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敏感序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铁沉积改变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liwonu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大脑中铁含量的差异及其与脑小血管病影像标志间的关系。

方法

对74例初次短暂性缺血性发作(TIA)患者及77例既往中风史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头部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磁敏感序列的相位图上,手动绘制双侧尾状核头、豆状核、丘脑、额叶白质及枕叶白质为感兴趣区(ROIs),分别测量各部位相对脑铁含量,并分析其与患者各项临床影像资料的相关性。

结果

既往中风史阳性的TIA患者豆状核脑铁相对含量明显高于首次TIA患者(P<0.05),且其与患者脑微出血(CMB)的存在及数目相关,与脑白质高信号(WMH)及腔隙性梗死(LI)不相关。

结论

缺血可能引起基底节脑铁含量增高,其中豆状核可能是最易受影响的部位,且豆状核的脑铁含量与脑微出血的数目相关而与WMH及LI无关。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连续动态监测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阴道超声(TVS)方法,评价其在不能明确妊娠部位(PUL)患者妊娠结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超声未发现宫内孕囊疑诊为宫外孕的315例患者,连续动态观察TVS与血β-hCG,分析不同妊娠结局中TVS结果与血β-hCG的关系。结果315例患者,最终妊娠结局包括宫内孕254例,宫外孕43例,自然流产或停
期刊
目的探讨头颅CT血管造影(CTA)原始图像斑点征对急性期(3~6 h内)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HICH患者,在发病6 h内行急诊头颅CT平扫和CTA同步检查,根据CTA原始图像有无斑点征分为两组,如患者临床症状恶化即时或常规发病后24 h复查头颅CT平扫,根据多田公式计算血肿量,比较分析两组血肿扩大的发生率。结果⑴45例患者中,急诊头颅CTA原始图像斑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