对低,深度各方面可能也相对比较弱。
  Yi你觉得视频这种形式,会不会导致文字或者其他形式受到一定的挤压?
  S一定的。跟B站没有关系,网络时代文字一定会受到挤压,因为文学这种文字的艺术是印刷时代的王者,那个时候别的不能流行,只能用文字。而网络这个媒介是允许互动的。然后影像是声、色、香、味俱全的,所以像电子游戏、短视频这些肯定是最大的受众市场。比如咱们说李子柒这个形象,她现在是一个略带小资的田园生活的象征,过去这样的人设就是文青的形象,就应该写诗写散文,但是如今我们从视频里看她。文字以后会越来越小众。
  Yi现在B站开设了各种专区,包括科技、知识、娱乐等,它还能够算作亚文化吗?感觉它更像是一个兴趣圈子?
  S B站最开始出现是因为ACG文化,一种从日本舶来的御宅族文化,有着非常强的二次元特征,这并不仅仅是在屏幕上,而是具有虚拟性以及所谓的宅。宅就是说它脱离三次元现实世界——三次元并不仅仅是一个三维的世界,而是一个现实世界——它在一个虚拟的世界之中,虚拟世界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它可以在社群文化中建立自己的规则,建立自己的世界观。它其实有这种避世的意思,比如我们原来会用福柯的“异托邦”的概念,就是说这是在现实生活中创造的一个小世界、小宇宙。登陆这个世界的我,可能是我的一个分身,是一个我心目中的我,所以它带有一个虚拟幻想,自己设定世界、架构世界观。
  但是科技区、知识区等广义上来讲是趣缘社群,它跟三次元的世界之间没有规则上的虚拟限制。它的规则更三次元,形式上是一个虚拟的、趣缘群体的网络空间,并不是一个带有御宅族文化的宅的性质的小世界。在这个意义上,你可以说B站在主流化。
  Yi那么这样偏三次元的东西,或者是更结合现实社会的东西,在B站上面占据了一定的流量之后,会不会冲淡B站本身的二次元氛围?
  S有可能,它们之间在博弈。
  Yi所以现在能看到,其实B站上面也出现了这种冲突和争吵,你觉得这是一个大型的网络社区、一个平台发展的必然性,还是年轻人和年轻人之间本身就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S这个是必然性。一般来讲,一个小众空间发展壮大了以后,可能会引入别的资本,资本进来以后,它就可能会引入社会上更主流的人群。通常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有可能原来的小众人群会走,我们叫迁徙,它有游牧性质。他们就会走到更偏远的地方,到新的地方去。亚文化其实本质上来讲带有边缘性和小众性。
  Yi现在这些亚文化真的還有这样的边缘性吗?
  S如果网络空间相对自由,大家比较容易自己建站的话,我觉得可以走。现在的同人圈有文化难民的意思,从它们发展的历史来讲,始终在不断迁徙,然后它们占据各种空间,像lofter原来也不是这方面的,有一块空间他们就会占据,然后就会在那里聚集。
  Yi现在Z世代会去剪辑,会创作很多东西,一方面他们可能会选择安全,一方面他们的表达欲也很旺盛。
  S对。他们这个世代的表达力确实比前几代的都旺盛,它是一种习惯。但选择安全和表达欲是两回事,他们表达欲望旺盛,我觉得跟媒介有关。比如说游戏,他们算是游戏的一代,游戏这种形式,玩家不互动就没法成功。这是一个根本性的改变。比如以前的人看书、看电影和电视剧都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只有游戏是需要玩家参与互动的,这完全不一样。我们小的时候也玩游戏,我在其中是一个player,但是长大之后,我们就会变成观众。Z世代不是,他们会一直玩下去。这里说的游戏是一个主导方面的例子,其他例子比如弹幕,你看个剧可以发弹幕,你看小说,也可以发。还有比如上课也让大家“反转课堂”,总之就是允许你发言的机会其实很多,媒介变化了,对人的塑造还是非常强的。
其他文献
近年来,美国社会出现了日益明显的左转倾向。2018年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就是一个显著例证。在这次选举中,不仅民主党凭借所谓“蓝色浪潮”重夺众议院多数席位(蓝色是民主党的代表色),而且立场左倾的年轻一代和女性成为民主党内的强劲新生力量。  姓名经常被简写为“A.O.C.”的科尔特斯(Alexandria Ocasio-Cortez)堪称“蓝色浪潮”的代表,她当选国会众议员时刚刚年满29岁,是美国有史以来
数十年后,当你回顾自己走过的人生,见证了无数生命的过往,你会深深地感悟到:对我们生命造成困扰最多的不是知识匮乏、技能缺乏、智力有限,而是一路走来,和周围各种人关系的矛盾冲突所引发的负面情绪——对自己的不接纳,对父母的抱怨,对孩子的担忧,对朋友的不满,被他人误解、欺骗、指责、不尊重、不认可甚至攻击。  总之,人与人关系越近,所产生的搅扰和苦恼就越多。而由不良情绪导致的疾病的种类也在飞速增加。  每当
4月23日,一场盛大的海上阅兵在青岛及其附近海空域举行。  阅兵海域浪花翻滚、雾气氤氲,受阅舰艇分成潜艇群、驱逐舰群、护卫舰群、登陆舰群、辅助舰群、航母群破浪驶来,受阅飞机呼啸临空。  在距离阅兵海域不远处的中国海军博物馆,101鞍山舰、105济南舰、237常规潜艇、401核潜艇等退役功勋舰艇静静地停泊在海上展舰区内,新老舰艇的对比显示着人民海军70年的飞速发展。  70年里,从当年渡江的小木船到
国医大师张志远博学多才、医术精湛,以下内容是精选其日记部分,以飨读者。   少妇逐瘀治疗不孕   河北玉田先贤王清任虽不长于文,却属有阅历的实践家,《医林改错》所记各种处方皆从经验中来,是岐黄界公认奇人。其少腹逐瘀汤:当归10克,川芎7克,赤芍7克,生蒲黄10克,炒五灵脂7克,肉桂3克,没药7克,延胡索3克,炒干姜1克,炒小茴香1克。水煎,分2次服。对女性月经延期、量少、色暗下块、痛经、子宫内
汽车制造商、能源行业和政府官员常说:电动汽车是汽车发展的未来,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  然而,这种宏伟的愿景可能建立在大多数司机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上:充电站。  大多数电动汽车在行驶320至400公里后需要充电,这比同等大小的汽油车在加满油状态下的行驶路程要短得多,而充电可能耗费一个小时或更长的时间。  更重要的是,在人们需要充电站的地方—公寓楼停车场和车库,它们却不见踪影,居民不得不千方百计
摘要:孙绍振教授认为,文学类文本可以利用关键词进行解读。拟通过细化“关键词分析法”理论,帮助一线教师有效地找出关键词,进而助力文学类文本的解读。  关键词:语文教材;“关键词分析法”理论;文本解读  孙绍振教授提出的“关键词分析法”能够有效解读文学类文本。但是,一线教师往往不知道该如何使用,其原因在于还没有学者细化孙教授的“关键词分析法”。下文拟结合教学实践,以高中语文统编教材为例,具体阐述、细化
1961年,我走进西花厅,到周恩来总理身边当卫士,从此一直陪伴总理。1976年,总理去世后,我又给邓大姐当警卫秘书。30多年间,通过近距离感受周总理和邓大姐的一言一行,我深刻体悟到老一辈革命家勤俭节约、严于律己、心中无我,永远把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高尚情操。  艰苦朴素方显纯真本色  周总理的节俭,首先体现在饮食上。  开会用餐“四菜一汤”的规定是周总理亲自下达的。那是1960年的夏天,中
在我走过的陕南山村里,蔡河有着非常美丽的田园景致,它的美丽,来自于人们辛勤耕作的农田散发出的生机,来自于人们多年对树木的栽植与保护,山青然后水绿,湛蓝的天空里,就有了鸟儿自由飞翔的身姿。    蔡河的自然灵性    所谓“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世间没有凤凰,却有被誉为“东方宝石”的朱。蔡河人用了几十年的努力,终于让荒芜的山坡上重新生长起了茂盛的树木,梯田和沟谷中的绿水四季不涸,这时候,对环境十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刘云山6月18日下午出席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并讲话,强调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坚持用讲话精神统一思想,准确把握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取得实效。  刘云山说,分析党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作风方面的不良现象,其根源还是一些党员
胡純纯  已经实现人生理想的主妇兼职插画师,现居无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