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省辉县市吴村镇中心学校以“办好吴村人民家门口的优质学校”为目标,着力创办“新学校”,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和认识学校教育,以新的方式重新组织和拓展教育活动,以新的业绩诠释学校教育的丰富内涵。
校本课程促进学校发展
教师通过自编教材、选编教材、选用优秀教材、拓宽现有教材、挖掘社区资源等五个渠道挖掘校本教材资源,确定课题内容后向学校申报;校本课程开发小组根据申报内容,进行归类统计,确立课程纲要;任课教师实施教学行为;分管领导、教研组长做好监控、验收、测评工作,参与听课、评课的指导,调控校本课程实施情况。学期末召开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经验、解决问题,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保障校本课程的开发、编辑、实施。
幸福体验拉动学校发展
教育不是束缚和禁锢,而是释放和体验。
体验式德育活动让育人从管理走向唤醒。学校通过体验式德育活动唤醒学生内心优良品质的种子,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设立主人翁值周班,唤醒责任之心。值周班成立关灯组、捡废纸等若干个小组,课间饭后他们活跃在校园,遇到废纸就弯腰,听到脏话就制止,遇到吵闹就劝阻……以此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实行无人监考制,唤醒自律之心。设立“无人监考考场”,本着自觉自愿原则,鼓励学生提交申请,自觉接受无人监考,弘扬诚信精神,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
放映优秀影片,唤醒感恩之情。坚持每周三的晚上放映优秀影片,电影《背起爸爸上学》就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孝敬父母的重要意义。八年级学生苏晴看完影片之后深有感触:“影片中那个地方那么穷,他们还能努力学习,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回报每天辛苦忙碌的爸爸妈妈!”学生由亲身体验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常怀一颗感恩之心。
开设离校课程,唤醒幸福之情。通过开设特色离校课程,举办“毕业生与母校心连心”座谈会,让学生在感动中体会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深情厚谊,以幸福之心走出校门,迈向新征程。
体验式课堂学习让孩子从收获知识走向拥有智慧。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怎样将枯燥的知识变为有趣的思考,让学生从收获知识走向拥有智慧,感受到学习的幸福,这是学校一直思考的问题。
学校通过分年级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让教师找出问题,确立了用新课程建设来解决问题、提高效率的思路。提出“讲练结合、及时反馈、重在落实”的教学原则,采取“四环节目标教学法”,组织骨干教师上观摩课,青年教师上过关课,进行合格课考评验收。课堂有明确的学习任务,有问题引导,充分利用电子白板和网络资源,为学生体验式学习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舞台,让学生在体验式课堂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
体验式实践活动让师生在行动中走向完善。学校一向以“书香校园”闻名,制订详细读书活动实施方案,开展读书笔记展评、阅读沙龙、十分钟论坛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评选出教师读书标兵、学生读书标兵、书香家庭等。身心健康是承载幸福的基础,学校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组建田径队、篮球队,开发学生的潜能。趣味体育活动增强了学生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协作意识。组建国旗队、校园广播站、校园编辑部,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与合作能力。
科学评价助推学校发展
教师评价合理。学校制订《吴村镇中心校教职工业务考核细则》,注重教师的发展性评价,实行教学成绩、工作量、师德、科研、专业发展等多元评价,形成激励机制,积极为教师营造干事创业的工作环境。
学生评价科学。学校制订《吴村镇中心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印制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内容涉及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健康发展水平等方面,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关注学生的品德发展、身心健康。
快乐成长加速学校发展
“教育即生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不断提升、学生后续发展能力的持续获得,这是师生成长的生动内涵。
学校把“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树立学习信心”作为学生成长的切入点,使学生具有“大气、才气、灵气”。学校编制《论语选编》《孝经》《弟子规》《增广贤文》等德育校本教材,使学生知“书”达礼。通过自评、互评进行师德师风测评活动,促使教师自我反思。开展“明势、取道、优术”教师座谈,激发整个教师队伍的奉献精神。在专业成长方面,加强教师读书学习,让教师感受课改气息,教师之间通过专业切磋,合作分享,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师授课水平,营造教研风气。
质量提升成就学校发展
在全校师生的智慧探索和不懈努力下,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读书育人特色学校”“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12年成功承办辉县市第二届校长论坛,2013年3月份顺利通过了河南省一类食堂验收。
过去的成绩让人自豪,未来的目标催人奋进!吴村镇中心学校将一如既往地加强特色建设,积极探索教育持续发展之路,大胆改革,务实创新,为打造底蕴丰厚的“新学校”,办适合农村实际和吴村人民家门口的优质学校而不断努力!
【张文栓,河南省辉县市吴村镇中心学校校长】
责任编辑/马子恩
校本课程促进学校发展
教师通过自编教材、选编教材、选用优秀教材、拓宽现有教材、挖掘社区资源等五个渠道挖掘校本教材资源,确定课题内容后向学校申报;校本课程开发小组根据申报内容,进行归类统计,确立课程纲要;任课教师实施教学行为;分管领导、教研组长做好监控、验收、测评工作,参与听课、评课的指导,调控校本课程实施情况。学期末召开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经验、解决问题,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保障校本课程的开发、编辑、实施。
幸福体验拉动学校发展
教育不是束缚和禁锢,而是释放和体验。
体验式德育活动让育人从管理走向唤醒。学校通过体验式德育活动唤醒学生内心优良品质的种子,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设立主人翁值周班,唤醒责任之心。值周班成立关灯组、捡废纸等若干个小组,课间饭后他们活跃在校园,遇到废纸就弯腰,听到脏话就制止,遇到吵闹就劝阻……以此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实行无人监考制,唤醒自律之心。设立“无人监考考场”,本着自觉自愿原则,鼓励学生提交申请,自觉接受无人监考,弘扬诚信精神,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
放映优秀影片,唤醒感恩之情。坚持每周三的晚上放映优秀影片,电影《背起爸爸上学》就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孝敬父母的重要意义。八年级学生苏晴看完影片之后深有感触:“影片中那个地方那么穷,他们还能努力学习,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回报每天辛苦忙碌的爸爸妈妈!”学生由亲身体验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常怀一颗感恩之心。
开设离校课程,唤醒幸福之情。通过开设特色离校课程,举办“毕业生与母校心连心”座谈会,让学生在感动中体会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深情厚谊,以幸福之心走出校门,迈向新征程。
体验式课堂学习让孩子从收获知识走向拥有智慧。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怎样将枯燥的知识变为有趣的思考,让学生从收获知识走向拥有智慧,感受到学习的幸福,这是学校一直思考的问题。
学校通过分年级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让教师找出问题,确立了用新课程建设来解决问题、提高效率的思路。提出“讲练结合、及时反馈、重在落实”的教学原则,采取“四环节目标教学法”,组织骨干教师上观摩课,青年教师上过关课,进行合格课考评验收。课堂有明确的学习任务,有问题引导,充分利用电子白板和网络资源,为学生体验式学习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舞台,让学生在体验式课堂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
体验式实践活动让师生在行动中走向完善。学校一向以“书香校园”闻名,制订详细读书活动实施方案,开展读书笔记展评、阅读沙龙、十分钟论坛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评选出教师读书标兵、学生读书标兵、书香家庭等。身心健康是承载幸福的基础,学校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组建田径队、篮球队,开发学生的潜能。趣味体育活动增强了学生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协作意识。组建国旗队、校园广播站、校园编辑部,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与合作能力。
科学评价助推学校发展
教师评价合理。学校制订《吴村镇中心校教职工业务考核细则》,注重教师的发展性评价,实行教学成绩、工作量、师德、科研、专业发展等多元评价,形成激励机制,积极为教师营造干事创业的工作环境。
学生评价科学。学校制订《吴村镇中心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印制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内容涉及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健康发展水平等方面,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关注学生的品德发展、身心健康。
快乐成长加速学校发展
“教育即生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不断提升、学生后续发展能力的持续获得,这是师生成长的生动内涵。
学校把“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树立学习信心”作为学生成长的切入点,使学生具有“大气、才气、灵气”。学校编制《论语选编》《孝经》《弟子规》《增广贤文》等德育校本教材,使学生知“书”达礼。通过自评、互评进行师德师风测评活动,促使教师自我反思。开展“明势、取道、优术”教师座谈,激发整个教师队伍的奉献精神。在专业成长方面,加强教师读书学习,让教师感受课改气息,教师之间通过专业切磋,合作分享,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师授课水平,营造教研风气。
质量提升成就学校发展
在全校师生的智慧探索和不懈努力下,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读书育人特色学校”“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12年成功承办辉县市第二届校长论坛,2013年3月份顺利通过了河南省一类食堂验收。
过去的成绩让人自豪,未来的目标催人奋进!吴村镇中心学校将一如既往地加强特色建设,积极探索教育持续发展之路,大胆改革,务实创新,为打造底蕴丰厚的“新学校”,办适合农村实际和吴村人民家门口的优质学校而不断努力!
【张文栓,河南省辉县市吴村镇中心学校校长】
责任编辑/马子恩