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黑姐的演奏会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ntang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生活似乎每天都更疯狂一些。人们发明了各种能够帮助大家节省时间的东西,我们却奇怪地变得时间更少。人们总是在赶路、在碰撞、在迟到。
  不知道是时间表变得太紧凑、交通变得太复杂,还是城市变得太大,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变得非常困难。虽然行驶的速度变快了,但是从出发点到目的地的时间一点没有变短。
  黑姐来到离我最近的城市开演奏会。她告诉我的时候已经是当天下午,当我赶到演奏厅的时候,已经错过了整个音乐会。
  我在后台找到黑姐,赶紧向她道歉。
  “别担心,我们去吃消夜吧!”黑姐爽快地带我到演奏厅附近一家二十四小时餐厅。
  夜晚是有趣的东西,会让人释放白天被压制住的情绪,泄漏秘密。比起白天,在夜晚人们更愿意接受古怪的行为,大家白天在意的事情,晚上便显得无关紧要。曼哈顿的街道白天人潮如水,到了晚上,行人便稀稀落落,像深秋的红叶,很久才落下两三片。
  “钢琴家的工作时间大多在晚上,下班后便剩下一个疲惫的身体和一个漫长的夜晚。当你终于完成你的工作,有了一点时间的时候,其他人都在家准备睡觉了,没有人陪你玩。”黑姐一坐下就告诉我。
  也许,我今天的使命不是去听黑姐弹琴,而是听黑姐说话。我望着实木桌子,想起了六年前见到她的时候,也是在这样一个桌子上吃饭。
  突然间,我觉得这六年好像并没有存在过,上次见她和这次见她简直是连着发生的,中间不过是一夜的梦境而已。想象力很神奇,能把过去和未来都拉到现在。
  但黑姐很快就会向我证明,我们的确六年没见了。
  “有时我感到寂寞,就编点故事来娱乐自己。比如说,想象音乐厅和钢琴是上辈子被迫分开的爱人,今世继续共鸣,彼此倾听。”
  “很浪漫啊!要是演出太无聊的话,我也喜欢自编自娱。”
  “希望我不会让你感到无聊。”
  “当然不了。我会说实话,不想听的。”
  “这些年发生了很多事。”黑姐叹了一口气。多年来,她的发型一直没变,也不爱化妆,虽然几年才见一次,却不觉得她的年纪增长。
  我和黑姐相识那天,已经是二十年前了吧!当年去拜访小学同学,意外认识她。我还记得那种一见如故的感觉,我们一直聊到眼皮自己盖下为止。
  “我的周末工作没了、男朋友走了、父亲过世了、哥哥也死了。”黑姐这短短的一句话,倒是说明“真的过了很多年”。
  我表示自己在听,慢慢饮了一口咖啡。有时候,最好的回应就是沉默地倾听。
  “那个周末学校关闭了。虽然不太可惜,但也教了十几年了,突然间失去,还是感到生活受到一点震荡。现在有太多的学校竞争,但有更多的老师在找工作。不过好处是,我只剩下一个工作,有了更多时间。”
  黑姐向来很忙,没有一次见她不是前赶后赶。今天我们可以坐下来,一起分享这段时间,实在不容易。假如丢失一个工作可以让她更多时间享受生活,得到的还是比失去的多。
  “我和男朋友分手了。他受不了我的生活。记得我告诉过你,我们是在音乐会上认识的,没想到他其实受不了音乐。他是一个朋友的学生,我朋友把他带来捧场,他看完音乐会就开始约我。是个爱冒险的有趣家伙,但受不了我整天弹琴。”
  黑姐的笑容、举止,包括叹息的样子,都充满韵律,怎么有人不喜欢呢?除了没有乐感的人。
  黑姐停了一会儿,接着说:“其实是我,我不能忍受他。他不懂音乐,但音乐是我很重要的一部分。假如我们不能分享音乐,仅仅靠我们能够分享的一点东西,是维持不了太久的。”
  那个男朋友莫名其妙地出现,又莫名其妙地消失,就像一阵无意吹过的风。我从来不记得他们是如何遇到的,但黑姐不介意再向我重复一遍。我不知道黑姐想要什么,她一直都不像需要男朋友的样子。也许她自己也想知道。
  “我爸过世了,去年。”黑姐继续说,“入院做手术,本来可以好好出来的,但医院在过程中没弄好,又重新开刀,然后就太迟了。我们可以告医院,但妈妈不想这样做。”
  我的朋友们都开始送走父母。不知不觉,我们都走到了人生旅程的中间。再走几步,我们也该互相道别了。
  “半年前,我哥也病了、住院了,然后死了。这种事情发生得多了,连细节都不用讲,对吧?”
  我记得黑姐全家福的照片,照片里充满阳光的面孔。人的身体真是脆弱,转眼间就能消失。要是执着这身体,只能是苦海无边。
  “還有,记得梅丽吗?”
  我摇摇头。我只记得黑姐提过这个名字,每次提起,总不是太开心。随着年岁增长,生活有了更多的流水账,记忆的空间更是放不下各种细节。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都记不得,更别说是别人的陈述,何况我和黑姐平均六年才见一次。
  “她把店卖掉,回湖北去了。”
  我想起几个我很喜欢的人。他们都不在我身边,可能住在某个地方,或者已经离开人间了。
  但我完全可以感觉到他们就在我面前,好像他们从来没有变老、从来没有离开。多么奇怪,死亡的力量好像并没有那么大。
  “我不怎么在意未来了,只当是一杯还没倒完的酒,慢慢喝掉就是。”黑姐说着,喝了一口茶。
  “这可能会让你更享受现在。”我这才开始说话。
  “也许是的。”
  时间从来不会改变它流动的方向,但我们却能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它,从而感受全然不同。
  很早以前,我有一个很大的梦想,梦想赚很多的钱来支援我所有的朋友,实现他们的梦想。现在我看到,我每天都在实现梦想生活,因为我的梦想和生活重叠了。我和黑姐在一起,这就是此时我想做的事。
  “我下个月要回家。”黑姐说,“看妈妈和妹妹。”
  我们从消夜吃到早餐,吃饱了就说,说累了再吃。时间总是在流动,它的流动却随时可以因为感动而停止。
  “我说了那么多,轮到你了。”黑姐终于问起我。
  “我?我没什么要说的。”我笑笑。“放弃了回忆这项运动,生活清静多了。”
  黑姐没再问我,她应该是明白的。
  我们离开餐厅时,太阳已经升上天空。我感觉自己并没有错过黑姐的音乐会。事实上,我去了一个更好的音乐会,特殊的单人音乐会。我听见的不是钢琴的声音,而是黑姐的声音,也是音乐。
  弹奏音乐就像为大家建立一个无形的家。听黑姐弹琴,我就回到了家。她用音符铺成一条道路让我们走上去,音符像一块一块的石板,让我们踏着往前走。先是到一个从未去过的领域,然后到一个熟悉的地方。听她说话也是一样的。
  陪黑姐回到她的酒店,乘上早晨拥挤的地铁回家。这回我不会迟到,因为我没有一定要在什么时间做的事情。
  和黑姐分别的时候,我感觉她的心情是舒畅的。我能从她的声音听出来,也能从短暂的拥抱中察觉到。
  生活是一个持续不断的音乐会。所有的繁忙杂乱,包括错过黑姐的音乐会,都只是几个弹跑了的音符,并不能破坏乐曲的完美。
  假如生活是一场音乐会,我出生之前就已经在那里。演奏的人无论是黑姐还是我,这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都在那里。
  责任编辑/乙然
其他文献
引子   秋风冷,雨水凉,孤雁鸣向了远方。一个女孩子被绳索绑住手脚,任凭她如何哭喊求饶,周围的人们却无动于衷。女孩子被塞进一具棺材里,外面的人“砰砰”钉上棺盖,女孩子在棺材里拼命地踹踢着、捶打着、抓挠着……最终声音渐渐地小了,在冰冷的棺木里,传出女孩子幽怨的诅咒:“我做鬼也饶不了你们,你们所有人都给我等着吧!”——听到这个声音的人,他们的心里都骤然发冷!   一   这个故事是我听一个像老爷爷的人
摘 要: 《沤梦词》是清末民初词人邓邦述的词集,共收词155首,分为《霜笳集》《燕筑集》《吴箫集》《齐芋集》四卷。《沤梦词》容量虽小,却词调繁复、题材多样,不仅反映了邓邦述一生之行藏出处、情感嬗变,而且彰显了其在“转益多师”中所形成的高超的倚声填词技巧。通过研究《沤梦词》的艺术特色,有利于我们廓清邓邦述的词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晚清民国词坛风貌之衍变。  关键词: 邓邦述 《沤梦词》
叶子老师来村小时,是在春天,山花正开得烂漫。那時临窗的我,常常上课走神,不由地就扭过头去,望向花团锦簇的山坡。当校长领着叶子老师来到教室,说以后崔老师教你们语文后,我再也不在课堂上望向那片山坡了。   因为比起那些花,叶子老师更美。有多美呢?同桌石娃偷偷拽一拽我的衣角,头侧向我,低声说:“新来的老师,太……太好看了……”他一兴奋,说话就容易结巴。二年级的我们,也喜欢长得美美的老师来教我们。   我
父亲要续弦,冬雪春花姐妹俩跳起脚反对。  母亲早逝,父亲像母鸡护小鸡一般,苦挨苦挣把冬雪春花拉扯大。女儿小的时候,父亲不寻思再婚,如今这姐妹俩都长大了,出嫁了,都做了母亲,突然冒出个后妈来,像话么?再说,父亲要找的对象又是枣花。  冬雪这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一年当生产队长的父亲,因高山冷浸田而不肯完成上面分配下来的种双季稻任务,大队革委会主任的枣花丈夫绰号黑和尚出尖得很,将父亲押上批判台强迫他就范。
01   第一次看见董蓉蓉,我就知道会有故事发生。   那天她穿了一件粉红色的高领羊毛衣,脑袋后面的马尾翘得老高。坐在桌子的那一头,她笑嘻嘻地说:宋伟,你好。   坐在我身边的宋伟满脸通红,赶紧搭腔:哦,你、你好。   乔蕾给了我一个眼神,那意思是说:这两个人,有戏。   这是这个月的第四对。自从乔蕾怀孕以后,除了体重增加、饭量变大、粉刺增多以外,还爱上了当媒婆。   今晚的这次介绍,
摘 要: 确证马克思思想具有整体性意义,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阐发的基础和前提。对于这个首要且无法回避的问题,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加约·彼得洛维奇、布达佩斯学派的乔治·马尔库什、波兰新马克思主义的亚当·沙夫三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家,从不同视角进行阐释,并得出较为一致的肯定回答。梳理相关理论,能帮助我们从总体上认识和把握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对这一问题的理论倾向。  关键词: 青年马克思 晚年马克思 整体性 连
几个在布拉戈维申斯克打工的同村老乡。打来电话让我过去的时候给捎几瓶“阿什河”白酒过去。他们馋酒馋坏了。老毛子的“沃特加”他们喝不习惯,又死贵的。他们只喜欢哈尔滨的“阿什河”。  我在黑河做生意,经常去对岸往回倒腾一些俄罗斯的货物。也经常给他们捎点这边的东西过去,比如一沓白线手套啦,几双黄胶鞋啦,大庆牌香烟啦……我的老乡中赵玉平年纪最大也最好喝。海关有规定,酒不能多带。一次不能超过五瓶。五瓶酒带过去
“豆豆别闹,姑姑正睡觉呢。爸这点儿活干完咱就走。”弟弟的声音从厨房里传来。   我起来有一会儿了,正看书。纳闷儿,侄女也不叫豆豆啊,弟弟和谁说话呢?明白了,那只金毛狗,叫豆豆。观念要与时俱进,如今谁家狗都视如己出,豆豆是弟弟的儿,按辈分,我自然是豆豆的姑,有疑问吗?我哑然失笑,一觉醒来,多了个狗侄儿。   昨天千里迢迢来成都弟弟家,和豆豆初次见面,也没带见面礼,豆豆爱理不理的。   弟弟说,
作者简介:  老酒,本名陈弘士,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长篇小说两部,有中短篇小说发表在《鸭绿江》《海燕》《中国作家网》等。长篇小说《代价》获第13届辽宁曹雪芹长篇小说奖提名奖(正奖空缺),短篇小说《老张的书摊儿》获“大东北”全国征文大赛三等奖,诗歌《为质量而歌》被多家省级3.15晚会采用,并在央视文艺频道播放。  从不主动给我打电话的大哥,那天哑着嗓子告诉我说,老巴走了。跟着是他的一声声长叹。至
一   雪不知下了多久,反正是漫山遍野的白。一男一女,抱着个娃,迎着风雪急急地走着,厚厚的雪在脚下咯吱咯吱地响。“妮,乖,到人家要听话,莫哭哈!”一路上,男人对怀中的娃一遍遍地交待。女娃早上起得早,在男人温暖的怀中迷糊着欲睡,有一声没一声地“嗯”着。身边紧走慢赶的女人只顾低头抹着眼泪,一句话都没有。到了一户人家,大人寒暄,桌上一堆现炒花生仁,隔着老远都能闻到香味,大人一个劲地往娃面前抓……不知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