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消费心理面面观

来源 :广告主·市场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19900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商家们对80后一代还没弄清,90后一代,这个约1.4亿人的庞大群体,正成为消费大军。今后十年内一定是90后的天下。可以说,谁抓住了90后一代,谁就抢先占领了属于自己的市场高地。
  你想用统一的标签定义90后一代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90后一代向来无视权威,而又不乏自我的现实主张队,他们既能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里体验全新的生活方式,又敢于挑战时尚前端的消费潮流。认识90后特点要从两方面去解读。一方面是与其他几代人相比,90后的个性更加突出、鲜活,另一方面是从每个个体去看,90后的个性是多元的、差异化的,在他们群体内部处处彰显着不同个性的张力,可以说就是90后最大的特点。
  90后一代可以说是数字原住民,一出生就接触互联网,普遍对它产生了心理依赖。与此同时,随着年龄的升高,90后对网络作为工具的应用也越来越娴熟。有人形象地比喻90后一代正过着一种“链接”的生活,即随时随地的上网,生活高度依赖网络。对于90后来说,互联网已经远远不仅仅是一个工具,而是一种生活(认识世界)方式。今天90后更是移动互联网的关键人群。
  90后个性特点与他们成长的时代背景和家庭环境是不可隔裂的。自1990年起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90后孕育而生。从整个社会大环境看,在他们的成长岁月中,没有60后的人生苦难,没有70后的思想震荡或迷惑。他们的父母多是60后一代人和少量70后,他们已是目前中国社会的中流砥柱,创造财富的能力胜过前几代人。90后衣食无忧地长大,也造就了其与70后、80后截然不同的价值观。一直以来外界对他们“不懂事”的误判,让他们甚为反感。事实上,他们早早就能辨识世界的纷繁万象,心态成熟、淡定,对新事物的认识更加开放和坦然。
  90后有着鲜明的自我意识。他们坚持自我,在认定的事情上不会轻易妥协。在日常的消费生活中,“我”是最优先考虑的因素,我想要、我喜欢、适合我。他们在消费上强调自我价值的重要性,同时也通过消费来满足自我发展。但他们当中又很少有人会进行冲动消费,在大多数消费情境中,他们都表现得颇为理智,这与70后、80后不同。虽然90后比较关注自我,但是他们更加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对不同的观念和行为表现出更多的包容。与前几代相比,90后是富有创新精神的一批人,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他们也有能力去创新。
  90后一开始就是很国际化的,他们的视野更开阔,与80后相比,90后接受信息的能力、对社会的感知能力、对世界的了解能力以及摆脱传统束缚的能力略胜一筹,同时他们驾驭现代技术和信息手段获取优势的能力也强于70后和80后。开阔的视野及对新事物具有较高的接受程度,让90后有能力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家庭购买决策上绝对有话语权。


  1995年当中国公众第一次感触到互联网大潮来袭。在父辈们还在通过书本之类的传统渠道获得知识和信息的时候,90后已经“衔着鼠标”开始与世界寻找交流的机会了。90后群体的崛起,代表着真正的互联网一代对这个社会的全面“接管”。他们已经是互联网的重度拥趸,堪称“指尖上的一代”。在他们的观念里,似乎无网络,就不叫生活。如果谁没有QQ、微博、微信,就会被嗤笑为“网盲”或者“猪头”。
  今天的营销人,你想要打动90后,就需要深刻地理解他们,洞察他们的潜在心理需求,营销要从他们的价值观、情感需求、消费观念以及对品牌和产品的偏好入手,制定完善的沟通机制及其营销策略,而不是简单的推断他们是新潮、追求酷和时尚的,就贸然去迎合,否则不成功是必然的。2010年,国内著名体育品牌李宁开启其惊人的品牌转型:90后李宁。从李宁公司的战略意图看,从1990年成立到2010年正好是20年,启用“90后李宁”即意味着李宁公司是体育品牌中的90后。可这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套近乎。多数90后对此不以为然,甚至将之视为对他们的刻意嘲讽。“我是90后,我就是不喜欢这个广告!”不少人这样愤愤表达。铺天盖地的广告海报,根本找不到与90后契合的影子。李宁的定位失败,给正在挖掘90后市场商机的企业一个深沉的提醒:你真的懂90后吗?(丁家永,2010)
  与80后相比,90后更反感被贴标签。你可以说,80后群体是有“个性”的,但90后,他们不是统一型号的社会产品,他们的个性是差异化、多元化的,他们每个人鲜活的个性都是无法复制的。纵使同样都是用iPhone手机,90后依然能将自己的iPhone与别人的区别看待,因为“我用的保护壳跟你不一样,我跟你就是不一样的”。据说有的90后女孩为了证明自己的不一样,甚至会疯狂地买200多个iPhone保护壳,每天换不同的外壳以保持新鲜度。
  与现在背负社会和家庭重任的70后、80后“房奴”相比,90后看上去更幸福,因为他们“现在就要快乐,这是由于他们在物质充裕的环境中成长决定的。在90后的价值观中,金钱对于他们虽说也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开心地赚钱。与80后差异最大的就是90后对快乐的追求,决然不受经济压力的牵绊。
  满足快乐这个要素,在90后看来最重要的是好玩。他们善于低成本地尝鲜消费,他们喜欢新奇事物,非常愿意为新鲜感埋单。只要有新鲜感的产品尤其是高科技产品问世,他们就会乐此不疲去尝试,就像苹果创造的科技潮流为许多果粉追逐一样。
  如果说频繁地更换数码产品是90后自我满足的“潮”体验,那么通过手机上网聊QQ、发微博、玩微信越来越成为他们最频密的沟通方式。对他们来说,如果手机“太挫”无法上网,似乎就注定与这个世界隔绝,所以通常他们会干脆骄傲地换一部新手机。互联网乃至正在崛起的移动互联网,如同一种扑面而来的流行文化,改变了90后这一代人的生活方式。这种新媒体方式,对他们的生活是嵌入式的,就像吃饭、穿衣一样,不可剥离。
  足不出户就可以“逛街”网物,已经成为时下90后的一种娱乐消遣方式。这正与他们追求新奇和时尚的消费心理完全吻合,网购成为90后从无到有的消费方式。尽管他们今天还大多不具备太强的赚钱能力,但他们可支配的金钱数量不容小觑。他们通常喜欢“宅”在自己的小空间里,在网上满足自己的购买欲,为淘宝和京东们贡献着人民币。更何况,网购比传统线下渠道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无论是性价比,还是衡量快捷便利,网购对于90后都不失为一种理性的消费方式。”不同于80后购物的冲动性,90后在消费上鲜有的务实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为买一部iPhone而卖肾的极端做法,在多数90后看来几乎是“脑残”之举。尽管90后是享乐主义的代表,其消费欲望也很强烈,但他们绝对不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败家仔儿。可以说,90后是最不盲目的一类人,他们只会买自己认为值得买的东西,这个“值”的概念有所不同,他们不会在冲动之下去消费,而是会选择契合自己实际需求而且品质不差的商品。虽说物质条件还算丰厚的90后更愿意为快乐花钱,但迫于有限的赚钱能力,他们更崇尚“买对不贵”“品质与价格兼得”和“品牌与实用不分”的消费理念。相比于80后,90后认为价格与品质并重,可谓精明实在的“经济人”。
  90后会从价格、品质、外观、实用等多重维度,考量一款商品是否物有所值。他们虽说也看重品牌,但其心中的品牌更多意味着商品的综合得分一定要高。90后对品质的认知是通过品牌和价格来完成的。90后在消费价值观上的理性和务实不得不让我们对其刮目相看。其聪明消费之处就在于,“他们越来越懂得利用有效的网络信息,在丰富的商品资源中找到合理消费的最佳平衡点。” 美国一家理财公司2014年发布了一项90后理财观的调查报告,结果发现:美国90后在理财思维上更加注重未雨绸缪。巧合的是,这种金钱价值观正好也佐证了中国90后在消费方式上彰显出来的一种消费观念——理性消费。
其他文献
内容营销的精髓就是吹牛逼。自己吹过的牛逼,跪着也要分享出去。当你发现别人呕着把你的故事看完的时候,你是不是有一种浓浓的忧伤?  熬到四点钟做出来的内容,发现别人并不买账,这种惨案其实很常见。为什么会这么惨?很简单,你的故事像坨翔,根本没有资格浪费别人的时间。  为什么有时候熬到凌晨四点钟的故事还是一塌糊涂?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一名大导演斥巨资花个三五年拍出来的电影,也可能是烂片。不是花时间精力呕心沥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对儿童支气管哮喘吸入糖皮质激素疗效的影响。方法 64例结核感染的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试验组,将同期收治的64例无结核感染的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对照组。两组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不同的阻滞方式对膝部以下手术的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膝部以下手术患者66例,随机分成了A组(33例)和B组
著名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如今市场已进入以价值为中心的营销3.0时代。在营销3.0时代,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钟情于积极发挥社会价值和影响力的企业。这就要求企业必须通过品牌定位,将解决社会问题和品牌的发展愿景融为一体,通过与消费者对话,了解消费者的精神需求,真正意义上让消费者实现最深层次的满足。  作为国内乳制品生产巨头,蒙牛一直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让人津津乐道。从2005年蒙牛酸酸乳冠名了第二届“
通过改变生产工艺和采用与之相匹配的生物表面活性剂,改变了润滑剂中主要成分甘油三脂的活性基团在产品中的分散状态。对该润滑剂的热稳定性、润滑系数降低率、摩阻系数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