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kai110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其中包含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语文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要把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在语文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与培养。
  
  一、 加强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奠定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
  
  自信心是人最宝贵的一种心理品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要多表扬、多鼓励,要运用罗森塔尔效应。这样,学生就会受到鼓舞。如果我们在课堂提问时多说两句“不错,很好,有进步”的话,在学生的成绩有了一点进步时多说两句“很有潜力”之类的话,在学生考试前多说两句“你能行,你一定会成功”之类的话,学生就会因此产生信心。事实上学生自信心一旦形成,它的影响比外在力量的作用更持久、更重要,会更有力地推动其对语文的学习。
  
  二、 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是锻炼其才干的重要途径,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特征和任务之一。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新世纪,我们更应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和抗挫折能力。语文教学也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我曾组织过一场古诗词朗读比赛,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参加。在朗读中要求学生口齿清楚、诗句朗读流畅,读出情感。教师在点评时做到重表彰、重指导,赞誉中等生和差生的优点,从而提高了学生参与竞争的积极性。后来组织名著知识竞赛,大多数学生报名参赛,连差生也敢于自愿报名,迎难而上,自信心大大增强。
  
  三、 引导情感沟通,健全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师的“情感”教育可激发学生的求知心理,能化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朗读激发情感,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到语言文字是文章思想内容的存在形式,也是作者表达认识与感受的媒介和手段。从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结合教师的范读,再现作品的艺术境界,使学生经过形象感受和情感体验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以《回延安》一课为例,这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热烈而奔放的情怀,充分表现了作者在阔别多年后重回延安的喜悦之情,以及对革命圣地的向往之心。教师在讲授时,要结合信天游文体的特点,认真范读,力求再现当时的场景,表现出作者对革命圣地的崇敬、向往之事,以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使学生受到心灵上的震撼。
  
  四、 进行意志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应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一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意志力,要对学生加强目的性教育,注意培养道德情感。意志靠情感来推动,要激发学生集体主义荣誉感,对祖国、对社会的责任感,从而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力量。为此,我设计每堂课的课前五分钟课堂,每天有意识地设计一个有关意志培养的题目,通过同学上台演讲,既达到语文教学中锻炼学生口才的训练要求,又磨炼了学生的意志。教师还要善于创设情境,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意志力。比如,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与困难作斗争,启发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唐河县祁仪乡第一初中)
其他文献
对OPI,SOPI,COPI三种目前流行的英语口语测试进行多角度横向比较,对大规模口语测试中采用COPI方式提出看法,并从口语测试的本质以及COPI的效度方面加以阐释。
文件检验是刑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仅靠传统教学手段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将文字、图形、动画、声音等不同信息安排在不同的界面上并进行组合及流通,从而大大
玻璃钢立体环流型化粪池是一种新型的建筑产品,可工业化生产。由于安装简单,施工速度快,且节能环保,因此在许多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得到了推广应用。本文以该类化粪池在某工程中
毒蛇咬伤多发生于夏秋两季,被毒蛇咬伤后,起病急,病情变化迅速,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不管是被何种蛇咬伤,首先都要争分夺秒地按毒蛇咬伤紧急处置。基层医院的院前急救、治疗护理
后勤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离职教育的物质基础。要从服务意识、服务理念、服务方式、服务质量上提升后勤管理的水平。要加强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和信息化
世纪新篇,喜报频传.马年深秋,阳光明丽.中共十六大的胜利召开,给全国人民带来极大振奋鼓舞.接下来,九三学社的八大,即进入新世纪后召开的九三学社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又在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