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后音乐教学的再认识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iyong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作为陶冶心灵的艺术,有着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正如大纲所说:“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教育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作用。”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理念,如“淡化教育活动中赤裸裸的知识传授过程,代之以师生双方主动投入、互相吸引的情感交流活动”“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人的发展为本”“注重音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等,不断地被音乐教师所理解和接受,并实践于各自的教学过程中。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在不断的学习、研究、探索、实践过程中,笔者深深地感受到新课程全新的教育理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强大的冲击。
  
  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
  
  更新教育理念实际上就是改变传统教学的灌输式、一言堂的强制或僵化的教育,建立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综合其他学科,传承多元文化”,最大限度地使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技能发挥出来。更新教育理念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软化教学角色教学角色的转化,把原来课堂上教师教的主体地位转换成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教育过程,这样可以激活他们内在的原动力,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的智力潜能发挥出来,逐渐形成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鼓励培养学生注意倾听、喜欢提问、独立思考、善于联想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次,转变教学观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必然条件,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而音乐活动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阵地。在音乐中有学唱新歌、学习乐理、乐器演奏、欣赏音乐等教学内容,这些教学活动内容,无不存在学生自主自学能力培养的因素。
  因此,音乐课绝不能就音乐学音乐,一定要把它看成是音乐文化的传承。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才的竞争和社会的一体化都呼唤创造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的范围,还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识、情感、想象和个性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知和认识,使自己融入艺术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开展个性实践活动,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进行创编活动,并从中感受美,领悟美,体验美。
  自编律动,让学生体验创造的乐趣音乐可以表现丰富的形象,给不同的歌曲赋予不同的表现形式,不仅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协调性,有利于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例如《青春舞曲》是一首新疆的舞曲,学生都知道新疆的少数民族群众能歌善舞。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新疆舞蹈的一些特色,并教学生一些简单的舞蹈元素,请学生根据《青春舞曲》的旋律及歌词自己组合,为其编配舞蹈。这样学生对自己编配的动作就会特别有感情,因此做起来也会格外认真。同时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这不仅是对学生创造的肯定,更能激发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
  编配伴奏,因地制宜,从实验出发,让学生在编配伴奏中感悟和谐美为歌曲编配伴奏,可以是乐器伴奏,也可以是人声或其他声源伴奏。教师可以因材施教,根据各种不同的歌曲风格,选择不同的方式来伴奏。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表现力,还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使学生不仅能体验创造的愉悦,发挥创造个性,还能让学生形成具有发散性思维的品质。
  以上是笔者在音乐课改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与感受,当然存在许多不足。新课改的探索,全国很多教师在做,也取得很多宝贵的经验。从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中,音乐教师认识到审美、创新、创造力、创造性人才、学生为主体、自主性学习、音乐配合、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将是教学新模式的目标,也是所有音乐教师为之奋斗的方向。
  (作者单位:湖北省郧县杨溪中学)
其他文献
伴随网络的普及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部门对教育软、硬件的财政投入逐年增大,学校办公的信息化与无纸化,以及教学活动从传统媒体逐步向现代媒体过渡,网络在所有这些活动中越来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学校不少教师都在使用笔记本电脑,因而上网方式从过去的有线向局域无线方式转变,这就给学校的网络管理尤其是无线网络的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  学校的有线网络相对来说是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它的安全保障可以通過在学校局域
由于化工生产的特殊性,其控制的先进程度就决定了生产的稳定性.本文从现状分析入手,对先进控制的内容和实施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摘要 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就要优化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改变以往课堂教学中为学生筹划一切、包办代替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密切地与教师相互合作。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    在新的世纪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目前隧道施工地层变形的计算没有考虑变形的时空发展过程,更难以考虑隧道施工参数变化对变形的影响。本文基于随机介质理论,从单元开挖引起的地层下沉出发,考虑隧道上部地层
有效教学的理念起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育科学化运动,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争论的产物,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也就是研究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而且高效的,抑或低效甚至无效的。其中“有效”指的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在一定时间内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进步和发展。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教育的发展已进入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有效”日渐成为评价语文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